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度报道 • 正文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4年着力点】

统筹推进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罗颖 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罗颖 综合报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这为以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1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也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后一个时期,积极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审慎稳妥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将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工作。

审慎稳妥深化农村改革

——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日前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如既往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2023年“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对2024年“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明确遵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紧接着举行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接下来,要把2024年“三农”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措施等抓落实、见成效。

2024年“三农”工作布局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和以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为重点的乡村振兴两大板块工作。工作基调坚持“稳中求进”。涉及两方面:一方面,农业生产要稳扎稳打。在高平台上,针对薄弱环节和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综合施策,稳定农业生产大局;另一方面,乡村振兴要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任务重,难度大,各方面有很多期盼期待,但事情要一步一步做。要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抓得住、能见成效、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能看出实质性进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这是对过往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的要求的科学把握。这些年农业农村取得长足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强大作用。中央在机构改革中,对农业农村科技管理作出新部署。在实际工作中,农业农村部门将把农业农村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陈邦勋说,一是要优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立足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应用导向,深化改革,强化引导,逐步建立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二是要推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大力度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确保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要提高技术到位率。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强化指导服务,加快集成应用节本增效技术,促进良种良法良机等配套,提高资源效率和产出效益。

陈邦勋表示,关于农村改革,应该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处于深刻转型期,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将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不断推进、久久为功。中央出台了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对做好新一轮农村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审慎稳妥深化农村改革。一是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二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同时,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三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有效应对“谁来种地”问题。四是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优势,提升一家一户的能力水平。

农村改革政策性很强,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容不得方向性错误,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一定要看准了再干,必须守住底线红线,保持历史耐心,做到突破政策法律底线的事不干,违背农民意愿的事不干,与农民争利的事不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如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陈邦勋介绍,将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推动食物供给加快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在工作推进中,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全方位拓展食物来源。要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向森林要食物,积极发展木本粮油,开发森林食品。向草原要食物,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科学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拓展深远海养殖,加快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转型发展。同时,引导各地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挖掘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各地认真落实大食物观,开发食物资源取得积极成效,过去的山珍海味现在都成了平常食品。

提高食物生产效率。主要是提高设施种养水平。设施农业占地少、产量高,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土地产出效率的现实途径。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和配套专项方案,启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下一步,将加快推广植物工厂、工厂化集约养殖等新型种养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能、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

推进科技创新。研发推广与大食物开发相适应的新品种,加快薄弱环节机具研制,集成推广一批适宜技术,为大食物开发提供支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推进乡村建设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陈邦勋表示,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乡村面貌明显改观,但与农民的期盼还有差距。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将对标“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要求,重点是从农民最迫切的现实需要入手,谋划推动几件普及普惠、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关键要事,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建设内容上,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在工作抓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协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改善水电路气房通信等设施条件,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公共服务便利度。另一方面,牵头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循序渐进推进农村改厕,成熟一个改一个。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关注

发展“数商兴农”,开展直播电商助农行动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其中提出,深入发展“数商兴农”,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开展直播电商助农行动。

《方案》旨在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时代发展红利,助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方案》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举措不断完善,在促进解决区域、城乡、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上取得积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更加普惠均衡,面向重点区域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进一步落地,数字经济东西部协作有序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数字素养与技能、信息无障碍和新形态就业保障得到有效促进,数字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

到2030年,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形成较为全面政策体系,在加速弥合区域、城乡、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等差距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批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方案》部署了推动区域数字协同发展、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强化数字素养提升和就业保障、促进社会服务普惠供给等四方面重点措施。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以8个国家算力枢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为抓手,立体化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深化算网融合,强化网络支撑,推进算力互联互通,引导数据要素跨区域流通融合。组织实施云网强基行动,增强中小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承载和服务能力,推进应用基础设施优化布局,提升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弥合区域“数字鸿沟”。

加强数字经济东西部协作。推进产业互补,支持协作双方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向中西部、东北地区合理有序转移,强化以企业合作为载体的帮扶协作,动员东部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到中西部、东北地区投资兴业。促进技术协作,支持协作双方发挥东部地区数字技术和人才优势,中西部、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和试验场地优势,聚焦中西部、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卡点难点,共同开展攻关协作。支持人员互动,健全数字经济领域劳务协作对接机制,支持协作双方搭建数字经济领域用工招聘、就业用工平台,畅通异地就业渠道。

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提升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深化农村地区网络覆盖,加快“宽带边疆”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通信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深入推进智慧广电,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全面提升乡村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发展“数商兴农”,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开展直播电商助农行动,培育一批电商赋能的农产品网络品牌和特色产业,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强化农产品经营主体流量扶持,为偏远地区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借助互联网推进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发展,推动数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中新经纬

视点

以县域为抓手 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强调“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这是党中央在全面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城乡关系特征和发展规律后作出的重要判断。

当前,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成为新型城镇化重点,户籍制度改革进入攻坚期。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乡村全面振兴迎来良好开局,农业劳动力仍需高质量充分就业。在此背景下,统筹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聚焦城乡要素流动的需求和重点,精准破解其中的难点问题,有利于更好构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格局。

作为连接城市与服务乡村的基本单元,县域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县域是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有力支撑。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2年到2022年底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带动乡村就业超过3400万人。同时,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有潜力,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总量达46.5万亿元,以县域为单元的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大批园区、基地、集群等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大数据服务、直播电商等数字经济形态在各区县不断涌现。县域还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多地明确把更多公共资源集中到县城,将公共基础设施向县城倾斜,作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配套举措。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国家层面已明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对县域内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当积极应对。以县域为重要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将助力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扎实筑牢底线,提升县域人口集聚力。以县域为重点深化户籍改革,加快县域范围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围绕跨区接续、数据共享等方面完善落户制度。建立健全“人地挂钩”机制,逐步实现省级及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以吸纳转移人口较多的县城为重点,完善低收入人口增收长效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衔接。

释放产业活力,夯实县域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产业用地向园区和基地集中,引导新经济在县城集聚,以县域为单元建设多功能、复合型、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充分连接中心镇、重点村等城乡节点,形成有竞争力的富民产业,打造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和特色农业强县。发挥好县域单元在涉农资源管理和资金统筹等方面的平台作用,采取先行试点、总结推广的方式,探索集体资源入股、资产腾退和农民权益保障的有效形式,鼓励通过联村共建、村企共营等模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推进县域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瞄准基础设施管护与提升改造任务,针对交通、水利、能源、网络、物流等领域实施专项行动,推动有条件的城郊乡村及规模较大的镇区率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考核指标,以县为试点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明确地区性底线标准和要求。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重点领域,探索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城乡教育联合体、养老服务联合体等实现形式。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需在把握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做好政策过渡和衔接。以县域为重要抓手,逐步化解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补齐乡村全面振兴短板,成为城乡要素互动的主通道、城乡融合的节拍器和稳定器,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相互成就、相得益彰。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崔凯

声音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

2024年“三农”工作突出抓好两大板块三个重点

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介绍2024年“三农”工作重点。

邓小刚表示,在工作布局上,紧紧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工作主线,突出抓好两大工作板块:一是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着重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二是以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为重点的乡村振兴,重点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

在工作举措上,邓小刚表示,聚焦“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方向重点,抓好落实。“两确保”,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在粮食安全方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着重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重点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分类指导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稳定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引导推动更多资源聚集到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三提升”是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一是全链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做精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务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从农民最迫切的现实需要入手,谋划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普及普惠、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可感可及的关键要事,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是持续加强乡村治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两强化”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科技创新重点是突出应用导向,优化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是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重点是通过产业拉动、就业带动、改革促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来源:人民网

作者:方经纶

《 现代物流报 》( 2024年1月24日 3版)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