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度报道 • 正文

路线图划定 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速前行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绿色低碳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落实“双碳”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在日前召开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发布,其首次提出了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愿景目标、实现路径与保障措施。与会专家也给出了关于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与路径探索的新思路:针对绿色发展新形势与新要求,亟须超前部署、全面推动,夯实低碳转型基础,加速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明确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

“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74.6万辆,其中中国销量达到627.8万辆,占中国新车销售比例的29.8%;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3770万辆,中国占比约60%。”12月7~9日在海南海口举办的2023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发布了这一信息。“2023年产销量接近千万量级,培育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建成了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新能源汽车融汇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种变革性技术,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向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拓展,产业生态正在全面重塑。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认为,中国汽车保有量规模仍有约2亿辆的增长空间,预计到2055年前后汽车保有量达到饱和,总量超过5亿辆。

与会嘉宾认为,随着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电驱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提升迭代,汽车产品电动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在主旨报告中表示,在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态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增长迅速,要统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持续加强关键技术协同突破,加快车能路云一体化发展的典型场景应用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介绍说,中国汽车产业坚持“三纵三横”总体研发布局,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成功之路。下一步将全面加强新能源汽车前沿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不断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向未来的发展基础。

这其中,绿色低碳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落实“双碳”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

为加快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多部门共同编制的《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首次在行业层面明确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碳排放核算边界,提出了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愿景目标、实现路径与保障措施。

根据路线图,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愿景目标愈发明晰:汽车产业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之后通过持续努力,支撑国家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标,路线图提出了实现路径:以降低汽车运行碳排放为重点,以低碳产品助力低碳交通运输和能源体系建设;同时,以全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新型生态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为支撑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还提出了推进绿色低碳管理转型、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汽车发展、建设绿色低碳制造体系、统筹共建绿色降碳协同体系5个方面的15条保障措施建议。

8日,“加速重构汽车产业新生态”主论坛上发布了《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发展、推动汽车产业新生态重构、深化全球汽车产业开放合作进一步明晰了方向路径,各方对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抱有信心,将持续推动高效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率内燃机与碳中和燃料、宽温域燃料电池等多元能源动力技术研发,加强充换电、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提前实现这一发展目标。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存福 夏天

01
视点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

商用车是减碳重点,需构建氢能交通新通道

我们正在探讨面向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路径,通过提高效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来达到碳中和目标,这一点十分重要。未来的经济要增长,它可能就要依靠可再生能源(绿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最近发展得很快,氢能自然就成了新的能源来源选择。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以商用车为主,商用车是目前在交通能源当中减碳的重点,商用车总量并不多,大概占了12%,但是它的碳排放占到了交通运输的50%以上。未来要解决交通碳排放的问题,商用车是一个应用重点。

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成本下降显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的关键技术加速了突破,成本下降明显,八大零部件基本实现自主化突破,成本也得到明显下降。也就是说系统、成本已经由2020年以前的1.5万元/千瓦,降低到了今年9月份的3000元/千瓦,降低了80%,并且燃料电池功率密度提高1倍以上。

产业链逐步完善,多个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随着氢能燃料电池的研发,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的5大城市群和41座城市,围绕着这些城市示范周围,形成了若干个氢燃料电池的示范产业集群。相信未来通过这样的发展,在这些集群当中,会出现一批整车、总成、零部件、材料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畅通氢能供给,推动规模化长距离输氢工程。氢能产业目前的难点,还是在氢能的运输上。我们国家大概是25Mpa输氢罐车,装满了一车是600公斤左右的氢;欧洲目前是500Mpa的氢罐车,大约1吨氢。尽管如此,输氢费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成本。从目前制氢角度上看,太阳能、光伏和风电在产生地制氢,电费可以达到0.15元/度左右,制氢成本低于15元/公斤。怎样降低其运输成本,使其达到出口价在30元/公斤这个平衡点以下,是当前的难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多条输氢管道,这些输氢管道中,有些已经超过了百公里及以上。未来要推动建设规模化氢能产业,形成长距离管道运输的“主动脉”和短距离输送的“毛细血管”相结合的氢能供给体系,就可以降低氢气的运输成本,形成“西氢东用”的氢能源配置格局。

现在城市群示范的情况,很像当年从“十城千辆”走向“全域推广”的过程,已经有足够的商业运行车辆,有足够的区域形成了区域化产业链,同时在氢能产业链上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12月1号,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大会上形成了一个共识,下一步要联通“氢能高速”,构建氢能走廊,形成一个综合性、规模化的氢能交通示范工程。

第一,联通“两纵四横”,目前五大示范区的40多个城市,基本上分布在东部、东南部,如果把它连起来,可以贯穿京沪、京鲁的高速公路。还有一些横向的,可以打造跨区域的高速公路综合示范线,支撑氢燃料电池跨区域规模化运行。

第二,构建“氢能走廊”,沿着高速布局加氢设施,因地制宜制氢、建设输氢管道,最后连成“氢能走廊”。比如,利用高速公路的边坡就地执行,或者示范区这块地域正好也是工业副产氢比较丰富的地方,把它联通起来,形成短距离的管道输氢。

第三,慢慢地就可以形成“就地制备‘+’西氢东用”的氢资源配置格局。

在运行过程中,还要有规划布局和相应的技术支撑,从这个角度上,逐步向西和向北突破,就可以逐步推进全域新能源,特别是在商用车上的使用。

来源:app.myzaker.com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

未来汽车产品绿色低碳发展要重视两大方面

未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仍有约2亿辆的增长空间,预计到2055年前后汽车保有量将达到饱和,总量也将超过5亿辆。我国国内汽车销量预计将在近中期继续增长,到2030年,国内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000万辆;预计到2040年左右,我国国内汽车销量将达到约3500万辆到4000万辆的峰值水平。这是2040年,碳达峰是2030年,所以汽车碳达峰还是非常有挑战。

未来汽车产品的绿色低碳发展要重视两个大方面:一是要推进以内燃机为核心的传统能源动力系统向低碳化、零碳化转型,因为商用车大多都是内燃机;二是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降低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进一步推动电动化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总目标是,力争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之后通过30余年的持续努力,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此期间,通过不断提升汽车产业低碳、零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支撑我国碳中和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具体来说,乘用车运行阶段的碳减排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传统能源乘用车将以混合动力技术为重点,持续优化汽车节能技术,全面提升传统能源汽车节能技术和燃油经济性水平;第二,新能源乘用车将不断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加速推广普及,并探索燃料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推广应用。到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乘用车(含新能源) 的新车能耗目标分别达到4.6L/100km、 3.0L/100km 和2.0L/100km;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电耗达到12kWh/100km,2025年后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电耗持续下降;2025年、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目标渗透率分别达到50%和65%。乘用车预计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商用车碳减排路径主要涵盖传统燃料内燃机商用车节能增效及低碳、零碳商用车推广应用两大方面。从节能增效来看,到2025年,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较2020年下降15%左右,到2030年,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较2025年下降10%以上。低碳、零碳商用车应用方面,商用车将以场景需求为驱动力,多技术路线协同推动零碳商用车市场渗透率在2025年、2030年分别达到15%、30%。2025年低碳燃料内燃机商用车在富能区域加快应用,2030年低碳、零碳燃料内燃机商用车在富能区域重点发展。预计商用车将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40年、205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分别下降约60%和90%,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对于汽车制造碳减排,应主要聚焦提升厂区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能源替代降碳改造、推动生产工艺与装备改造升级、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等方面,推动汽车产业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于产业协同碳减排,要充分发挥汽车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带动作用,加强汽车与上游材料、燃料生产、下游交通协同配合,通过推动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进车用材料低碳化发展,促进汽车与交通融合低碳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推动车用燃料低碳转型等措施,加快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降碳。

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整体和局部、国内和国际,稳步推进汽车产业由能耗“双控”向以碳排放强度管理为主的碳排放“双控”转型,并围绕有序推进绿色低碳管理转型、持续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汽车发展、建设绿色低碳制造体系等方面,系统谋划支撑汽车产业碳减排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为汽车产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保障。

来源:app.myzaker.com

02
关注

提升创新能力 加快协同融合

——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观察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7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30%,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新阶段。

记者从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了解到,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正通过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协同融合等路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我国持之以恒开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产业链强健创新链,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新能源汽车走向全面市场化提供了重要推动力。”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说。

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技术,地平线的创新性智能计算架构,宝马中国的高性能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大会发布了2023年度“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结果,来自产业链企业的10项创新技术入选。“这些创新技术均已实现量产化应用,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说。

推动产业协同融合

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本届大会举办地海南省作为全国首个明确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的省份,正持续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拓展新能源汽车全域应用市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海南方案。

“我们正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打造全国首个消费型智慧交通体系和全域开放车联网应用示范省,并争取将环岛旅游公路打造成全线开放、场景丰富的‘车能路云’示范道路。”海南省委主要负责人在大会上说。

构建跨境融合生态,促进各类经营主体相互赋能、协同创新,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大会发布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提出,各方将在创新成果转化、前沿示范应用等方面加强跨界协同。同时,围绕车能互动、车路融合、车云协同等典型场景建设加速技术迭代攻关,加快实现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跨行业、跨部门的融合发展。

深刻洞察用户需求

“打造普惠用户的整车产品,有助于消费者更好接受新能源汽车,也有助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的迭代升级和新能源车企的持续发展。”上汽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祖似杰说,普惠电动智能汽车将带动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

记者在大会上看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识别需求侧变化,把紧扣用户需求作为拓宽市场的重中之重。

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表示,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向电动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用户的需求也从原来简单的出行向全场景的数字伙伴升级。要坚持以用户选择作为企业创新产品的首要原则,尊重用户在补能、安全和智能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市场需要什么?大家希望在最多量产车型上用更高的性价比来支持尽可能多的智能化功能。”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认为,要通过产品架构创新,实现多功能支持,帮助客户在一辆车上实现更多智能化功能集成。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但产业发展仍存在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市场发展不够均衡、产业布局有待优化等问题。接下来,工信部将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行业管理政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作者:温竞华 王存福

03
相关阅读

中国一汽打造绿色智能汽车产业生态

本报讯12月7日,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海口开幕。中国一汽党委副书记王国强作主论坛专题演讲。

王国强以《绿色化、数智化融通发展打造汽车产业全生态低碳体系》为题,分享中国一汽全周期全生态减碳架构构建路径。王国强表示,中国一汽以新能源战略为核心,精化新能源战略布局,强化新能源技术创新,加速投放新能源产品,坚持科技创新加速转型;以产业生态建设为核心,打造绿色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建立安全可控的电池产业链供应链,辐射并带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完善全供应链绿色布局;以数智化转型驱动为核心,深入实施数智化建设,打造绿色智能制造体系,优化大制造节能减排能力,赋能低碳生产制造。

在新能源战略方面,中国一汽坚定转型新能源,将全面、全方位、全体系、全过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全新打造的FMEs“旗帜”新能源超级架构统辖智驾电动HME、智驾混动HMP、智享座舱HIS三大技术平台,满足全品类、全品系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制造、用户和生态需求。

在产业生态建设方面,中国一汽将构建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为核心链,融合交互新型市场消费链、智能绿色出行链、智慧分布能源链、新业态基建链等“五链”的智慧绿色汽车产业生态系统。

在数智化转型驱动方面,中国一汽将全面实施业务数智化、数据服务化转型,提升全维数智化能力,实现业务数智化孪生100%、运营效能提升100%的“双百”目标。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宗合

《 现代物流报 》( 2023年12月13日 5版)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