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口岸物流办专场。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济南市规上物流企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全年落地“招强引优”项目5个,投资额28.6亿元。
济南市口岸物流办党组书记、主任翟立波介绍了2024年济南市口岸物流重点工作。
通道网络持续拓展。一是中欧班列量质齐升。2024年开行1029列,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新开通跨里海通道、老挝通道,总线路达15条,联通23个国家48个城市;新设立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境外集结中心。二是航空网络不断织密。新开、恢复至泰国普吉岛、柬埔寨金边、韩国釜山、“济南-南宁-泰国普吉岛”4条国际客运航线,及“济南-卡塔尔多哈-英国伦敦”1条国际货运航线;拓展延伸“济南-美国纽约-比利时列日-济南”货运航线,这也是省内首条“第五航权”环球全货运航线;新引进北部湾航空、四川航空2家基地航司。济南机场全年出入境人员78.68万人次,同比增长215%;货邮吞吐量15.36万吨,同比增长6.6%。三是国际公路运输从无到有。11月份济南市开通首条国际公路运输(济南-莫斯科)线路,TIR新模式落地济南,截至目前,6家企业取得TIR持证人资质。四是国内班列通道持续畅通。积极推动“公转铁”,董家镇铁路货运中心实现集装箱货物混装运输,国内班列重点线路集装箱发送量5.7万标箱,同比增长65.7%。
枢纽能级日益提升。一是成功获批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济南市成为“双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中欧班列开行将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现代物流网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济南市94个现代物流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4.4亿元,34个已竣工,28个正加紧建设。积极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性资金,“齐鲁号”中欧班列(济南)集结中心、山东港口中欧“铁运达”项目获资金支持1.54亿元。三是城郊大仓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出台《济南市城郊大仓基地建设方案》,布局实施26个城郊大仓基地项目,城市物流体系“平急转换”水平有效提升。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一是做好助企服务工作。主动上门服务、靠前帮扶指导,积极协调头部企业做大业务板块。济南市规上物流企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其中,参与GDP核算的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收增速分别为3.3%、13.2%。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落地“招强引优”项目5个,投资额28.6亿元。三是促进两业融合发展。组织召开济南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供需对接会,梳理应用场景6个,其中,3个场景入选中物联评选的首批22个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典型案例。四是促进智慧绿色物流发展。济南市智慧口岸物流平台正式上线运营,提升了济南市物流行业数智化治理能力。济南市物流园区新增新能源运输车208台、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叉车)125台。
口岸通关效率优化。济南成功入选海关总署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济南航空口岸获批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扎实推进国家智慧口岸试点建设,济南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成试运行,机场新货运场站及海关监管场地建成投用,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3个指定监管场地顺利通过济南海关验收,投用后将为进境鲜活类产品提供全天候预约查验服务,检测时长平均缩减40%;创新开展“空侧直通”模式,改革以来压减物流时间70%,降低货物中转综合成本85%。“四港三区”新设置TIR国际公路运输监管场站;加快推进山东陆港通达冷链公共型保税仓建设;优化升级“铁海E通2.0”“铁路快通”模式,累计引进9家船公司在济南提箱还箱。
区域协作步伐加快。举办首届济南都市圈物流节暨产业协同对接会。召开“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2024·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立山东港口物流绿色低碳发展创新中心、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济青双中心,发布黄河流域现代物流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工作成果及“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倡议。深化省内沿黄城市班列一体化发展,济南与淄博等省内沿黄9市合作,推动开行淄博陶瓷等“齐鲁沿黄专列”。持续深化泉城反走私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承办全国反走私综合治理调研宣传经验交流会、全国大学生反走私创作大赛,出版《环渤海地区反走私那些事儿》。
中欧班列领跑全省+双枢纽赋能 泉城济南打通“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新通道
来源 : 闪电新闻 作者 : 史静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