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冷链 • 正文

关于实现国家“十四五”冷链物流规划物理性 与社会性科学适配的思考

  来源 :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  作者 : 王国利首席专家
发布时间:  浏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且这个变局的进程在逐步加快,后疫情时代国内国际双循环、产业链供应链和物流发展战略与格局面临着重大调整。因此,国家陆续发布了《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不论在哪个时空、哪个层级,冷链物流规划是否都应该遵循一个最基本的物理性和社会性定律和原理?因为物流是物理性的,供需是社会性的,这与第一性原理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根本属性和逻辑是一致的。

物流是供需链,也就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物理性基本原理就是物体通过移动去实现价值。物品向哪里移动,或者说根据什么原则移动才能实现它的最高价值,是依据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商流的社会性决定的。保证不同物理性的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保质、及时地实现储运移动价值,包括对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储能运力的科学配置,就是冷链物流的物理性的第一性原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安全优质食品的需求,就是以基于人性消费需求为基础的商流社会性的第一性原理。这就是冷链物流规划应该遵循的物理性和社会性的第一性原理。

人们对美食的向往和搬运食物从狩猎采集社会就存在,这也验证了第一性原理是时空性、物理性和社会性的逻辑基础,是在最大空间和最长时间相对不变的原理和定律。

2021 年,国家《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发布实施后,根据国家规划布局,全国各省市也相继制定发布了各自区域性规划,根据国家规划陆续开建了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相关重点工程项目。但是有些地方也出现了冷链物流工程与市场商流需求不适配的问题,以及园区冷库利用率较低、租金价格低、亩效坪效低的三低现象。还有些在建和规划中的项目,仍没有接受教训,未来还有可能产生下一批不适配的“三低”工程,影响冷链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不管是主管物流的综合部门还是各业务部门,都应坚持冷链物流空间布局、功能布局与产业、产能、进出口和人口消费布局相适配,要精准统计基于生产、流通、消费的冷链物流规划物理性和社会性的基本数据,这也是冷链物流“统计补短板”的重要任务,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滞后于冷链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要分析研究的基础数据包括:不同区域农业、农产品上行方面的品类资源、土地亩效、产能及食品供应链方面(包括食品加工业、预制菜)的情况和优劣势;不同城市商贸冷链物流体系,包括人口结构、消费模式、储运集散方面的情况和优劣势等;各类运输方式运力、运量和进出口的口岸布局、通关数量、进出口贸易品类、辐射范围的情况和优劣势。

首先是农业产地冷链物流规划。按照第一性原理,要从源头入手的逻辑,最先要进行顶层设计的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是农业产地冷链物流。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物理时空看,每个农产品重点县(区)的农产品特色产能、辐射半径与冷链物流设施动态且精准适配程度,是农业产地上行冷链物流和商业销地下行冷链规划的基本依据。农业产地冷链物流设施与土地产能的品类、生物学属性和流量、流向、流速的物理和社会(供求)属性关联度更高。所以说,农业部门在各省市冷链整体顶层设计规划和县区整体方案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冷链物流规划城乡体系实施的整体绩效和各类扶持资金的使用效果。

其次是城市商贸冷链物流规划。这是各级商务、交通、工信、邮政等部门主管的与人口、商业、餐饮、食品制造业有着密切关系的食品冷链物流下行工程,是食品安全和消费升级的重要保障,是我国食品实现从无害消费向品质消费的重要民生工程,对城乡和国内国际双循环起着重要的拉动和引领作用。城市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存量和增量,取决于城市人口的冷货消费模式和消费升级对增量的拉动力,还取决于大中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集散能力。对这些存量和增量数据的统计研判分析,可以提高城市商贸冷链物流规划的适配度和设施利用率,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精准融合发展会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再次是进出口双循环温控供应链口岸冷链建设规划。农产品、食品类进出口的口岸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进出口冷链食品是对国内市场需求的重要补充和平衡,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保障。后疫情时期,食品保税加工将有较大的需求,对检验检疫、消杀

防疫、食品安全和食品出口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口岸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增量也应该与冷链货品辐射腹地市场、人口和时空需求相适配。

最后是规划指标绩效考核的逻辑和方法。建议尽快对区域空间冷链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构建数据模型,基础数据有农产品食品产能和上行数据、城市人口与消费下行数据、进出口数据、区域集散辐射数据、区位交通等数据,进行精准统计后,通过建模测算出区域空间的冷链基础设施的精准需求,指导各地的冷链建设。不建议规划绩效用以往“冷链流通率、运输率和腐损率”的“三率”指标来表述和约束。建议根据未来的统计和绩效表达逻辑,用增减量和增减率结合的概念。比如综合部门,可以考虑统计和运用全产业链主要品类冷链储运“十三五”时期存量和“十四五”时期的总量,由此计算相关的增减率(某品类国家“十四五”时期较“十三五”时期的冷链增减量除以“十三五”时期冷链存量=全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链条的冷链储运的增减率)。比如农业部门的产地冷链设施,在“十三五”时期的存量是多少,“十四五”时期的增减量是多少,包括冷储量、冷运量和它们的增减量,这是能统计出来的。关于第二产业制造业,工信部门冷链物品的加工量的数据也是能统计出来的,包括进厂、出厂和厂内加工冷链物流相关数。商务部门、市场监督等部门主管城市商贸物流下行的环节,冷链物品的分品类的储运量,也都能统计出来。交通部门主管的各类运输、海关和口岸办等,也有各类运量和进出口冷链物品的相关数据。未来统计部门也应参考这个逻辑和方法进行冷链物流大数据整合,用科学算法,产生更多有价值的统计衍生品成果。我们切实解决政府协同、产业融合、集成创新和标准兼容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快构建冷链物流知识、人才、产业三大标准体系架构。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