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当前,我国快递业保持稳健增长势头,货多人少是快递末端服务的常态,自价格战以来,快递企业屡次提出降本增效以度难关,但降本最终还是落在末端派送服务上,派费虽一降再降,“增效”却未见成长。进入12月份,又有快递企业传出降低非上门快件派费的消息,降幅超过20%,快递小哥综合收入再次下滑。收入下滑的背后,是长期价格战导致的后遗症愈发突出。在增效不涨的现状下,为防止末端服务“缩水”,快递企业需多措并举,完善快递成本分担机制,避免因价格战引起末端配送服务质量下降。
价格战下成本压力层层传导,快递不愿送货上门
“快递送货上门”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是不少消费者仍然没有享受到这项服务。
近期,有关快递送货上门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11月21日,“女子要求驿站送货上门被拒还遭威胁”的微博话题引发热议。此外,“叫快递送货上门却总是驿站代收”话题也在11月受到关注。
从消费者的反馈看,在快递公司屡屡提出提高服务质量的背景下,送货上门难题尚未解决。
用户端:大量投诉
从行业数据看,快递业服务质量整体似乎在提高。
根据国家邮政局近期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三季度在投递服务方面,快件安全、送达范围感知、住宅投递、投递知情的用户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3.9分、86.0分、82.3分、81.5分,同比分别上升2.1分、2.4分、2.7分、3.3分。
不过具体到用户个人感受上,不同地区差别较大。从消费者的反馈看,一线城市的快递服务质量好于二三线城市。一位深圳用户对第一财经表示:“小区的快递都是送到家门口,不会放在驿站自取。”上海的用户也表示,快递都会送至门口,不过不一定会联系用户。
北京的用户表示是否送货上门情况不一,“京东、顺丰、菜鸟的快递都会送上门,其他快递有时放快递柜有时送家门口。”令该用户感到奇怪的是,使用快递柜需要快递员付费,但是附近的部分快递员宁愿付费使用快递柜存放快递也不愿意将货物送上门。
此外,投诉平台也有大量关于快递未送货上门的投诉。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与“送货上门”相关的投诉超过23000条。邮政、中通、申通、极兔、韵达等快递公司以及各种驿站,都是消费者的投诉对象。
网点站长:根源在成本
作为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连接,网点负责人对于送货上门难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对于消费者反馈的快递员宁可付费存放也不愿意送货上门的问题,某三线城市的快递网点负责人王呈(化名)认为是时间成本高于其他。无论是存放快递柜还是存放驿站,都需要快递员付费使用,而快递员宁愿付费也不愿送货上门的原因是时间成本高于付费存放的成本。王呈表示:“假设上门派送,一个快递员一天能送200件,如果是放快递柜或者驿站,他一天能送600件。”
北京一网点负责人陈明(化名)对记者表示:“目前(北京)揽收端的价格战已经到了小件发全额1.2元左右,除去快递公司的面单费用、中转环节、运输费用、装卸费用,最后给到派送端的费用并不多。据我所知部分城市的派费已经低至0.5元或者0.6元。这种情况下,快递员一天如果送400票会有200元的收入。但从实际经验看,一天送货上门400票会很辛苦。”对于单票收入较低的快递员而言,只能选择不送货上门,而是通过大量派件来保证收入,不少快递员会选择放在门口或者驿站。
陈明认为,如果单票收入继续下滑,快递员需要派送更多的快递来维持收入,服务质量势必不能保证。“就好像顺丰和京东不存在不上门的问题,因为快递员的单票收入高一些。”
一线:工作压力增加
在一线快递员看来,快递是否送上门与收入、送货上门是否方便有关。
北京朝阳区的快递员张亮(化名)对记者表示,他所在的站点负责附近极兔、中通等快递的派送。他表示,快递派费一直在下滑,“我从去年开始成为快递员,当时每件派费在1.1元,今年年初降为1元。听其他资深的快递员说,两三年前的派费在1.3元左右。”张亮表示,快递派费的下降意味着快递员要派送更多的快递来维持收入。
虽然派件增加,但张亮所在的网点目前是送货上门,“主要是我负责的小区都有电梯,部分小区还给固定的快递员开设了门禁,所以能实现送货上门。”
在派费下降的同时,各家快递公司强调的服务质量也让快递员感觉不合理。6月28日,中通快递宣布升级“标快”产品服务,在长沙、北京、上海等66个城市推出“标快送货上门,承诺不上必赔”服务。中通快递表示,“标快”产品若未按标准送货上门或未经客户允许投递至快递代收点,收件人可在线投诉。张亮表示:“又想马儿跑又不给吃草,时间长了肯定都有怨言。”
和张亮在同一片区的京东物流快递员表示,目前他每单派送的收入为1.6元到1.7元,每天派送的单量在200件左右,因此有更多时间将货物送上门。
其他城市的部分网点负责人反馈,虽然一直保持送货上门,但是也感受到派费的下调。上海某区域的快递网点负责人则表示,今年6月快递公司下调了派费,原本1.5元的派费下调了0.05元,这一下调转嫁给了快递员。虽然派费下调,但网点快递员一直保持送货上门。该负责人表示:“这边的服务质量比较好,一直以来都是送上门的,本来就不存在放驿站或者快递柜。在调价的同时保证了服务质量。”
竞争下的破局之道
在派费下滑、派送端业务亏损的情况下,网点如何维持运营?
对此,王呈表示,目前网点在派件业务上的亏损都由揽件端的收入弥补。除了派送,收件也是快递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呈表示,以自己的网点为例,目前退货收入占了揽件收入70%的份额,“例如一个超过1元的运费险生效后保险公司能给到10元的补偿,电商平台抽取几元的利润后,快递公司会再收取一点手续费,剩下的费用都给到网点。”王呈表示,这一业务的收入是目前支撑网点运营的关键。
除了在收件端获得利润,王呈认为更好的解决方法是推出增值服务,目前不少快递公司都推出了相关服务。如果顾客有送货上门的需求,可以选择增值服务,在原有的收费标准上增加大约1.5元的增值服务费,能给业务员带来0.8元左右的收入。不过,这一服务仍然需要持续推广。王呈的体感是,目前散客对于增值服务的使用意愿更高,而发件量占比更高的电商客户使用意愿较低,除非是对商品保鲜要求较高的卖家。
陈明与王呈有同样的想法,“申通推出了增值服务‘申咚咚’,如果寄件人选择送货上门,在揽收端要额外支付派费,这部分费用基本都给到派送端。如果选择这一服务,会优先揽收,快递员上门必须电联。”陈明表示差异化的服务源于差异化的价格,“快递公司想从泥潭跳出来只有通过提高服务质量,获得议价能力。”
从整体趋势看,整合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副主任杨达卿表示,快递行业的多头竞争必将进一步整合,没有整合发展就会陷入持续的相互消耗,而不是相互促进。通过整合,优化存量资源,减少重复投资,集约揽派资源,强化数智化升级服务才能解决矛盾。整合或通过龙头企业收购整合是一种方式,但投资压力较大;或通过相互持股结成商业共同体,形成真正的集群抱团,以此弱化单体的竞争消耗,强化整体企业的提质和降本,强化服务全流程的提质和降本。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陆涵之
关注
共同配送面临“生死劫”,快递末端掉进降本增效“陷阱”
从快递柜、快递驿站、送货上门、共同配送,再到无人车、无人机、AI智能,末端配送从模式到技术都几经更迭进化。但无论何种模式与技术,都无法统一覆盖所有用户需求场景。
这其中,原本因为有着直白可见、可预估的降本增效效益的共同配送,也逐渐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短板。尤其是今年以来,多地共同配送陷入乱象风波。
如地处快递产粮大区的江苏苏州“吴江共配”在年初突发停摆瘫痪,由此引发的欠薪、堵门等风波不断,最终以闹剧收场,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曾经共同配送的典型案例,“吴江共配”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代表着行业方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标杆”,却树倒猢狲散,甚至业内有人感叹:吴江之后,再无共配。
显然,核心矛盾并不在于吴江共配也不在于共同配送本身,毕竟共配对基层网点生存状态的改善确实肉眼可见,并且一度成为行业热点话题。
也有快递企业明令禁止末端网点共配,共同配送面临重重重难关,站在未来视角,其该如何度过现在的“生死劫”?
因需求而生,因标准而乱
最开始,共同配送因为末端配送资源有限应需而生,各网点为节约配送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在业务操作、运营等方面实现集约,抱团取暖,终端表现之一就是将多个品牌的包裹分区域一同配送。
记者发现,然而,无论哪种模式,现在都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压力。
首先是管理标准问题,不少第三方企业为了做共配,进行社会集资,造成一定混乱,如之前暴雷的“吴江共配”就存在此类隐患。
即使是多家快递网点合并或者有实力的网点买断区域其他网点,实行股份制,也无法保证科学的利益分配,多头管理会导致各老板意见不统一,最终可能无法实现“1+1>2”的聚合效益。
其次是时效标准问题,各品牌快递公司时效要求不一,出仓、签收时效标准不尽相同,可能因配送时间不标准引起消费者投诉增加,如江西某共配公司合并后罚款大增,就由时效问题引起。
然而,究竟哪家快递品牌该为客户投诉负责,就难以判定责任划分,最终可能互相推诿,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象。
此外,各家快递公司使用的软件系统都不一样,也会给末端操作增添负担。而一旦末端软件系统统一使用,则会带来客户信息泄露风险。
难换生态长期平衡发展
在我国快递单量持续增长的当下,短期来看,共配模式能在节假日、电商大促日等节点,缓解因快递包裹暴增导致派送资源短缺问题。
但是,站在行业生态长期发展考虑,目前商业模式远未成熟的共同配送,在实践过程中层出不穷的经营问题、暴雷等等,于快递品牌有伤,也于快递服务降质。
而共同配送,合起来容易,分起来却难。
在末端配送服务方面,出于降低成本考虑的共配模式,一家快递员派送多个品牌包裹,让用户难以辨识,也会损伤用户服务体验,与快递物流行业提升服务质量、高端化等长期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因此,站在长期发展角度,一个行业想要降本增效无可厚非,但并不能以损伤品牌形象、降低服务质量为代价,相当于为了短期利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况且,目前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牵动的已经不单单是某个企业的利益,而是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站在社会角度而言,共配模式相对也降低了劳动岗位需求。
记者获悉,在不少县域城乡地区,大部分共配中心依靠财政补贴输血,自身成本与盈利问题还有待解决。
对于一些快递企业而言,发展共同配送是城市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经济利益的需要,由此产生的平衡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互联互通因地制宜方是出路
经历价格战同质化内卷之后,快递的发展需要进行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然而真正实践落地,却需要更多的智慧来细分规划,做到因地制宜,末端共配也不例外。
对于网点稀缺、开发有限的农村地区,目前末端共配的确具有一定便利性。针对农村地区位置偏远、交通复杂、用户多为农民等基本背景,末端共配和“快递进村”可以更好地结合发展。
但这更多是出于社会效益考虑,而非单个快递企业品牌发展考虑,因为本质上,快递进村是社会层面上的一种共惠。
偏远山村地区之外,在城乡地区要想推进末端共配,也需要适时适地来实际考量。记者认为,一个辖区想要实行末端共配,和其快递业务量、地域距离、派费高低息息相关,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末端网点整合,否则共配极易走入误区。
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探索,目前末端共配在网络布局规划、场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物流技术装备应用等方面仍有待改善。未来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周密筹划与执行。
总的来看,快递行业发展三十余年,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矛盾突显。
近期末端共配暴露的模式短板,其核心矛盾,依旧需要追溯到前端快递企业的激烈竞争,部分可作为前端快递企业价格战的“后遗症”。而想要让行业生态走向良性、健康发展循环之路,始终需要回归品牌、服务价值均线。
来源:快递观察家
观点
快递小哥派费再度下调收入已压到临界点
进入12月份,又有快递企业传出降低非上门快件派费的消息,降幅超过20%,小哥综合收入再次下滑。“年底冲业绩不应该让快递员买单”“总部在一次次试探小哥的底线”……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余名小哥互动吐槽,收入再压真的没人干了。“现在投柜子放驿站的派费统一降至1.1元,再扣除驿站与柜子的5毛钱,到手的派费只有6毛了,而在之前还有接近1块钱。”与此同时,各种考核指标门槛持续降低,小哥普遍压力山大。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快递行业能维持20%左右的增长,实属难能可贵。理论上来看,这个行业仍然有一定吸引力。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末端快递小哥流动性越来越大,越来越难招了,尤其是很多95后、00后对这个行业并不感冒。“五年前送一件的派费是1.5元,今年只有8毛钱,货量也增长了一倍多,工作量翻番收入却降低了。”一位从业多年的小哥吐槽说,自己坚持了六七年了,现在也快坚持不住了。
记者发现,小哥收入下滑的背后,是长期价格战导致的后遗症愈发突出。从行业数据来看,2017年快递平均单价为12.4元,而到了2022年,只有9.56元,降幅接近30%。期间快递企业业绩持续增长,小哥收入不升反降。
进入2023年以来,快递企业单票收入持续下滑,增量有限的背景下,价格战卷土重来。最新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申通、圆通处于“增收不增利”状态,顺丰、韵达则是“增利不增收”,中通三季度快递业务单票收入下降13.5%,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
综合前三季度市场份额,顺丰(9.33%)、中通(23.09%)、圆通(16.12%)、韵达(14.25%)、申通(13.23%) 五家企业合计达到73.02%,极兔尽管没有披露数据,其市占率也超过10%,在份额差距没有明显拉开的背景下,争夺依然激烈。
营收增长停滞甚至下滑的情况下,多家快递企业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甚至创历史新高,各家将功劳纷纷归结于降本增效带来的奇效。
而在末端的小哥群体,似乎被忽略了。“派费今天降一点,过一阵再降一点,考核门槛也一点点降,总部在一次次试探小哥的底线。”不少小哥说,目前快递员的收入已经被压到了一个临界点,再低真就没人干了,就要出问题了。
记者了解到,一线网点同样面临考验,如果说小哥可以选择去跑外卖,而加盟商却只能苦苦支撑,否则前期的投入将血本无归。在接盘侠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咬牙坚持下去。
电商低价内卷,快递内卷升级,明年或许比今年更难。
来源:亿豹网
作者:晴空
声音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
快递单票价格下行趋势仍然明显,对于快递公司的利润修复会造成一定影响。不过这也反映了目前快递行业整体发展的一些特点,即市场竞争激烈,业务规模扩大但价格竞争压力增大,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快递行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递公司之间竞争的关键点在于服务质量、价格和创新能力。服务质量是客户选择快递公司的关键因素,因此快递公司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价格是快递公司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但也需要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避免过度价格战对自身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创新能力则是快递公司胜出的核心因素,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都至关重要。
《 现代物流报 》( 2023年12月11日 B3版)
末端配送服务“缩水”,原因几何?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