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为期4天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在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之际,本届大会吸引了国际铁路联盟成员及相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政要、使节、企业高管与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将全球轨道交通的目光投向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网)
织就高铁“网络图”,铸就经济发展新脉络。中国高铁路网图,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缓缓展开。从繁荣的东部沿海到辽阔的西部内陆,从人口密集的城市群到资源丰富的偏远地带,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展,冲破了地理界限,推动了区域间的要素流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高铁的便利交通使得城市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形成了“同城化”的效应。人们可以在不同城市间轻松切换工作与生活,真正实现了“朝游东海暮西山”的快捷生活,促进了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高铁也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兴旺发展,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自然美景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人文景观。
创新突破“多面手”,引领世界高铁新趋势。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这一源头的活水。多年来,中国铁路部门秉持自主创新的原则,在高铁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从高速列车的研发制造到智能铁路系统的运用,从轨道铺设技术到桥梁隧道建设,中国高铁技术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在高速列车领域,中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其在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表现均十分出色。同时,中国正不懈推进下一代高速列车的研发,如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高铁的运行速度和效率,正如古语所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国高铁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正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奏响合作“交响曲,共创高铁发展新篇章。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辉煌成就,更积极投身于国际合作,将中国高铁的技术和经验推向全球。近年来,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高铁合作协议,参与了一系列海外高铁项目的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高铁已成为促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例如,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的建设,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铁路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这些项目犹如一座座友谊的桥梁,跨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使不同国家的人民共享高铁发展带来的机遇,实现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愿景。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圆满举办,中国高铁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全球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