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 正文

解码数字经济与数字流通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马敬泽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马敬泽

7月2日,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数据分会、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承办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流通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等多位专家围绕数据资产化加速数据流通、新业态与数据流通融合等主题进行分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当前全球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产业生态。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字流通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关键一环,既是链接生产与消费的“高速路”,更是激活数据资产价值、赋能千行百业的“催化剂”。

围绕“资产化加速流通、国际化合作赋能产业”,何辉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以制度创新护航数据资产化进程;二是以技术融合激发产业新业态,三是以开放合作共建全球数据生态。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张宇航)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张宇航: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的制度体系,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数字流通市场主体,加强数字流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融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北京在全球数字流通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申兵)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申兵: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创新思路--统一大市场不是简单的物理整合,而是规则、标准、生态的深度协同。扎实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是要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强化统一的市场监管,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举措。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需兼顾扩大数据供给、促进数据流通、培育经营主体、加快技术创新、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从而打造数据新业态。

为此,要促进数据高效合规流通利用,加快落实公共数据“1+3”政策要求,积极有序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推进试点,发挥可信数据空间在数据融合创新应用中的优势。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客户关系官孙元江)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客户关系官孙元江: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互联互通从“物理连接”向“数字融合”迈进。

在推动区域数字可持续发展上,要打造区域数字基础设施生态系统,需推进跨境光缆、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平台的广泛互联,尤其在亚非、中东、中亚等潜力巨大而基础薄弱的区域,联合制定跨境数据流通、隐私保护及平台监管等制度框架,确保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高效与合规。

(中国联通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涌)

中国联通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涌:我们正处在一个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伟大时代,如果说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那么物流大数据就是其“神经网络”。当前物流大数据发展面临数据孤岛与底座缺失,标准不一与整合困难以及机制不全与价值梗阻的痛点,要想破解物流大数据发展关键技术问题,需要以“数字底座”为核心。

(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院长、中物联大数据分会秘书长李锦莹)

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院长、中物联大数据分会秘书长李锦莹:要实现数据资产入表,首先要梳理数据资产入表的流程及相应规范,其次是分析企业入表过程的风险及价值,最后是要结合企业现有业务与沉淀数据资源,充分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开发对内支撑,对外流通的数据产品。李锦莹还提出财务-业务-数据三线对齐战略,以及企业资产入表应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资源入表流程标准规范,定制化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以及数据资产价值创新开发。

(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文宇)

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文宇:“数字化”是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对传统生产、生活、管理方式的系统性变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张文宇提出,数字经济基本要素是“数据+技术+应用价值+商业化”,数字化应用发挥价值、长期被客户需要的模式、有示范头部客户是数据科技企业市场化成功的三个关键。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态产品部总经理柴莹)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态产品部总经理柴莹:当前,我们正处于万物智联时代,“人与人”相连转变为“人与人”“物与物”及“人与物”相连,智能物联网是未来数字化、智能化的数字底座。在低空物流产业中,操作系统是“魂”,决定了其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协同能力和生态扩展性。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