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冷链物流的对象产品包括一般产品有:农产品、禽禽肉类、水产品、花卉、加工食品、冷冻或速冻食品、冰淇淋和蛋奶制品、快餐原料、酒品饮料等;特殊的产品有:药品(疫苗、血液)、化工品等。
冷链物流应遵循“3T原则”: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载冷链的储藏与流通的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产品耐藏性(Tolerance)。
“3T原则”指出了冷藏食品品质保持所允许的时间和产品温度之间存在的关系。由于冷藏食品在流通中因时间—温度的经历而引起的品质降低的累积和不可逆性,因此对不同的产品品种和不同的品质要求都有相应的产品控制和储藏时间的技术经济指标。
冷链物流的基本特点
复杂性:冷藏物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产品都必须要有对应的温度控制和储藏时间。这就大大提高了冷链物流的复杂性,所以说冷链物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协调性:由于易腐生鲜产品的不易储藏性,要求冷链物流必须高效运转,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具有协调性,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链条的稳定运作;
高成本性:为了确保易腐生鲜产品在流通各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必须安装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或低温仓库。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又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这些都决定了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
冷链设备
冷链设备是从供应链的角度来定义的。各类产品有其独特性,产品的供应链也具有独特性。冷冻类产品,由于产品要求所处的环境通常为低温或低湿共同特性,所以称为冷冻产品,冷冻产品的供应链称为冷链;用于制造低温、低湿环境的设备,称为冷链设备。
具体的冷链设备有:低温冷库、常温冷库、低温冰箱、普通冰箱、冷藏车、冷藏箱、疫苗运输车、备用冰排等。
图 冷链物流主要环节对应的冷链设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冷链物流概念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雪球
图 冷链物流产业链及相应主要冷链设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冷链,通常指冷链物流,即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的物流活动,其目的在于使物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环节都能够处在规定的温度控制下,以保证物品的质量,并能够减少损耗。
以冷链物流环节分,大致可分为生产加工、贴藏、运输配送、销售终端、消费终端等五个环节。
各环节对应产业键不同经营主体,涉及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仓储企业、物流企业、各类零售终端店、餐饮企业及消费者,具体环节中各经营主体存在相互渗透。
冷链设备作为冷链物流的基础和前期配置轮动市场,是冷链物流的核心组分。各环节对应冷链设备及性能要求各有不同,其中与传统制冷密切相关的冷冻柜、冷藏柜、冷冻展示柜、自动售货机等电器设备市场尤其值得关注。
冷链物流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冷藏车和冷机等设备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运输型、仓储型、综合物流、和平台型企业,下游主要消费者为食品生鲜及医疗生物型企业。
(1)产业链上游
中国冷藏车保有量及冷库总量不断上升,华东地区的冷库市场基本饱和,但冷库设施的充分度表明其华东地区生鲜电商平台发展是未来冷库市场的重要焦点;西北、西南等地区冷库市场缺口较大,是冷库行业发展的重点地区。生鲜电商的冷库需求占比达到了16%,生鲜电商已经成为了冷库需求的重要增长点,生鲜电商的发展也将继续推动食品冷库需求量的增长。
(2)产业链中游
传统型冷链物流企业多具有冷库资源、仓储土地的资源优势,但需在冷链物流的网络运作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及时间成本。未来冷链物流将向轻资产方向发展,互联网平台和物流网络融合的平台式发展将是新的方向。随着生鲜电商和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者在生鲜平台下单成为主流消费模式,从而倒逼上游冷链仓储运输型企业未来朝着依托平台式物流服务商的方向转变。
冷链物流企业除拥有自营冷仓外,还和多方供应商建立协同或共配仓库,如苏宁物流2019年中国冷链自建和协同仓达到46座。小码大众未来三年也将在中国建立多座共仓冷库,其中应用的管理系统、作业流程、培训工作和物流冷链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则由冷链物流企业提供,通过缩短中间环节,实现产地直销。
(3)产业链下游
冷链物流下游需求中以食品为主,食品又分为农产品、禽肉、乳制品等细分产品,食品冷链占冷链物流的比重接近90%,是冷链物流最主要的运用。冷链物流企业通过搭建供应链选货场平台,减少商品加价率,并让利上下游客户,同时为生鲜食品提供封闭运输环境,从而减少产品损耗率。冷链物流通过搭建有量供应链选货场平台,建立从供应商到渠道端的直接供应体系,减少生鲜流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以肉类为例,冷链运输较常温运输,加价率减少45%,仅为40%。
冷链物流下游需求还包括医药冷链,医药冷链门槛较高,疫苗类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需要低温条件下储运的药品的流通都属于医药冷链物流的范畴。医药冷链行业监管严格,门槛高,前期投入大,且需要一定的客户基础支撑新业务的获取,因此医药冷链与食品冷链有非常大区别。
在冷冻食品的生产销售链条中,冷链物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又可以分解为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在产业风口的推动下,冷链物流行业的每个环节都涌现出了很多颇具特色的代表企业。
纵观国内冷链服务商,共有仓储型、运输型、城市配送型、综合型、农产品交易型、供应链型、电商型、互联网+冷链物流类和第四方类。
(1)仓储型
冷库分布不均行业集中度低。提及冷链物流,就不得不说其中的仓储环节,即人们常说的冷库。作为冷链物流的主要基础设施,我国冷库资源依然不充足,与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一段差距。据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冷库方面还呈现出资源分布不均衡、制冷技术落后、仓储设备陈旧等现象。
在仓储型模式中,太古冷链和普菲斯发展迅速,堪称行业代表。除了太古集团和普菲斯这些外资企业之外,中国本土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冷链仓储运营企业,诸如河南鲜易供应链、上海郑明现代物流、上海锦江国际低温物流、成都银犁冷藏物流等。
(2)运输型
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所谓运输型,主要是指从事货物低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干线运输、区域配送以及城市配送。目前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按此种模式运营的代表企业有双汇物流、荣庆物流、众荣物流等。
在上述企业中,除了荣庆物流属于传统物流转型之外,双汇物流和众荣物流都是从企业物流逐步发展成物流企业的。据了解,双汇物流隶属于双汇集团,而众荣物流脱胎于众品集团。
双汇和众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冷链物流的支撑。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之前的物流部门逐渐演变成了物流企业。
(3)配送型
倡导集约共配构建全国网络。在冷链物流行业中,最为常见的便是配送型企业。他们以从事城市低温仓储和配送一体业务为主,其冷链物流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据了解,北京快行线不仅推出了冷链城市配送、冷链零担业务和冷链宅配三种业务,还针对三个业务板块分别推出了恰时达、约时达和准时达三个冷链产品,主要服务于超市供应商、超市配送中心、连锁餐饮配送中心、生鲜电商等四类客户。
(4)综合型
多元化运行加码配送比重。所谓综合型是指以从事低温仓储、干线运输以及城市配送等综合业务为主,代表企业有招商美冷、上海广德、北京中冷等。和单一的冷链物流企业不同,其业务比较广泛,涉及到仓储、运输和配送等各个方面。
(5)农产品交易型
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从事低温仓储业务。
(6)供应链型
后来居上稳居风口核心。所谓供应链型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到终端整个过程提供低温运输、加工、仓储、配送服务,然后由分销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7)电商型
势头强劲优化资源整合。在冷链物流的商业模式中,电商型冷链物流是一种新兴模式,主要指的是那些生鲜电商企业自主建设的冷链平台,他们除了自用之外,还可以为电商平台上的客户提供冷链物流服务。这其中,尤以顺丰冷运和菜鸟冷链为代表。
相较于顺丰冷运的高举高打,菜鸟网络则低调了很多。据了解,菜鸟网络专门为生鲜行业出台了一套解决方案,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建了冷链分仓,并且保证36个城市24小时必达。
据介绍,菜鸟网络将通过搭建全国冷链分仓体系,减少中转环节,缩短配送路径,提升配送时效;末端通过落地配网络实现冷链配送及生鲜配送两种配送方式,保障服务质量。主要服务水果、海产、肉类等生鲜类目。同时,也可根据商家实际业务需求提供上门揽收的生鲜配送服务。
(8)互联网+冷链物流
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物流金融等服务,打造互联网+冷链物流的交易平台。
(9)第四方类
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冷链物流规划、咨询、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冷链供应链管理等活动的公司。
目前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者可分为四类: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生产商自建自营的冷链部门,专业冷链服务商,国外冷链巨头联手国内企业设立的合资企业。
表 冷链物流指数主营结构(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冷链物流发展对技术与设备的依赖性强,代表着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方向,是物流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国冷链物流技术较之国外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引进先进科技,加强自主研发,才能为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增添源动力。
图 冷链过程的技术与设备分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中国冷链物流网 艾媒数据中心
冷链物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在技术方面,现代物流技术仍然是冷链物流技术发展的基石,信息化、自动化的仓运配物流技术是支撑整个冷链物流体系运作的基础。
冷链标准技术和认证技术是整个冷链物流技术体系的核心,在现代物流技术、冷链标准和认证的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发展才得以实现和创新,如预冷技术、速冻技术、规模化包装技术、温度监测技术、食品追溯技术等等。近年来,以人为本向以心为本的需求核心转变都在驱动着冷链物流技术像智慧化、智能化升级,如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柔性供应链技术、物联网技术、AI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等也将会成为冷链物流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链运输中有两个重要环节:
(1)全程保持一个温度
主要是由保温材料、密封材料与密封技术等组成,与一般的保温技术不同的是,冷链运输的保温技术要求保温材料既要轻薄,又要具有良好的隔热效应,要求密封材料密封效果更好,要求在车厢打开搬运装卸作业条件下也应该尽量做到保温效果。
(2)全程监控温度情况
通过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对冷链车进行全透明式的监控管理。比如冷冷温湿度监控设备,集GPS定位和温湿度监控为一体,无需布线,方便部署,可灵活拆装;采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高精度高可靠性;GPS和A-GPS双定位,使定位更加精准;并且有离线补传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是冷链运输行业的不二之选,尤其是车辆不固定的企业,便携式温度监控设备是他们的最优之选。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呈健康向上态势,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冷链物流方面的主要政策有:
1、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鼓励企业创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经营模式、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全程监控平台。
2、2020年1月,《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3、2020年3月,《关于开展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依托存量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群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整合集聚冷链物流市场供需、存量设施以及农产品流通、生产加工等上下游产业资源,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支持生鲜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
4、2020年4月,《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以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到 2020 年底在村镇支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实现鲜活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能力明显提升,产后损失率显著下降。
5、2020年5月,《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有针对性补齐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整合冷链物流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资源,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6、2020年6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作,规范过程管理,加大政策支持,注重监督管理,优化指导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益。
7、2020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强化部门协同联动,防范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污染风险;切实强化国际冷链集装箱运输管理,全力做好冷链货物运输船舶、车辆等运输装备消毒工作;落实信息登记制度,为冷链物流疫情防控追溯提供有力支撑。
8、2020年9月,《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加快农产品分拨、包装、预冷等集配装备和分拨仓、前置仓等仓储设施建设。
9、2020年11月,《关于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以畜禽肉、水产品等为重点,实现重点冷链食品从海关进口查验到贮存分销、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全链条信息化追溯,完善人物同查、人物共防措施,建立问题产品的快速精准反应机制。
10、2021年1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11、2021年8月,《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加强冷链物流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支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出口口岸等建设改造冷冻冷藏仓储设施,推广应用移动冷库、恒温冷藏车、冷藏箱等新型冷链设施设备。改善末端冷链设施装备,提高城乡冷链设施网络覆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冷链物流智能监控与追溯平台,建立全程冷链配送系统。
12、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政策内容: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复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
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本建成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支撑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冷链物流规模化组织效率大幅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水平明显提高,成本水平显著降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显著减少。基本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自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监管机制。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设施网络、技术装备、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图 综合财务分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 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 盈利预测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企业价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红利折现模型、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无杠杆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净资产价值法、经济增加值折现模型、调整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账面价值法、清算价值法、成本重置法、实物期权、LTV/CAC(客户终身价值/客户获得成本)、P/GMV、P/C(customer)、梅特卡夫估值模型、PEV等。
表 主要上市公司市值对比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 汉钟精机主营构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 雪人股份主营构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海容冷链主营构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由于制冷机、冷冻剂和电冰箱的发明,制冷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食品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随后制冷技术向着规模化、工业化发展,1908年,工程师Albert Barrier在说明控制低温条件能确保易腐食品品质时,第一次使用了法语冷链(Chainedu Froid)这一术语,冷藏链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冷链物流已逐渐走向成熟,运输品类更加多样化,制冷技术和运输设备更加先进。但是,由于这一时期仍然处于传统工业化时代,冷藏食品零售业刚刚兴起,零售商对冷链物流效率要求不高,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因此冷链物流在运行效率和配送衔接上还不够完善。
第三阶段:冷链物流已演化成为多品种、小批量、标准化和法规化模式,“冷链”的概念已由之前的“原产地初预冷冷库冷藏运输批发站点冷库”发展成为“原产地一初预冷一冷库冷藏运输一批发站点冷库零售商场冷柜一消费者冰箱”。这一阶段的冷链物流已基本发展成熟。总而言之,国外的冷链物流发展历程是渐进式的。
发展现状
在世界冷链物流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国家根据本国农业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医药冷链物流上也掌握着先进的技术。
从全球范围冷链物流发展来看,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并且在冷链物流技术应用方面也较为先进。
全球冷链物流巨头如费普斯、冷王、New Cold 等,面向全球市场提供涵盖技术研发、冷链仓储、冷链运输等综合冷链物流服务,竞争优势明显。
与之相比,国内目前尚没有一家可以面向全球甚至全国的冷链仓储企业,以区域性服务为主,并且主要提供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服务,这两个特质制约了中国冷链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一些大型物流及电商企业,例如京东、阿里、顺丰等纷纷涉足冷链物流业务。
全球主要国家冷链行业发展的优势
(1)美国:美国注重食品的监督与管理,由专门部门干预、检查预防措施,通过有效的反应机制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快速响应。同时还根据各地气候、土壤条件,建立蔬菜基地,专门生产少数几种最适宜的蔬菜供应全国,形成较为完善的全国性蔬菜生产分工体系。整个冷链物流中采取先进的技术设备且设施充足。通过统一标准的操作守则和有组织地运行管理、推行区域化生产,衔接生产基地与终端用户之间专业化的全程温控,降低、避免质量损耗,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2)日本:日本是一个极其重视产品安全和保鲜程度的国家,在鲜果低温流通保鲜技术方面处于领先位置。在明确腐烂主要与粗放采收、滥装滥卸、包装挤压及运输道路颠簸严重等有关后,日本除实行无伤采收、抗压瓦楞纸箱轻量包装等改进技术,还结合全国道路建设加强农村道路整顿建设,并通过研发先进的设施、设备来促成这一目标的达成。这些高效制冷设施的建设和"产地预冷低温运输低温销售"冷链流通的实施,保证了日本在无农药或低农药处理条件下能很好的实现食品的品质优、鲜度好、腐烂少。
(3)德国:向来以严谨闻名的德国,在冷链物流方面完善了监督体系,上至立法机构,监督部门,下至评估部门,生产企业,德国制定了相应法律法规,成立相关协会进行监督与管理,同时,政府拨款提供补贴,加强公路、码头、仓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农产品物流技术的开发力度,保障了农产品的顺畅流通。
(4)加拿大:加拿大设立专门的卫生安全、质量管理机构,研发先进的种植技术,如"基地养殖、温室种植"等,同时,设立食品检验机构,推行果蔬的分级包装处理,在最先一公里进行预处理及快速冷冻,减少产品质量损耗。实现全程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操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正持续向好发展,其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点:
(1)城镇化趋势稳步推进
我国城镇化道路起步较晚,尚处初级阶段,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城镇化率将达70%。城市居民无法实现农产品等食品的自产自销,进一步带动了肉禽蛋、水产品、乳制品等易腐食品和反季节蔬菜水果的消费总量;城镇化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规模化、集中化、区域化生产,因此加大了食品消费需要通过冷链物流方式实现由产地向城市输送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镇化道路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持续增加,而在城市地区居民的食品结构中,易腐食品占比较大,储运离不开冷链。依照发达国家经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4000美金,冷冻、冷藏食品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并推动冷冻冷藏食品消费和冷链产业的建设发展。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收入的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标准化的冷链供应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加,并推动冷链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2)生鲜电商快速崛起
近年来,生鲜电商备受资本和市场青睐,不断涌出,生鲜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由于生鲜电商产品冷链运输比例远高于初级农产品整体平均水平,这将是带动总体冷链率上升的关键因素,生鲜电商需求也将支撑冷链物流市场的增长下限。
第三方冷链物流适合缺乏大规模投资自建物流能力的中小规模电商。早期生鲜电商多采用自建冷链物流保证服务质量,但生鲜电商目前正处于扩展业务版图的早期阶段,自建物流投资未必能始终跟上,因此成本低、社会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物流若能保障服务质量,成功树立品牌,将得到更多生鲜电商的青睐。
以电商为主体的生鲜食品配送、自提业务,虽然面临着单客消费低、生鲜商品标准化低(品质、重量)等问题,但对于城市工作生活节奏快的白领阶层有较大吸引力,将带动着冷链物流设备的发展,尤其以运输及配送环节的冷链设备厂商。
食品配送对时效性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由分销网点向消费者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还处于蓝海市场阶段,以轻型冷藏设备、生鲜自提设备为代表的冷链终端,是解决需求多样化、配送个性化、食品品质保证的最后一道环节。
(3)无人零售渐成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应用推广,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停车场、无桩共享单车这类的在无人值守范畴以内的新型零售模式开始在各个地方兴起;当人们越来越厌烦在长久的排队等待中消磨时间时,新的无人零售方式带给了消费者更个性、更便捷的消费体验。未来,无人零售店将逐步替代传统便利店,同时,随着成本降低,无人零售店的铺设规模可能远超传统便利店的数量。
保守预计未来十年,无人零售店新增20万家,无人零售店的投资额将达200亿元。假设每个无人零售店配置5-10台商用冷链产品设施,无人零售店对于商用冷链终端设施的新增需求就可达到100-200万台;如果每台冷链产品设施单价5,000元,则无人零售店对应的冷链产业链规模将达到50-100亿元。
(4)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冷链物流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和行业标准频繁出台,政策面的支持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逻辑之一。政府层面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高度重视,开始从政策、法规角度推动物流行业及冷链物流转型升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提出了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督导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完善。
政策支持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支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建设全程冷链物流和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现,新《食品安全法》倒逼完善冷链体系。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食品在由生产环节*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产业过程都中,离不开现代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对食品安全的强有力的保证,食品冷链是食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过程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在食品运输中应用。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将对食品安全从生产、运输、贮存、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追溯制度,加大监管处罚力度。
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处于发展阶段,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机会,但同时参与其中的企业也面临风险和挑战。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较大的投资和对冷链物流市场特性的把握。
中国现阶段还属于重资产的市场竞争环境,从事冷链物流需要冷库或冷藏车辆的资金投入,相对于其它行业,从事冷链物流的投资要大得多。建冷库,买冷藏车的投入相对于一般干货物流要增加2到3倍,所以投入与回报的风险也较大。冷链物流又是包含较多制冷与保温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领域,对冷链技术的掌握和现代的物流管理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是从事冷链物流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不具备冷链运作的基本条件和没有掌握冷链市场的基本特性而贸然进入冷链物流领域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一些企业因为没有适当的控制手段,并用可信赖的依据选择合理控制标准,只能以超标准高成本来满足客户的要求,所以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冷链物流的运营成本和所承载的货物成本相对其它行业也较高,所以错误和失败所造成的损失也相应增加。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的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运输与冷藏环节,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还明显不足,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冷链物流的成本相对比较昂贵,主要是由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组成,其中运输成本与仓储成本所占比例较大,存在监控不到位、行业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比如:运输过程中关掉制冷机以节省成本;搬运装车过程中操作不到位导致温度过高。
(1)冷链运输率低
长期以来,我国初级农产品冷链运输率一直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国外果蔬、肉类、水产品的80%~90%为冷链运输,而国内冷链运输率仅为15%、30%和40%;国内冷链过程断链比例高达67%、50%和4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冷链断链比例。
这是由于国内普遍缺乏冷链意识,消费者对生鲜品是否需要冷链保鲜尚没有严格要求,同时我国冷库分布区域性不均衡也导致大量产品的冷链环节出现“断链”现象。在不具备充分冷链流通的情况下,果蔬类食品损耗量高达15%(发达国家的损耗量约为5%),损耗价值超过5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2)人均冷库容量偏低、分布不均
根据全球冷链联盟(GCCA)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球人均冷库容量为0.2立方米,印度冷库容量为1.41亿立方米,位列全球第一,第二、三名分别为美国与我国,冷库容量分别为1.10亿立方米和1.07亿立方米,但人均冷库容积不到发达国家的1/2。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性特点,我国冷库分布不均匀,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已占到全国冷库总容量近46%,其中山东、上海、江苏发展速度较快,冷库容量居前列;而我国果蔬产地的内陆各省市市场冷库容量仍旧偏低,造成冷链物流在生产源头缺乏预冷,产生源头“断链”。
局部供需的不匹配和冷链运输能力不足导致企业仓储能力未充分发挥,与人口、经济发展并不匹配,这也决定了冷链物流未来成长的空间依然较大。
(3)行业集中度低,利润率低
从竞争格局看,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处于较早期阶段,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2015年中国百强企业收入总额不足冷链市场的10%,美国前5强冷库企业占市场份额约63%,而从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排名来看,前10家企业总收入占百强企业总收入的48.5%,前20家企业总收入占百强企业总收入的61.4%。
目前看来,预冷环节缺失、经营分散、运输网络落后、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是我国冷链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我国常温利润率是为10%,冷链利润率为8%,而发达国家冷链的利润率可以达到20%~30%。未来如何做到控制成本,降低商品损耗率是各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相信这将伴着冷链物流的长期发展逐步得到解决。
我国冷链物流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消费逐步升级,对于生鲜产品的需求增加,冷链物流行业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冷链物流的核心是“恒温”,而且冷链物流的搭建对于相关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设施硬件水平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研发改进卫星定位和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并将之应用到生鲜配送冷链物流的配送环节,进行全程定位和温度监控。
我国冷链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中等发达地区,尤其是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冷链设施比较完善,发展水平较高。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冷库则比较短缺,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总结为以下特点:
民营企业较为活跃
百强门槛快速增长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东部地区企业竞争激烈
从技术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专业人才供需缺口巨大,创新研发乏力,冷链相关领域的创新活力呈现回落趋势。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冷链专利/物流专利占比为18.92%较去年下降1.63个百分点;冷链发明专利/冷链专利为54.12%,较去年下降7.76个百分点。
图 2016-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专利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
国外的冷藏运输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很多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发展都已趋成熟。
(1)日本:持续科技投入保障冷链物流配送的高质高效。日本冷链物流企业的一大特点是数码分拣系统的普及。相较于人工分拣,机器分拣能够提高分拣准确性和工作效率,降低物流作业成本和人力成本。此外,日本两次冷链市场需求爆发大幅推进了冷链的建设,因此日本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在 21 世纪之前就已经相当完善。随后技术的进步,以及药品、电子冷链对温控需求的提升,也进一步驱动了日本冷链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如今,日本的冷链物流已进入成熟期,在国际冷链物流运输上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2)美国: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冷链企业集中地,通过并购不提高行业集中度。全球范围来 看,美国拥有多家冷链物流巨头,面向全球提供综合冷链物流服务,有极强的竞争优势。美国冷链行业集中度很高,龙头企业近年来收购活动较频繁。2020 年美国冷链巨头美冷宣布将于 2021 年收购美国第四大冷链供应商 Agro 集团,来提高新市场和现有市场的产能。这些美国的冷链巨头企业的业务范围综合性很强,运输网络遍布全美各地,区域分布均衡,使得冷链各个环节能够无缝衔接,最大化了整条温控供应链的性能和效率。
(3)欧洲:海陆空运输发达,高冷链支出保障冷链效率。目前以荷兰和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地区国家冷链行业支出处于较高水平,2020 年欧洲冷链支出达到 62 亿美元。高冷链支出保障了欧 洲国家的冷链效率。
德国的生鲜产品从产地到销售网点的全过程都严格处在标准化的温度环境中,并且主要制冷设备完全通过电脑精细操控,保障了生鲜产品的高品质。
(4)加拿大:生鲜配送的全过程都保证了低温控制,使得生鲜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的损耗得到了极大的降低。
国外冷链物流优势
(1)冷链应用水平比较高:目前发达国家生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已经达到了90%,而我国仅有30%,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冷链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大部分生鲜产品都在常温下流通,损耗过大。在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配有1辆公路冷藏车。
(2)冷链物流成本比较低:由于国外冷链管理系统比较完善,基本实现生鲜配送环节的全覆盖,成本比较能够控制。而我国,每年约有20%-25%的果品和30%的蔬菜在中转运输及存放中腐烂损坏,损耗过大。
(3)冷链物流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完善 :由于发达国家的生鲜配送冷链物流起步早,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并且制定了冷链物流的标准,对生鲜配送冷链物流过程的每一个流通环节都做出了严格规定及要求,法律体系搭建地比较完善。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
对标发达国家,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冷链在中国投资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进入冷链行业的资金既包括政府扶持措施相关的配套资金,也包括大量的产业资本和风险投资。其中,政府扶持措施相关的配套资金主要去向为冷链基础设施; 而风险投资的方向则主要是冷链领域的初创企业,尤其集中在生鲜电商板块。得益于这些资金的进入,冷链行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冷库建设和冷藏车建造是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核心的部分。
一方面,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且冷库发展不均衡状态较为突出。虽然2018年中国冷藏仓库总容量迅速增长,成为全球冷库总容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然而城市居民人均冷库容量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9 年我国冷库求租区扩增,全国冷库需求总量超过 312.58 万立方米, 主要冷库资源需求集中于山东、广东、上海等地。许多一线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冷 库时常处于满租甚至爆仓状态,冷库资源较紧张,而一些二线城市如合肥、长沙、太原等有时却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这表明我国冷库发展仍不均衡。
随着我国进口肉类和水产品存储需求量不断增长、消费升级推动冷藏和冷冻食品需求的背景下,我国有望进一步加大冷链冷库的建设和升级,带来我国冷库增量上行和存量 优化,进而促进整个冷链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冷藏车保有量逐年攀升,智能化、环保化、规范化成未来冷藏车发展趋势。一直以来,我国冷藏车数量以及人均冷藏车保有量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对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随着近几年冷链行业的发展和政策推动,我国冷藏车的产销量逐年增大:2020 年中国冷藏车销量为 6.7 万辆,同比增幅近 4 成,无论是销量还是同比增幅均处于历史最高位。2020 年中国冷藏车市场的保有量 达到 28.7 万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
在保有量增长的前提下,未来我国冷藏车的发展将突破量变,寻求质变。从技术来看,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冷藏车市场越来越要求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的产品,市场对冷藏车的品质意识将逐步增强,因此智能化将会是中国冷藏车的发展趋势。从能耗来看,目前由于我国新能源冷藏车技术发展不成熟、电池技术落后等相 关因素,导致新能源冷藏车发展较为缓慢,但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长远来看新能源必定是冷藏车未来发展的潮流。
由于冷链市场尚未成熟,我国目前冷链流通率低、产品腐损率高。2015 至 2018 年,中国果蔬、肉类、 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由 22%、34%、41%提升至 25%、39%、63%,腐损率则分别控制到了 15%、8%、10%以下。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的平均冷链流通率 80%-100%、腐损率 在 5%以下的水平相比,中国冷链流通率仍较低、腐损率偏高,冷链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加强监管和技术支持有望改善冷链流通率和腐损率。较高的腐损率会大幅提高运输成本,降低冷链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冷链产品腐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1)产 品加工不当,包括加冰不足、包装不善等;
(2)冷链设备不配套或损坏,所采用的保 温温度不够低、优良冷库分布不均等;
(3)冷链系统网络布局不完善,优良冷库分布 不均匀,导致交易场所或运输途中冷链断裂;
(4)行业监管不强,运输人员操作不规范, 频繁开闭库门,导致热源侵入量较高,品温升高。
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发展、政策监管的加强,和产业链环节的不断完善,未来的冷链有望继续提升流通率、降低运输腐损率, 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冷链行业成熟度方面的差异。
冷链物流行业的长久发展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为保障,中国仍需不断完善冷链技术 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冷链物流包含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效率和收益都与企业的制冷和保鲜技术能力息息相关。冷链运输的前期投入虽然大,但对于行业发展来说十分必要。
我国目前的冷链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当前中国 5G、无人机、区块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冷链行业智能化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一方面这些新科技开始逐渐被应用于提升各 环节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一些老旧的设备也在不断被淘汰升级,未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 的发展,有望随着各环节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快。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产业链已大致成熟。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冷链设备制造及冷链技术为主的制造环节;中游是仓储及运输环节;冷链物流行业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药品冷链物流以及化工冷链物流等。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新鲜食品、冷藏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冷链物流行业因此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数据显示,2017-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从2550亿元增长至3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左右;随着预制菜市场的繁荣及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将进一步保持高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成功突破4500亿元。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1)冷链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冷链标准技术和认证技术等作为冷链物流技术体系的核心也会不断提升。同时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建立物流数据平台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并通过分析和利用冷链物流大数据来解决行业小批量多批次的个性化需求,也会出现很多创新的“最先一公里”的移动冷库和“最后一公里”的宅配技术方案。
(2)冷链企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在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中,生鲜和跨境电商等不断壮大,冷链物流的服务水平也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提升,冷链企业由从前的单一运输或者仓储服务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向综合化的冷链服务运营商,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得以不断创新。
(3)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
纵观全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看出冷库的总容量和冷藏车的保有量正在不断提升,同时冷库扎堆建设的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建设更加有目的性,特别是农产品产地预冷、分级、包装等“最先一公里”短板在政策的驱动下将加快补齐。
表 2022年冷链物流我国企业排名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1)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顺丰”)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深圳,是一家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快递及报关、报检等业务的服务企业。产品与服务包括商务快递和电商快递两大类,具体提供快递、快运、冷运、医药及国际货运五类服务。
(2) 京东物流
京东集团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2017年4月正式成立京东物流集团,建立了包含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物流网络和跨境物流网络在内的高度协同的六大网络,具备数字化、广泛和灵活的特点,服务范围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地区、城镇和人口,不仅建立了中国电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赖关系,还通过211限时达等时效产品和上门服务,重新定义了物流服务标准。
(3) 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
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J荣庆”)创立于1985年,是一家集冷链、普运、化工、医药、汽配、快递等核心业务于一体多元化发展的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家AAAAA级综合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包括全国公路运输、配送、仓储及SCM咨询、物流方案优化等供应链服务。
(4) 新夏晖
新夏晖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冷链物流服务综合提供商,由顺丰控股与美国夏晖公司合资成立。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多温度食品分发技术,专注于打通冷链端到端服务,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已建立30+家物流中心,服务网络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大中型城市。
(5) 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
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31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黄郑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普通货运,货物专用运输(集装箱),货物专用运输(冷藏保鲜)等。
(6) 上海光明领鲜物流有限公司
上海光明领鲜物流有限公司于2003年06月3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董国银,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道路货物运输,货物专用运输(冷藏保鲜),货运代理,仓储服务(除专项)。
(7) 江苏卫岗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卫岗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于2014年02月2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白元龙,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及投资咨询和管理服务等。所获荣誉 2020年8月7日,江苏卫岗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名列2019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百强名单第7位。
(8) 济南维尔康实业集团
济南维尔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8月,是原国内十大肉联厂之一的山东省济南肉类联合加工厂。目前已发展为集冷链物流及肉类水产批发市场、国家级口岸及国际贸易、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熟肉制品加工、出口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维尔康集团总部位于济南维尔康冷链物流园区(维尔康肉类水产批发市场);在山东聊城市建有肉类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园区、日照市建有内贸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园区;在江苏省徐州市、淮安市建有出口食品加工基地。
(9) 漯河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
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物流)是双汇集团下属的从事物流管理和物流业务的专业化冷藏物流公司,总部设在河南省漯河市。双汇物流公司是以陆路为主的专业冷藏物流公司,主要从事仓储、分拣、配送、运输、零担等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10) 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
苏宁物流始建于1990年,前身为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是国内首批从事仓储、配送等供应链全流程服务的企业,2012年苏宁物流注册成立公司,依托易购集团强大的软硬件支持,由企业内物流独立转型成现代化第三方物流企业。
(1) Lineage-Yearsley
美国Lineage Logistics于2018年11月收购了Yearsley Group。Yearsley Group在冷冻食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有两大业务板块,分别是物流(YearsleyLogistics)和食品销售(Yearsley Food)。Yearsley专注于为各类型客户提供创新的一流解决方案,包括大型零售商、餐饮企业和生产企业。
(2) AgroMerchants-Crocontinental
2017年12月,Agro Merchants宣布收购Grocontinental,以此巩固其在英国及爱尔兰地区的市场地位,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David Grocott和Linda Grocott,Grocontinental的第三代掌门人,继续担任联合董事总经理。Agro此前在欧洲范围内已进行了一系列并购,包括波兰服务运输公司Logistyka,葡萄牙冷藏运营商Frissul和Frigomato。
(3) EV Cargo
总部位于香港的私募股权EmergeVest一直活跃于英国物流市场寻找优质企业,目前已经将6家英国公司合并为英国最大的物流企业—EV Cargo,这六家公司分别为:Allport Cargo Services,Palletforce,CM Downton,Jigsaw,NFT和Adjuno。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巨大的冷链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很多传统冷链物流企业正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探索,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将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冷链物流领域中,创新全方位的融合发展模式;
采用覆盖策略,即冷链物流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自身产品的创新并获取相关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相关用户提供对手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拓宽自身市场覆盖面;
根据客户需求切入点创设服务产品,针对性的进行产品的运输服务的改革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众包协作,从而实现互惠互利;
快速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提高冷链物流平台的反应速度。
中国传统冷链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建议
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冷链物流商业模式
快速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
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众包协作
根据客户需求切人点创设服务产品
采用覆盖策略拓宽服务范围
未来发展趋势
(1)冷链物流行业适应时代发展快速成长
冷链物流可以使生鲜食品、药品等商品在生产、运输、储藏等过程中保持低温,以保证食品、药品质量,减少损耗。冷链物流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和传统物流相比,冷链物流在每一个环节上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资金投入也更大。冷链物流行业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的积累或许比其他物流方式更加明显,随着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引导的消费结构升级,冷链物流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2)冷库需求持续增长
冷链物流涵盖冷冻加工,冷藏贮藏,冷链运输和冷链销售全过程。冷链行业景气度提升会带动冷库,冷藏运输车和速冻设备等冷链设施设备受益。冷链物流的主要设施包括冷库或低温物流中心、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包括中央厨房)、冷藏运输车、超市陈列柜等。而在冷链物流的所有环节中,冷库是最核心的设施,其投资在冷链建设的占比中也是最高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对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及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加强,很多食品需要在生产、储存、运输等全过程冷链,促进了对冷库需求的增加。
(3)冷库建设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促使冷库围护系统隔热材料行业的变革
在节能、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三大因素推动下,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在发展模式上,物流中心、农贸市场以及商超等积极建设大型化、集中化的冷库。冷库建设规模的扩大,可以有效地节约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近几年建成的冷库,有不少是规模较大的冷库,特别是重点城市和省会城市及农副食品的主要产地新建了不少大型冷库,部分已形成冷库群。
第一章 行业概况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冷链物流产业链
2.2 商业模式
2.3 技术发展
2.4 政策监管
第三章 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全球龙头企业
3.1 行业综合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3.2 行业发展
3.3 驱动因子
3.4 风险和挑战
3.5 竞争分析
3.6 发展和行情复盘
3.7 中国企业重要参与者
3.8 全球重要竞争者
第四章 未来展望
2022年冷链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 : 千际投行 作者 : 未知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