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报《物流参考•物流与供应链政策》第54期为大家梳理了8条值得关注的消息。
(图源:新华网)
01 三部门发文健全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体系
8月6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发布《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目标提出,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建制村通公交率达到55%以上,力争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基本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
其中重点任务包括,健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站点、线路、信息、机制等共建共享共用,推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型,畅通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农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运输方式和业态发展,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02 七部门发文探索 金融供应链 “脱核” 模式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出,运用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探索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供应链“脱核”模式。支持企业征信机构整合打通大型制造业企业、仓储物流企业等产业链数据,向银行提供链上企业地位、供销交易、账款确权等信息。健全存货(仓单)融资监管仓业务和技术标准,支持高水平建设智能监管仓平台,拓展线上存货(仓单)融资模式。深化供应链票据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建设应用,提高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服务质量和效率。
03 上海支持开展具身智能 在物流装配领域的应用建设
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上海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在物流装配领域,支持开展具身智能在快递分拣、仓储搬运、末端配送等环节的应用建设,支持物流企业、枢纽仓储基地合作,打造作业流程完整、场景要素丰富的示范样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物流新模式。
04 海南支持洋浦临港产业 与物流园协同发展
8月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 (2025-2027年)》。
其中提出,支持洋浦港建设成为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推动洋浦港成为我国面向RCEP国家及链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内外贸网络的重要节点。加快琼州海峡通航能力扩能升级,升级琼州海峡老旧船舶。加快洋浦“临港产业集群+临港物流园”协同发展,支持洋浦开展大宗商品“国际集采+加工增值+国内配送”业务。研究推进八所港开通对越滚装航线,加快八所港高排港区建设。到2027年,洋浦港航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全省集装箱吞吐量达600万标箱,稳定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85条。
05 山东青岛将全方位提升 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
据青岛日报8月5日报道,青岛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2025年青岛市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方案》。
其中提到,将深化多式联运进出境协同,推广“一次承运、一票监管”等铁公联运出口新模式在更多跨境运输线路实施应用,拓展国际物流新通道;推动“丝路海运”等重要海运通道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跨境陆运通道对接合作,为进出口货物运输提供多元化选择;加快发展跨境电商、运贸一体化班列,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优化航空口岸“空侧直通”监管,对经由国内通过空运转至航空口岸出境的货物,支持在空侧直接由国内区域转至国际区域操作。
06 广东强化中小企业 数字化转型金融支持
8月3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会同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联合印发《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工作方案》,具体部署了四个方面、十五项工作措施。
其中包括,强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金融支持。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链式改造”,减轻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压力。
07 福建莆田鼓励邮政快递服务 末端基础设施创新发展
8月7日,从国家邮政局获悉,福建省莆田市邮政管理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4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规划与建设莆田市邮政快递服务末端基础设施的实施意见》。
其中提出,鼓励创新发展,鼓励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城市低空物流配送网络建设要求和邮件快件配送需要,构建无人机起降点等低空基础设施,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开展邮件快件转运等无人驾驶航空器配送业务。
08 四川德阳完善县乡村 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8月7日,从国家邮政局获悉,四川省德阳市发改近日印发《德阳市落实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2025年重点任务》。
其中明确,一是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建设改造绵竹市物流快递配送中心。二是深化“交商邮供”融合发展,开展统仓共配等物流整合,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通乡村末端物流。三是推进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实现邮政在村、快递进村,快递服务进村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