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志军 通讯员:胡富君
物流发展人才为要。长沙理工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该校物流工程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为物流产业培养了一大批物流专业人才,在物流行业具有一定影响。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研究院院长卢毅教授是该专业建设负责人。为此,本报记者就长沙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人才培养发展情况专访卢毅教授。
图为卢毅教授接受采访时。
记者:长沙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省外有一定知名度,特别是在湖南省有较大的影响,请您介绍一下该专业的建设发展历史。
卢毅:我国设置物流工程专业是21世纪的事。相对而言我校是最早建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办学探索时间较早,2000年就在交通运输专业下设物流工程方向,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我校是2003年教育部批准湖南开设的第一个,也是全国第一批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当年学校招生开办了两个班;2008年湖南省第一个开设物流工程硕士点高校,专业工程硕士点,招收培养首批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2010年依托物流工程专业力量,联合校内外相关产学研力量,成立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作为产学研合作培养物流工程人才的基地平台和专业建设基地平台,同年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授予物流院校教学示范基地。2017年成为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与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专业开始大类招生。2021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软科2023年专业评价,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13位,被评为A类专业。二十三年来,学校物流工程专业为物流产业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培养了一大批物流专业人才,成为湖南省物流产业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胡列格、程赐胜、成耀荣、邓爱民等湖南省第一批物流教授早期均在在长沙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工作,中南林业大学薛行健、湖南工商大学周敏、海南大学熊浩、福建理工大学傅成红等一批年轻的物流教授早期均在长沙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学习或工作。已经为物流产业培养了2300多名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人才,大批物流毕业生在湖南省乃至省外物流产业发展中成长,成为物流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
记者:我们知道学校一个专业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什么专业优势,学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什么优势。
卢毅:专业优势来源于专业特色,长沙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有鲜明的特色和明显优势。一是校院两级领导高度重视。将办好物流工程专业作为学校为湖南地方和行业产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要求专业瞄准工业4.0三大领域之一的智能物流的需求,建设专业和培养物流人才,全面支持建成服务物流产业发展的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二是交通运输学科有力支撑。我国整个社会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50%以上,可见交通运输在物流中的重要性。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拥有一支以郑健龙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学科专业队伍力量,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物流工程专业卢毅教授、周爱莲副教授等都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三是专业成长优良生态环境。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工商管理、数学、食品工程等博士点授权学科,机械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等硕士点授权学科都是能够对物流工程专业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的支撑性学科专业资源,物流工程可以与这些学科专业相互交融共生发展,向工业4.0的智能物流领域开拓进军。四是运输、工程物流实践性。交通运输、建筑等是国民经济的大行业,其中众多生产、科研企事业单位与学校产学研合作十分紧密,物流工程专业的科研、办学需求来源于此,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在这些行业就业。近几十年来,这些行业大发展,物流工程人才大需求,带动了专业的实践性突出发展。五是多年专业建设深厚积淀。这个专业非常感谢上个世纪末,交通运输专业以胡列格、陈赐胜、熊斌辉等为代表的一批教授十分敏感的认识到,物流产业在我国未来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学校办物流工程专业的光明前景和建设紧迫性,他们以极大的热忱,推进物流工程专业的开办,投入了非凡的精力在本世纪初编写出版了一批最早的物流教材,熊斌辉教授最早在深圳开拓我国物流领域重要的集装箱物流事业,学校举办全国最早的集装箱物流运输培训班。这些在行业内引起较大影响。六是紧密的物流产学研关系。学校是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湖南省现代物流学会副会长单位,建立和发展起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合作和专业建设平台,支持完成纵向横向科研和技术咨询课题项目500余项。大学生校企合作项目取得的内容成果参与的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100余项奖。建立服务物流产业发展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0个,其中国家级5个。
记者:您提到的多年专业建设积淀,最早一批教授编写出版了一批教材,这是长沙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建设工程的早期显性成果,请具体介绍一下。
卢毅:2001年我们就挂靠交通运输办物流工程专业,当时教师就出版了一批教材。比如《交通枢纽与站场》由胡列格、刘中、杨明编写,由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出版;《物流运筹学》 胡列格、何其超 、盛玉奎编写,由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出版。 21世纪本科应用型本科规划经管规划教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运筹学》由胡列格主编 、何其超主审,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年出版,这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又比如
《综合运输学 》成耀荣编写,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 作为现代物流系列丛书出版。最早的《工业企业采购管理》程赐胜编写, 机械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0年出版。《物流工程》邓爱民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国内外物流经典案例》由邓爱民 、沈文编写,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年出版,《物流设备与运用》邓爱民编写,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出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沈文、云俊、邓爱民编写,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出版。此外,管楚度教授一批物流相关教材著作创新性强,在学界独树一帜,影响较大,比如他的《交通区位论》、《交通区位论及其应用》、《交通区位分析范型例说》、《新视域运输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新构》、《一带一路”关键交通节点区位分析与开发》等。
记者:我们知道专业建设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社会欢迎的程度。学校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怎样?
卢毅:这样讲吧,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特别是进入大型国企的就业率排在省内甚至国内前列。物流工程专业就业率排在所在学院各专业的前列,状况是令人鼓舞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这个专业本科生的质量,还有就是需求。2022年全国物流收入12.7万亿元,占全国GDP10.49%。据行业协会统计,我国物流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物流相关企业156万家以上。这是多么庞大的行业。中国物流市场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最大规模的物流市场。全国A级物流企业已超过9000家,中国物流50强企业收入合计近2万亿元,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开始涌现。根据有关资料,我国物流从业人员以年均 6.2%的 速度增长,每年新增 180 万人左右的物流岗位需求,虽然我国 2000多所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每年为社会培养15万人左右的物流人才,加上第三方培训机构每年约 17 万人和公共实训基地每年约14万人的人才供给,物流人才的培养数量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从高端的物流规划设计人员,到中层物流管理人员及基层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物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目前,湖南各地市、区县都非常重视物流产业发展,永州、怀化、衡阳、郴州、株洲、邵阳等市都在积极建设陆港,壮大物流产业,问我们要毕业生,中联、三一、中车等大型企业也向我们提出物流人才需求,湖南有122个县级行政区划,我们每年毕业生总数不到百人,所以我们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记者:服务物流产业发展的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一定有它的内涵,您认为学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最主要的内涵是什么。
卢毅:我们认为服务物流产业发展的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抢抓机遇,能够站在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前沿高地。机遇就是湖南正在加快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大力建设“3+3+2”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动力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信创产业、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三大国家级产业集群。这些都是工业产业集群,工业4.0的三大领域之一又是智能物流。将我们培养目标、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的物流人才工作与之契合,就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有一天,讲起长沙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就联想到智能物流人才,这样就打造出了专业品牌。当前,我们重点的加强人才的物流数字化培养,响应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根据有关资料,数字物流将成为中国物流现代化发展建设的一条快车道。到2025年,全球物流数字化转型将为物流参与企业带来1.5万亿的风险价值,而其社会影响更是高达2.4万亿美元。国家实施 “互联网+”、“新基建”等行动计划,极大推进了互联网、“新基建”等资源配置建设、优化、集成,进而加快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深度渗透、融合各行各业,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生态。特别在物流业领域,数字平台经济体崛起,创造了网络、分享、共享等经济新商业模式,导致需求侧颠覆性变革,倒逼供给侧物流业转型升级。受“四新”新经济创新强力驱动,物流业转型升级成其必然,成为重要应用场景和数字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之一。物流数字化人才缺口问题已经成为物流领域的国际化问题,在德国大学每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上,所有涉及物流和经济管理的专业都或多或少要求应聘者具有SAP数据库的操作经验,但这对很多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人,非常具有挑战性。这些都是我们在培养物流人才方面要努力的方向。当然我们最重要的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专业一直在加快高水平大学年轻博士毕业生的引进,充实我们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强与大型企业合作,共建物流数字化实验室、实训中心。我们也注意到新能源、自动驾驶技术给我们以交通运输物流为特色的专业带来的变革、开拓的新空间,生发的新机会,校内加强了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合作,校外加强与行深智能无人货车研发团队的合作。
记者: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以来,您认为对学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
卢毅:学校物流工程专业申报、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前,我们以申报促进建设,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后,我们以建设促进提高。这种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悉心指导。学校物流工程专业能够在全国物流教指委指导下,与各国家物流工程一流专业一起探讨交流和共同开展建设工作,学习先进经验,找到发展目标,
提高了建设的水平。二是专业建设目标十分明确。建设有计划、有检查,有执行,整个建设工作行成了闭环,在整个学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体系中不断得到资源支持和方向动力。三是进一步凝练了特色。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对特色凝练要求高,我们进一步凝练了鲜明的行业和工程物流底色、突出的物流规划与设计能力、良好的学科优势与实践条件。四是优化实施培养方案。加强了“思政教育、工程教育、双创教育”;深度融合新工科与新文科;构建了物流工程专业 “三圈层”能力矩阵、基于大类招生的分层分类阶梯式的四模块课程体系;建起了“六方向、六系统”工程实践体系;建立了“四核心课程群、四教学团队”的教学课程与组织。五是取得一批新成果。主要是新增一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批省部级教学名师;一批省部级专业建设项目;一批省部级教材、课程立项支持;一批省部级以上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一批省部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一批省部级以上大学生专业学科竞赛奖。
卢毅:打造服务物流产业发展的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记者:李志军 通讯员:胡富君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