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承载着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充换电服务网络是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希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动力电池等产业链各参与方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做实产业腾飞的基础,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拓展产业生存空间,通过多产业融合打造充换电产业新生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表示。
据了解,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矛盾也从“里程焦虑”向“补能焦虑”转移,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服务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2023年12月19日—2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举办。本届大会以“迎接新挑战,全面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杨中平针对充换电产业发表了致辞。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大会还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2022—2023年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同比增长67.0%
“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叠加交汇,相互赋能。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将对未来出行方式及产业生态产生深刻的影响。”杨中平表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1—11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30.4万辆,新能源占比已达到31%,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渗透。另外,根据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的数字,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会达到1150万辆,增长幅度为20%。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高质量的充换电服务网络是其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对充换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为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指明了方向。”杨中平表示。
他还表示,近几年来,在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的指导下,在各会员成员单位的支持下,中国充电联盟在政策建议、技术标准研究、行业企业调研、充换电安全隐患排查、标识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为促进充换电行业互联互通、标准统一等做出了不少尝试,积极推动了充换电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电动汽车规模化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了826.4万台,同比增长了67.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了262.6万台,同比增长了51.7%;私人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为563.8万台,同比增长了75.2%。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的持续高增长,离不开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
《报告》显示,2022年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发布充换电基础设施相关政策150余项,其中规划类80余项、规范管理类15项、关联政策近30项、财政补贴20余项。2023年以来,亦有多项接续政策先后出台,如2023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商业创新模式趋向多元化
杨中平认为,充换电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步形成满足细分场景下的不同商业模式,更多的充换电生态圈企业的进入,推动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商业模式正在逐渐演进,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多样化、市场领域更加细分、收入来源多渠道化。
《报告》对充换电行业的多种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分析。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可分为目的地充电模式、应对节假日服务保障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模式、配送式储能移动充电模式、光储充一体化模式、换电模式、社区统建统营模式、充换电场站数字资产交易模式、基于充电服务平台的车辆综合服务模式、车网互动模式、虚拟电厂等,在应用中不断探索新的模式。
商业模式的落地,离不开服务平台的运营和建设。《报告》认为,政府平台、互联互通平台和企业平台各司其职,提供不同的支持和服务。其中,负有监督管理、补贴落地、互联互通、选址规划、数据分析等功能的各地方政府平台,未来将横向发展,进行精细化监管,开展更多场景的分析和监测;互联互通平台则负责提供准确的充电桩位置信息和导航功能,帮助用户方便地找到最近的可用充电桩;企业平台将随着业务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满足业务的诉求,对聚合的资源进行统一调控和管理,优化资源运行曲线,实现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压力等。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报告》认为,未来充换电产业将进一步融合创新,高电压平台充电设备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换电标准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智能有序充电桩加速落地,充电服务将进入高品质发展阶段。
中汽协杨中平:通过多产业融合打造充换电产业新生态
来源 : 中国经营网 作者 : 陈燕南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