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京津冀 • 正文

物流新高地炼成记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贾奥胜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贾奥胜

4月18日下午,记者走进首都物流高地平谷区马坊镇,探究该区域近年来物流业高速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个以“服务首都的综合性物流口岸”为定位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是以怎样的写作手法书写现代物流体系这篇大文章的?

从“小铁路”到  “大枢纽”

1977年,平谷举全区之力历时8年建成北京唯一地方铁路,这条16.2公里的“生命线”曾承载煤炭粮油运输重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马坊奥运应急通关监管点的设立开启现代物流篇章。

如今,随着《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7年)》落地,占地8.7平方公里的“一枢纽五通道”分布式物流体系已初具规模。

“我们正打造北京市高标库面积的倍增器!”平谷区马坊镇镇长王舰锌向记者展示数据:当前枢纽已建成50万平方米物流仓储设施,京东、普洛斯等9个项目在建,2025年底预计总规模达310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560万平方米高标库将覆盖北京现有同类设施的一倍,相当于再造一个“首都物流仓”。

走进京平综合物流枢纽核心区,东久新宜智慧城市物流谷的12米层高建筑群巍然矗立。作为枢纽内唯一的“双百”工程(建筑规模近100万平方米、投资规模近100亿元),这座四层立体仓储设施突破了传统物流仓储的物理限制。

“北京市现行规定中,8米层高以上建筑需按双倍面积计算容积率,我们通过政策创新争取到12米层高单倍计容的特殊政策。”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一突破性创新为企业大幅降低仓储运营成本。

菜鸟供应链平谷园区,作为菜鸟集团全国8个一级节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3.95万平方米,通过“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全链数字化运营”双轮驱动,构建起高效的智能物流网络。

园区内,人工智能算法实时优化仓储布局,智能化交叉分拣机与AGV机器人协同作业,日均货物处理量超20万件,可实现华北地区“24小时达”的精准配送。这一智能化物流基地的建成,不仅提升了首都日常物资供应效率,更成为特殊时期应急物资保障的战略支点。

制度创新释放土地效能

2024年10月,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增加物流发展空间供给,加大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推进物流用地提质增效,提升要素支撑服务效能。

针对物流产业机械化作业需求,平谷区创新整合零散地块,科学编制人防建设规划,人防工程由被动配建为依规主动建设,推动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人防设施。

审批机制的“平谷速度”令记者惊叹。东久新宜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一年,流程大大缩短。“‘拿地即开工’预审批机制将土地整理周期从600天压缩至270天,实现企业‘签约即可进场’。”区政务服务局工作人员表示,这套“总管家督导+服务员代办”机制已服务16家头部物流企业落地。

在数公里外的马坊铁路货场,整齐码放着中欧班列新货柜。作为北京首条中欧班列始发站,这里已形成每周1列的测试运行频次,2023年开行的“京滇·澜湄线”国际冷链专列更打通了东盟农产品进京通道。据规划,2030年建成的“三站六场”铁路网将承载4000万吨年运能。

“我们正构建‘H型’铁路网络,北接京哈线、南联货运东环线,让平谷从‘铁路末梢’变为‘国家干线节点’。”王舰锌透露,随着天津港、青岛港城际班列常态化运行,以及市内前置仓网络建设,枢纽正形成“国际班列+城际快线+城市配送”三级物流体系。

暮色中的物流高地灯火通明,自动化库区的蓝色光影与樱花音乐节的霓虹交织成动人图景。这座曾以地方铁路托举首都物资供给的小镇,正以改革闯关的勇气和科技创新的智慧,书写着新时代首都物流枢纽的奋进篇章。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