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产业的壮大以及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跨境电商正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跨境电商产业园近年来也在各地不断涌现,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物理载体,跨境电商产业园集成了物流、仓储、通关、金融服务等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外贸出海企业加速跨境电商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今年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有着怎样的变化?
从事外贸、跨境电商一线业务近20年的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朱秋城认为,2025年新经济趋势下,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呈现出深度协同、相互赋能的特点。对园区运营来说,AI的元素是重要要素,AI深度赋能全链路智能化,包括AI选品、物流、客户服务全流程服务都实现AI化。
2025年,从商务部到地方政府,聚焦跨境电商建设时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跨境电商+产业带”。各地园区紧密结合地方的特色产业带,促进地方优势产业与跨境电商融合。
在朱秋城看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跨境电商园区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挖掘地方家居产业带,推动区域内产值超过6000万,形成“制造业+品牌+跨境”的闭环,园区招商也定向聚焦家居产业带的特定企业。
今年外贸企业面临的形势发生新变化,政策红利释放颇为重要。今年1月,为支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发展出口退(免)税有关事项的公告》,决定对纳税人以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离境即退税”政策。
“离境即退税、销售再核算”政策施行后,各地积极行动起来。江西省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筛选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政策精准推送。针对企业在政策理解、申报流程、资料准备等方面的疑问,税务人员通过“手把手”辅导准确申报、“点对点”指导系统操作、“一对一”讲解通关流程,为政策落地搭建起“快车道”,确保跨境电商企业合规尽享政策红利。
朱秋城认为,2025年跨境电商更趋向数据合规化、透明化。园区应更多承担政策红利深化的功能。比如,供应链金融成为园区标配,杭州、温州等地的园区都可以提供定制化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同时,在今年的国际贸易形势下,海外仓模式取代直邮模式成为主流。朱秋城认为,园区应加强海外仓企业的招募入驻和服务。随着物流全球化和多式联运的加速,海外仓从单一节点升级为全球枢纽中心,海外仓应该是今年园区建设的重点。
“一带一路”市场和新兴市场是跨境园区建设的重点之一。目前,武汉跨境园区已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布局了15个海外仓。
记者了解到,2025年1月1日,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实施三周年,区域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成员包括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共15方。在新经济背景下,RCEP让经贸往来大循环更为畅通,持续为成员国和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也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动力。
2025年,跨境电商直播飞速发展。朱秋城认为,内容电商、社交电商将是未来流量主流入口,跨境园区的运营应关注跨境直播的业态招商入驻、网红达人的生态建设等。
此外,跨境电商反向“海淘”也值得关注,跨境电商进口依然是热点。
去年底,《宁波市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2027年)》出台,明确提出,到2027年宁波要基本建成高能级“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城市。2025年,宁波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将取得新突破,成为长三角重要的跨境电商进口枢纽城市。
朱秋城表示,宁波的跨境电商进口模式值得全国园区参考。比如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政策红利,扩大日本美妆、韩国护肤品和东南亚特色食品进口,直播电商带动进口消费升级,宁波保税区“前店后仓”直播模式成熟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升级,奢侈品跨境电商加速集聚,大健康产品进口爆发等。
“2025年的跨境电商园区定位早已不是简单的跨境电商企业聚集地,简单的招商招租,而应定位成一个跨境电商数据贸易的资源中心,主要功能包括数据贸易中心+柔性供应链+物流海外仓中心。”朱秋城表示,园区招商策略应重点聚焦招募地方产业带优势企业、特色企业、重点传统制造业工厂转型做跨境电商的企业,同时招募跨境电商平台,重点包括Tik Tok和独立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同时,全链路生态打造跨境电商生态服务体系。
“跨境电商生态资源包括人才、金融、物流、跨境综合服务、人才服务、知识产权、财税合规、出海服务等,生态的运营是一个园区质量和成功的主要因素。”朱秋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