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朱睿颖
长三角港口群是中国沿海港口分布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除了拥有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两大世界级港口外,另一大特点就是发达的内河港口,海港与河港相互配合,海河联运优势明显。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全面攻坚国家高等级航道,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着力推进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构建现代化的港口与航道体系,全面推动全国规划落地实施。
湖北多式联运优势得天独厚
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位于长江中游、中部之中,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联结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得中独厚、得水独优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湖北长江干线流经里程1061公里,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其中流经湖北920公里。
湖北省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约32.9万公里,综合交通网密度达到176.5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货运“天天班”和沿江班列拓展加密。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与武汉天河机场形成湖北民航“客货双枢纽”。全省“铁水公空”要素资源齐备,多式联运发展基础优渥。
湖北港口集团在沿长江(从恩施巴东至黄梅小池)、汉江(从襄阳余家湖至武汉河口)1545公里岸线上,拥有港口作业区48个,码头泊位204个,其中集装箱泊位36个,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省总量的96%。核心枢纽港——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在长江中上游稳居第一。
常态化运营“武汉—日韩”国际直达班轮航线,拥有集装箱船、沥青船、散货船近20艘,自有及加盟运力达200万载重吨。中欧班列(武汉)形成“七龙出关”进出境格局,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6个城市。目前,湖北拥有8个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湖北港口集团主导或参与建设了其中6个。
《意见》指出,要聚焦国家区域战略发展要求,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区域物流体系,支持港航企业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网络,协同推进区域港口集群化、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湖北港口集团不断探索物流发展方向,完善多式联运设施布局,打造多向联通物流通道,锻造多式联运经营核心能力,打造多式联运品牌产品,牵头开发了省级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积极推动各方合作,推动多式联运大通道建设。
近年来,湖北港口集团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四向拓展、陆海联动、内外循环”的国际国内物流通道,初步构建形成辐射全国、衔接日韩、联通欧洲、连接东盟的联运网络。
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连接沿长江及东北、东南沿海重要经济区域;提升江海联运能级,积极发展“汉亚直航”集装箱近洋航线,覆盖日本、韩国6大基本港。
向西,依托中欧班列(武汉),巩固直达欧洲铁路干线,大力拓展至中亚、俄罗斯、南亚通道线路布局;开通长江班列铁水联运通道,紧密连接成渝城市圈。
向南,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机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布局开通至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铁海联运通道。
向北,着力完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网络,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推动江海铁国际多式联运(东方港)常态化运行,谋划开通至莫斯科跨境联运线路品牌。
截至目前,依托湖北地处“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交汇处的地理优势,湖北港口集团相继开通多式联运通道83条,包含“日本—湖北—欧洲/蒙古国”“欧洲—湖北—香港/台湾”等国际陆海联运通道8条,使国际国内货物以湖北为轴,通过班轮、班列,高效往返于欧亚大陆。开通国内多式联运通道75条,紧密衔接我国中西部与沿江沿海地区,助力湖北打造成为国际国内多式联运枢纽。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湖北港口集团牵头联合相关省属企业,合力搭建铁水公空仓“五网融合”的全省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一步满足客户全程一单制委托、最优物流方案获取、多式联运作业协同、货物运踪可视等需求。
加快发展内河港口多式联运
在湖北港口集团多式联运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痛点,例如发展机制不健全、通道与产业联系不够紧密、整体规划衔接不畅、信息共享互通不够及时等问题,亟待破解。
受多式联运服务规则、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软条件制约,铁路、公路、水运等一体化运营机制尚未形成,多式联运电子单证推广应用不足,在多式联运“一单制”上仍未实现有效的衔接,有待进一步突破。如何将“物流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也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针对加快内河港口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湖北港口集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多式联运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贯彻落实《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在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法规制度、产业政策支持、标准规范以及市场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持续优化多式联运发展环境。
二是加快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培育,引领行业降本增效。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等方式,积极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更好发挥其资源整合和统筹组织作用,带动各联运主体协同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的市场集群,服务各产业物流降本增效。
三是加大行业统筹力度,成立多式联运联盟。由权威行业协会机构发起,统筹建立多式联运联盟,联合成员编制行业规范,完善多式联运经营人信用体系,实现联盟成员优势互补、跨界合作发展。
四是加紧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一单到底和全程可视。推进具有公共性的多式联运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以及海关、市场监管等信息交互共享,构建形成以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为基础、企业间互联应用为主体的多式联运信息服务体系。
多式联运网络四通八达
湖北港口集团着力打造内河多式联运工程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朱睿颖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