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今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296.6亿元,同比增长8.2%,自贸区已经逐渐成为稳外贸稳外资的重要平台。日前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也指出,2022年是自贸试验区开放经济稳住大盘和领跑全国的一年,为外贸外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自贸试验区在推动制度型开放方面发挥了开路先锋、先导示范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引领外贸高质量发展。
十年磨一剑 蝶变向未来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设立以来,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走过十个年头。十年间,中国已形成拥有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雁阵”,构建起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十载奋进发展,蝶变迈向未来。站在历史新起点上,自贸试验区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将继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吸引外资新高地
美国雅保公司去年10月在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斥资2亿美元成立了广西雅保锂业有限公司,当年就完成2022吨氢氧化锂的生产,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上缴各项税收1700万元。
谈到投资钦州的原因,广西雅宝锂业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监邹凌表示,这里拥有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建设机遇。在自贸试验区海铁联运集成改革红利辐射下,外贸货物在北部湾港不用换箱即可上船出口至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极大便利公司拓展东盟等海外市场。
此外,自贸试验区对于落户企业在税收、外商投资、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天之内就帮助我们落实好员工住宿问题,解决了公司的后顾之忧。”邹凌说。
商务部数据表明,自贸试验区为外贸外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国的17.8%;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200亿元,占全国的18.1%。
今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继续稳步增长,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1.2%。商务部综合司司长杨涛说,“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
制度创新排头兵
自贸试验区跨越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支撑。十年来,中国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78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领域类型。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中国54个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总体得分平均值为78.03分,相较去年76.7分有所提升。
十年间,各地自贸试验区发扬“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精神,不断创新举措,持续改善营商环境。2013年,上海自贸区推出了中国第一张自贸试验区外资负面清单。很快,负面清单的做法推广到所有自贸区及全国,并不断缩减。2022年1月1日起,新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27条,压减比例为10%,其中制造业条目实现了清零。
目前,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呈现稳步推进态势。在广西自贸区崇左片区,边民互市贸易发展迅速,既提高了边民收入,也减少了企业采购成本;在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2020年上线的“来淘电”平台,让企业购电像在电商平台购物一样方便,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入市交易“硬门槛”……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李晓郛说,从最初的“碎片化”改革创新到今天的制度集成创新,自贸试验区在推动制度型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敢试敢干、敢为人先的重要作用。
差别化发展之路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每个自贸试验区根据自身区位特点,有着不同的战略目标和定位。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广东自贸试验区以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为己任;强化闽台合作成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的突出特点;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是山东自贸试验区的差异化探索任务……
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就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协定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开展试点,这将为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积累有利条件。
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林志刚表示,云南自贸区将发挥“沿边+跨境”的区位优势,抓住中老铁路开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昆明托管磨憨三大机遇,在承担起国家产业转移“拦水坝”和“蓄水池”重任的同时,积极促进跨境人流、物流、资金流发展,为国家探索自贸试验区对外合作创新模式积累经验。
广西自贸试验区则立足既沿海又沿边的优势,突出沿边开放、陆海联动,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作高地。未来将加快构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东盟特色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促进跨境贸易扩量提质。
“公司的主要原料凉粉草需从越南进口,正是因为凭祥拥有毗邻越南的区位优势,所以崇左自贸片区一成立我们就落户在这里,与自贸区共成长。”广西凭祥生和堂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红说,“搭上自贸区的高速列车,未来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姜婷婷
自贸“试验田”如何再提升?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统一化、标准化、信息化”“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知识产权类案件‘简案快办’”……不久前,国务院批准推广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释放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政策红利。放眼神州大地,覆盖东西南北中的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贸港,正在发挥先行先试、引领示范重要作用,着力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取得新进步、打开新空间。从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以来,自贸试验区设立已有十年,现在正是扬帆远航再出发的重要时间节点。
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提出,率先在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同时,商务部会同有关地方、部门制定《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2023-2025年)》,提出未来3年相关自贸试验区拟自主推进实施164项重点工作。这些政策文件,为进一步发挥好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指明了路径。
推出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迈出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第一步,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设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很多个“第一”在自贸试验区实践、探索、成熟,再复制推广到全国。目前,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了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涉及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已经取得累累硕果,如何继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当前出台的政策文件,都是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下功夫,把提升战略有步骤、分阶段落到实处,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上提升,聚焦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环境等重点领域,率先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提升,要在市场准入水平上着力,尤其是在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加大压力测试。比如,在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上提出一系列举措,包括除特定新金融服务外,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的新金融服务等;再比如,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明确“试点地区应允许真实合规的、与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所有转移可自由汇入、汇出且无迟延”。这些举措改革力度之大、开放程度之深,体现出我们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坚定决心。
提升,还要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创新上用劲。要顺应当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态势和特点,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统筹协调,增强先行先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以制度创新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立足中央赋予各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鼓励各地精准定位、主动谋划。比如,天津自贸试验区重点建设世界级的租赁产业集群,山东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海洋经济创新,江苏自贸试验区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唯有做强做优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对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十年来,各地自贸试验区如同一个个改革开放窗口,打开了更多可能性。展望未来,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抓手,落实一揽子举措,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拓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路径,一定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来源:人民网
作者:罗珊珊
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结硕果
今年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0周年。10年来,自贸试验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深度参与国际大循环引入优质要素、弥补产业链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历经10年,21个自贸试验区已发展成中国开放型经济最为活跃、商品服务要素跨境流动最为自由便利的区域之一,集聚了大量国际化高素质人才、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和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也集聚了一批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依托自贸试验区,中国对外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在全球分工中的层次持续提升,有效形成了“引入优质要素-供给质量提升-需求层次升级-进一步引入优质要素”的良性循环,大幅提升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效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建设坚持大胆试、大胆闯,取得显著成效。据商务部统计,10年来,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78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领域类型。例如,上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海关首创构建以“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不设海关账册”的全新海关监管制度体系,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上海发展高水平的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向其他地区推广。
通过积极探索破除阻碍国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集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自贸试验区持续推动优质要素在区域内集聚发展,成为中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高地。目前,各自贸试验区相继在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江苏自贸试验区聚焦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两城一中心”建设,其中芯片之城集聚了国内集成电路设计10强企业的一半以上。同时,大量优质跨国公司也将自贸试验区作为其开拓中国市场的首要目的地。今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1.2%;进出口增长8.6%,高出全国整体增速6.5个百分点。
制度创新无止境。展望未来,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优化项目建设核准程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中国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必将进一步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完善改革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李大伟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发布
本报讯 据报道,第三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8月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各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新成就,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稳固基础和强大持久动力。
报告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写推出,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最新进展和成效。
报告指出,2022年是自贸试验区开放经济稳住大盘和领跑全国的一年,为外贸外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说:“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7.8%的进出口贸易和18.1%的外商直接投资。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53.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2022年尽管面临疫情反复,原材料和运输价格高企等各种挑战,但是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的规模结构都实现了稳中向好。”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2022年,我国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破除阻碍国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集聚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建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崔卫杰举例说:“上海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天津飞机融资租赁跃居全球第二位;浙江舟山万亿级油气全产业链格局加快形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气储备基地等,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副司长马成芳表示,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改革先行先试,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首创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马成芳说:“截至目前,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了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带动全国范围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改革红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未来,自贸试验区“试验田”作用将如何继续提升?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认为,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的国际形势更为严峻、国内改革任务更为艰巨,这些都要求自贸试验区充分总结十年来的建设经验,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进而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顾学明说:“目前看,我们正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开放涉及的领域更多、范围更广、链条更长,亟须自贸试验区围绕改革开放大局和国家重大关切,推动重点领域加快开放,为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破冰、破题。”
马成芳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在提升市场准入水平等方面发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发挥好开放创新优势,重点在利用外资和服务贸易领域加大压力测试。
马成芳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我们将推动出台实施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来源:央广网
作者:焦浩
商务部综合司司长杨涛:
商务部会同有关地方、部门制定出台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明确未来3年相关自贸试验区拟自主推进的164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各个自贸试验区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实践创新。商务部将围绕“三个提升”,即提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水平、提升市场准入水平、提升改革系统集成水平,全面推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抓好相关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贡献力量。
商务部原副部长钱克明:
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来,我国先后部署了21个自贸试验区,基本形成了辐射东南西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推动了一系列首创型的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一大批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河南省副省长李酌:
对外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建设自贸试验区更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今年,河南省围绕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版建设实施方案》,并出台了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2.0版建设专项方案,必将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桥头堡”的作用。
《 现代物流报 》( 2023年8月14日 A3版)
先行先试 绘就自贸区“恢宏图景”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韩莹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