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报《物流参考·运输物流》第56期为大家梳理了10条值得关注的消息。
(图源:人民网)
01 交通运输部开展重点提案专题调研 加快推动内河水上服务区建设
据中国交通新闻网8月5日报道,近日,交通运输部邀请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台盟中央委员会和自然资源部等有关单位组成调研组,赴江苏苏州吴中水上服务区、镇江水上服务区和长江干线长江汇水上服务区调研,并进行座谈交流,进一步做好今年全国两会提案办理工作,将“金点子”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招、硬招。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认真吸纳调研成果和座谈交流意见建议,会同自然资源部加快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同时结合“十五五”相关政策性文件的编制,加强谋划和指导,加快推进水上服务区建设发展。
02 “丝路海运”集装箱航线 开行破2万艘次
据厦门海关8月7日报道,截至7月底,全国128条“丝路海运”命名集装箱航线共开行20293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91.96万标箱,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座港口。其中,厦门港作为核心枢纽和始发港,61条命名航线累计开行13029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66.15万标箱。
值得一提的是,石材等特色散杂货航线的开通让航线链接多元化服务,截至7月底已开行476艘次、高效装卸货2793.64万吨,实现港口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03 铁水联运“一单制”产品 发运量超一万标箱
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铁路95306平台上,铁水联运“一单制”产品发运量已经突破一万标箱,助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截至8月5日,铁路95306平台上,多式联运“一单制”产品发运量累计达到10028标箱。自今年2月28日国铁集团与4家航运企业签订多式联运“一单制”合作协议以来,多式联运“一单制”“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创新服务模式,已从试运阶段进入常态化运营。25个铁路物流中心的60个铁水联运项目成功上线运营。
04 湘物联港航供应链分会成立 45家物流企业成为第一批会员单位
据人民网长沙8月5日报道,近日,在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简称湘物联)上,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分会(简称:湘物联港航供应链分会)正式宣告成立。此次成立大会标志着湖南省港航供应链将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会上,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被选为会长单位,全省45家相关物流企业成为第一批会员单位,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尹显东被任命为湘物联港航供应链分会的首任会长,他表达了对这一角色的重视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05 《广东省智慧水运标准体系(2025版)》发布
据中国交通报8月6日报道,近日,由中交四航院主编的《广东省智慧水运标准体系(2025版)》(简称标准体系)正式印发,是全国首个省级智慧水运标准体系,标志着广东省智慧水运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作为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领域,智慧水运标准化能够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该标准体系遵循“系统全面、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动态拓展”的编制原则,将广东省智慧水运标准体系结构图框架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按照智慧水运构成要素和全生命周期业务应用协调发展要求的维度所做的标准分类;第二层是在各板块中具有共同特征或为实现某一功能而相互关联的要素的标准分类;第三层是标准化文件。
06 中欧班列“东通道” 今年累计通行超3000列
记者8月7日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以来,经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的班列已超3000列。
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欧班列“东通道”由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组成,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中欧班列口岸集群,通行量占全国总量的26.6%。目前,通行线路已增至27条,覆盖波兰、德国、荷兰等14个国家,联通国内长沙、郑州、成都、苏州等60余个城市。运输货物涵盖电子产品、航空配件、轻纺百货、粮食豆油等12大品类。年初以来,已运送各类货品超30万标箱,为畅通国内国际经济贸易双循环注入强劲动力。
07 中欧(中亚)班列湖北第二始发站 首次“一票出海”
8月6日9时58分,75192次中亚班列从国铁武汉局香炉山站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这趟运载51个集装箱汽车散件的班列,首次采用“直接报关、无需中转、一票出海”的铁水联运模式,标志着香炉山站正式成为湖北第二大中欧(中亚)班列始发站,为中部地区国际贸易物流开辟高效新通道。
从“中转站”到“始发站”,香炉山站的蜕变是湖北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未来,它将成为中部地区连接世界的“黄金支点”,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动力,让中欧班列这条“钢铁丝绸之路”更加高效,书写更多“货通全球”的精彩篇章。
08 新疆开行首趟棉花班列 后期还将再开行4趟
据光明日报8月4日报道,近日,一列45车、满载1935吨棉花的货运班列从新疆奎屯站驶出,开往山东省滨州市小营站。这是新疆铁路开行的首趟棉花班列。据了解,按照计划,后期还将再开行4趟。
为了保证首趟棉花班列顺利开行,新疆铁路部门提前对接客户组织货源,及时调拨配置车辆,强化短驳车辆管理,合理安排货位,对棉花装车实行优先上货、优先装运,确保班列准时准点顺利发出。
09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 累计通行中欧班列突破20000列
8月3日,伴着风笛长鸣,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由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鸣笛驶出,标志着中欧班列中通道自2013年通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累计接运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20000列。
据悉,今年以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运量实现稳定增长,前7个月接运中欧班列2199列,运送货物24.96万标箱、283.11万吨。中欧班列“穿针引线”,成为国际经贸往来的“直通车”,为促进当地物流落地、贸易落地提供了运输保障。
10 江西首个水运进口水果 指定监管场地验收
记者8月5日从九江海关获悉,经过海关总署专家组现场考核评估,九江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日前顺利通过实地验收。这标志着九江口岸功能实现新突破,对进一步丰富江西消费者“果篮子”具有重要意义。
“场地投用后,将助推九江成为区域性进口水果集散中心,同时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为九江口岸外贸发展提供新动能。我们也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创新更多服务举措,为地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助力。”九江海关副关长张平初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