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 • 正文

七下西洋 郑和宝船有啥“宝”?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未知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常河山

7月11日是我国第20个航海日。此时此刻,重温中国航运史,让人深刻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不但将中国古代航海业推向顶峰,而且在整个人类航海史上,也竖起了一座永垂史册的丰碑。

中国航运史久远绵长。

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春秋战国时期,木船逐步诞生,出现了大规模的海上运输。齐国、吴国和越国,因海上探险、海上运输、海外贸易而逐渐强盛。

秦汉时代,就有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

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洋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

到了明代,即公元十五世纪初,中国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拥有最先进的航海技术,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先后七下西洋。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船队扬帆纵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开创了波澜壮阔的海上丝绸和瓷器之路,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传播到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远渡重洋靠什么:罗盘+牵星+天文

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壮举,总计航程为16万海里,合29.6万公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完成如此远距离的航行,绝非易事。在当时,是哪些先进的导航技术,帮助了郑和船队一路乘风破浪呢?

郑和船队使用了罗盘,通过磁针确定方向。从元代开始,就已经明确“惟凭针位定向航船”,到明初时罗盘导航技术更为先进。《郑和航海图》中从出发地到苏门答腊北端沿途航线都标有罗盘针路,在部分航程中与“牵星术”相辅而行。郑和船队的“火长”会随时观看航海图,按指南针找到图上所标针位,再由舵手调整航向。

牵星术就是天文导航。这是一种通过测定天上星宿的位置及其与海平面的角度来定位的方法。牵星术的主要工具是牵星板,用优质乌木制成,共十二块正方形木板,大小逐渐增大,最大的边长七寸余,最小的边长约二厘米。每块木板中心穿一根约72厘米长的绳子,使用时,左手拿牵星板,右手拉直绳子,眼睛顺着右手的绳端向牵星板看,使牵星板的上边缘对准星体,下边缘对准海平线,从而测出星辰的仰角,算出所在地的星辰高度,进而得到船所处的纬度。

郑和船队常用的星座包括北辰星、织女星、布司星、水平星、北斗星、华盖星、灯笼骨星等。这种技术代表了当时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郑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了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郑和航海图详细记载了沿岸地形、岛屿、礁石、浅滩以及针路(开船地点、航向、航程和停泊处所等)。其中航向记为罗盘针位,航程用更计算(当时在航海上把一昼夜分为十更,多用燃香计算时间)。

此外,通过测量船舶的长度,将木片从船头抛入海中,记录木片到达船尾所需的时间,可求得航速,再乘以所经的时间就可以求知航程。

这些导航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郑和船队能够在茫茫大海中较为准确地确定方位和航向。同时,郑和船队还会通过白天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用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在雾天下雨时使用铜锣、喇叭和螺号等进行通讯联系。

郑和宝船:规模大+结构巧+设备全

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宝船长约140米、宽约56米(有学者研究认为,宝船的长度可能在40到50米左右)。

宝船基本船型为福船,外形为小方首,宽平艉。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具有底尖上阔、首昂艉高的特点,适合远洋航行。这种船型吃水较深,有助于在海上保持稳定性。

船体结构上设了多道横舱壁,把整个舱按功能分割成多个小舱。多的有28舱,少的也有23舱。这样设计,不仅能加强结构和起到分舱水密抗沉的作用,有利于船舶向大型化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分割舱段分类载货,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宝船桅帆总体设计上采用纵帆型布局、硬帆式结构,帆篷面上带有撑条起加固作用。桅杆可能是主桅三桅到四桅左右,并配以相当数量的卧桅。这种帆虽然较重,升起时费力,但受风效率高,可提高船速,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能灵活调戗转脚,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船用装置使用了开孔舵与巨锚,船舵的形制与元代沙船船舵有继承关系。此外,可能还在船舷两侧安装了披水板,以增加水阻力,减少船舶偏航。

另外,船上还配备吊杆、专用绳索、绞盘、跳板和绞车。吊杆和绳索用于吊起和放下货物;绞盘帮助升起和降下吊杆,以及拉紧绳索;跳板连接船只和码头,方便货物和人员的上下;绞车用于牵引绳索,协助装卸货物。

郑和宝船属于楼船,主甲板中部有一层甲板室形成舯楼,设有舷墙,艉部有三层艉楼,艏部有二层通透性的艏楼。自底舱到甲板上,共分为五层。

郑和宝船是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和庞大的船只,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它不仅是运输工具,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供指挥人员、使团人员及外国使节乘坐,同时还用于装运各种宝物和货物。

郑和7次下西洋,规模之大、装备之精良、航线之远、历时之久,前所未有,展示了明朝强大的航海实力和造船技术。虽然花销巨大,但回报更为丰厚。

资料显示,每次远航的随行人员约有2.5万人,加上船只维修、伙食等费用,平均每次出行的成本高达75万两银子。

下西洋意义:商贸+经济+连接世界

郑和下西洋,成本巨大,但海外贸易成果丰硕。

郑和下西洋为国家带来了巨额收入。据明史学家估计,其带来的收益包括黄金七十二万七千四百余两,白银一千二百七十六万四百余两,这还不包括一些奇珍异宝和香料等实物的价值。

他的船队携带瓷器等物品出海,通过赏赐、互市等方式换回大量海外珍宝。例如,在苏门答腊100斤胡椒只值1两白银,而带回明朝后每斤能卖10两至20两白银,利润甚为丰厚。中国的瓷器在海外也很受欢迎,赢得了高额差价。

回首当年,郑和船队克服千难万险,远渡重洋,究竟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

郑和的船队远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及东非等地,大大拓展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往来范围,使中国的商品能够远销更广阔的地区,同时也带回了各地的特色商品。

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中国与海外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输出了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输入了香料、珠宝、药材等异域珍宝,丰富了各国的物质生活。

为了满足海外贸易的需求,激发了国内手工业的生产和发展,提高了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与众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贸易网络,为后来的中外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贸易过程中,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传播了中国的商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商业交流和融合。海外贸易的繁荣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郑和下西洋,极大带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繁荣,促进了福建泉州、广东广州等港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对当时中国以及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是明朝郑和七下下西洋,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远航壮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不同的国家地区与民族多元文明交流与互鉴,共同谱写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辉煌篇章。

中国与东盟及世界各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是拓展沿线国家与中国经济共同发展空间的重大构想,海上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渔业发展、海运航线保障,海洋保护等,国家层面绘就了宏伟蓝图,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