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港口 • 正文

梁山港如何助推现代物流、赋能港航经济?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王传钧
发布时间:  浏览:

在全国物流行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的大环境下,2024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物流运行环境不断优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整体态势积极向好。而梁山港,凭借其独特的创新举措与前瞻性战略布局,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集疏港量2024年实现3202.93万吨,集装箱量达到13.43万标箱,营业收入突破90亿元,实实在在为助推现代物流、赋能港航经济贡献了梁山港力量。

“智慧中心”抢先机

梁山港坐落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城北的梁济运河右岸,上连瓦日铁路,下通京杭运河,占据西煤东运的关键位置,拥有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和资源吸纳能力。但在过去,因受传统物流模式束缚,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未能充分展现。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梁山港敏锐地洞察到这一变革契机,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数智化转型的洪流之中,开建“梁山港智慧中心”。

梁山港以冲刺智慧平台建设“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全力确保各项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建设、完善了全国内河港口首家智慧中心,形成统一的调度指挥中枢。铁路六大系统顺利完工,运河首家实现装船机无人值守常态化运行,科技在助产、助安、提效方面成效显著,成功实现了从人工化到机械化、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华丽转变。

2024年,梁山港厚积薄发,集疏港量逐月递增,11月更是达到321万吨,创下月度集疏港量的新纪录。通过精心抓好生产系统“集疏十条线”的提升工作,梁山港具备了每年3500万至4000万吨的集疏港整体产能,为后续的扩能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成果”提效率

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表现突出。其一,实施科技强安建设,高频对讲系统让调度室与船员直接沟通成为现实,门座机道闸及货二轨道吊报警设备的安装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监控部署。其二,智慧化铁路建设的功能模块基本完成,整合现有系统数据,以铁路股道平面图为基础,动态展示各环节作业进度,实现铁路作业全流程联动。其三,自动化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远程自动化改造完成安装调试,装船机自动化联控改造正式开工。其四,信息化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TOS 系统件杂货、集装箱业务系统上线试运行,完成 TOS 系统和智慧铁路系统数据对接,通过算法实现自动归类,大幅提高作业效率。

此外,梁山港高度重视数据分析和应用。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海量物流数据,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和物流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依据数据分析调整航线布局、优化库存管理,有效提高了物流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集团公司内率先成立风控部,制定五大作业流程,建立健全客户调研体系,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构建起梁山港独有的风控体系。同时,不断降低成本费用、争取政策补助、开展降本增效活动,在业财融合、业产融合、业贸融合方面实现新突破。

“水上高速”降成本

在物流圈里有这样一句话:越早下水越省钱。因为,水运的物流成本处在整个物流运输价格中的最底层,往上是铁路,再往上是公路,水运物流成本分别是铁路的1/3、公路的1/6。虽然论运输速度,水运相比汽车和火车要慢一些,但是其庞大的运量和低碳的运输方式,特别是依托集装箱更是不挑货,运输适配度很高、货损率很低,对各种大宗物品“十分友好”,适应性也强。要说运输时间的劣势,从运河通航最北端济宁到江苏太仓,集装箱货船是可以优先过闸的,运抵时间约一周时间。

以梁山港为例,借助京杭运河这一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的便利,累计开通了济宁至武汉、太仓、上海等15条集装箱航线,与南京港、连云港、镇江港、宁波港等50多个港口实现互联互通,物流贸易覆盖100多个城市。与以往相比,每吨货物可为客户节省30~50元运费,切实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显著增强了当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功开辟出又一条南北畅通的“水上高速”。

公铁水联运方式的最大价值在于整合水运和铁路的低成本运输要素,借助市场经济和价格的“无形之手”,让市场对运输方式进行优化组合,通过物流大通道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协同,帮助企业节省运费。为更好地服务港航经济,梁山港积极拓展多式联运业务,与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紧密合作,构建起高效的联运网络。2024年,通过优化运输方案,实现货物无缝衔接转运,大幅缩短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梁山港的物流运行环境不断优化,物流效率大幅攀升,货物吞吐量屡创新高,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同时,梁山港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港口和物流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展望未来,梁山港将继续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不懈地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持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成为港航运营标准化先行者、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者、智慧化绿色港口创新者、港产城协同发展推动者,为我国从物流大国迈向物流强国贡献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