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贾奥胜
2025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24日在重庆开幕。本届大会以“打造陆海多式联运体系·推动内陆枢纽创新升级”为主题,国内外政府部门、港口、铁路、航运、物流企业及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徐亚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原主任韩伯领,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军,中国海关学会副会长王志,中国海关学会副秘书长苗跃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汪鸣,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主任杨琳,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副主任王善礼、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厚池,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多式联运处处长李鑫,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王涛出席大会。
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副主任王善礼、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厚池分别致辞。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王善礼介绍,重庆作为全国首个兼具“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24年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量、货值分别增长41%、67%,对外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通过推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高效衔接,枢纽通道联运量增长56%。“一单制”创新应用累计签发铁路提单、铁海联运提单约2.2万笔,货值达90亿元。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厚池表示,四川已建成综合交通线网44.3万公里,多式联运数智平台上线后,2024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37%,助力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4.2%。成渝双城正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政策协同创新,共建内陆开放新格局。
主旨发言环节,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分享最新实践成果。李军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多式联运发展不断提质上量,已经由快速发展转向稳健发展。尤其是设施、装备、经营人建设等关键要素方面,从少到多,从重到轻,从初级不断走向成熟。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顾金山透露,上港集团2024年海铁联运量突破90万标箱,同比增长超40%,通过“四联通”战略构建起高效国际物流网络。国铁集团货运部多式联运处处长李鑫介绍,“一单制”改革已开通6条干线线路,实现铁水联运全程物流“一次委托”,相关运单标准将升级为国家标准。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汪鸣指出,发展枢纽经济需推动要素红利向组织红利转变,通过通道网络辐射赋能,培育融合型产业集群。
中国海关学会副会长王志表示,海关总署通过智能网联装备应用,实现多式联运监管从电子关锁向智能监管跨越。依托95306平台对接,出口货物铁公联运实现“一单贯通”监管,智慧化监管体系加速成型。
重庆物流集团总经理张强表示,集团2024年四向通道服务集装箱量达179万标箱,其中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水运联运量14.5万标箱,港口吞吐量稳居长江上游首位。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涛表示,铁路作为多式联运的重要参与方,在构建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行业发布与推介”环节亮点纷呈。《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24)》发布,系统梳理行业年度趋势与政策建议;天津港集团推出“弘景·海铁联运发展指数”,为全球供应链韧性提供量化参考;长江新丝路国际物流集团推介一站式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发布多条多式联运优质线路。
大会还同步举办了多式联运数字化智能化论坛、多式联运经营人服务创新论坛及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物流发展论坛,围绕智能技术应用、枢纽经济、国际通道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大会期间还将组织考察重庆中心站、果园港等重点物流枢纽。
作为我国多式联运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行业盛会,本届大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资源对接,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助力川渝地区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共探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开幕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贾奥胜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