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哐当——”撞转锤撞击钢轴的闷响穿透热浪,在厂房里回荡。随着吊车臂舒展,旧滑轮被吊离车身,新动滑轮与车体对准穿轴工作即将开展,这是一场毫米级的较量。
“吊车点动起一点,收一点杆!”指令短促而清晰。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天车作业区维修组组长高前锋目光如炬,他将脸贴近轴孔,视线如精密仪器版从轴端扫射过孔洞,校正着每一丝微小的错位,确保钢轴顺利通过孔洞。悬挂着钢轴的吊车臂在高前锋的指挥下做出相应调整,随着钢轴与轴孔距离的缩短,在仅剩下不到2厘米时,高前锋突然抬起右手,喊道:“停!还有点高,再落一点!”
闻言,吊车臂轻响,轴身微微下降。同时左侧撞转锤的位置也相应做出调整,现场的指令声此起彼伏,在场的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地盯着钢轴与孔洞的位置,他们屏息凝神、精准操作,在轴端进入孔洞的瞬间,机械专家宋晓彬果断下令:“准备撞锤!”负责主持着锤的职工拉扯着绳,向后退了一两步,随后喊着号子同时用力,锤头裹挟着众人的力量,“铛!”的一声敲响轴尾,推动钢轴顺利进入孔洞。
此时,地面上生产组组长范富强仰头观察着穿轴角度:“左边偏了,用撬棍顶住!”随着他一声令下,检修人员立刻用撬棍顶住滑轮侧缘,保证其在震动中纹丝不动。汗水在职工们的脸上肆意流淌,那根钢轴在外力的作用下,顺利穿入东侧的第一个小滑轮。
“钢轴与轴孔的切合面越来越大,撞锤的力道需要更精准,上倒链!”宋晓彬指挥叉车托起钢轴,用倒链精准控制轴尾高度,确保钢轴精准穿过一个个滑轮。
“进去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钢轴终于全部穿入,两端露出的长度分毫不差。在场的职工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纷纷抬起手臂,擦拭着脸上的汗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