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 正文

新质生产力助力物流业加“数”跑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广西柳钢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周骅
发布时间:  浏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不仅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列在2024年十大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

新质生产力成为一个热词,引发广泛关注。2023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新质生产力,释放出明确信号。对于物流行业而言,既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也要结合实际,聚焦产业体系、创新融合、成果转化与改造更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不仅与经济效率提升、生产关系革新有关,还涉及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也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靠科技整合创新发展;二是要符合新发展理念;三是以生产力要素跃升为基本内涵。

新质生产力扮演着推动物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国际竞争力、响应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助力物流业加“数”跑的重要角色。数智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抓住算例、数据、算法的突破,统筹推进数智化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现代物流业“科技、绿色、高效”的发展目标也与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高度一致,物流作为效率为王、成本制胜的综合性行业,迫切需要将新质生产力作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支点,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以推动数智化转型为方向。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以数智化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就要坚持先立后破、以“数”谋新,加快数智化技术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做好数智化转型这篇大文章,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实时收集、处理和分析物流数据,实现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以强化数智化融合为动力。加快物流业数智化发展,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适用于物流行业的数智化技术,从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着手,从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方面着手。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融合,避免“一窝蜂”。要通过渐进式升级、系统集成、试点先行、持续优化等方式,在保留传统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数智化技术,实现人与智能技术的协同融合。将数智化技术与现有的物流管理系统、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等进行整合,实现无缝对接和高效协同。在特定区域或业务线路上先行试点数智化技术,通过实际运行检验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后,再逐步推广。

以加快数智化成果转化为关键。如何将研发的数智化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关系到是否可以持续推进数智化发展的关键。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和业务痛点,明确数智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有针对性地引入和开发数智化技术,确保技术成果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市场需求。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物流数据,优化物流路线、库存管理、运输调度等关键环节,实现成本降低。研发实用型数智化技术,如自动化装卸、无人驾驶、智能客服等,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作与沟通,确保数智化成果能够在各个部门之间得到有效地传递和应用。通过跨部门合作,企业可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整合,从而更好地发挥数智化技术的优势。

以聚力数智化降成本为核心。数智化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体现在物流全链路的降本增效。以行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智化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物流业的客户服务、调度、财务、装卸、仓管等所有关键岗位的工作效率,同时向下赋能,让数智化落地到每个物流板块、每个承运商、每个司机,努力形成极致降本的物流综合体,全面降低物流成本。人工智能算法将被应用于路径规划和优化,提高运输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提升仓储和装卸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使用和错误成本。(广西柳钢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周骅)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