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阶段性要求,确立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这为湖南制定省域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提供了总的遵循。湖南“十五五”时期阶段性要求确立的主要目标至少包括:第一,物流占GDP的比率。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把这一比率降至13.5左右。2024年湖南这一比率为14%,到2030年湖南这一比率应努力降至13%以下。第二,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关研究据此测算,到2035年前,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要在4.5%以上才能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同理,湖南物流业增加值“十五五”时期应保持5%左右的年均增速为宜,以为2035年全国这一目标在湖南的实现,打下物流的坚实基础。第三,新质生产力水平。新质生产力是“十五五”时期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要明确全省到2030年物流业数字化、新能源载运工具渗透率、新能源使用率、低空经济产值,自动驾驶货车,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先进物流方式,还有物流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发展情况指标。第四,绿色安全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安全日益成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十五五”时期,物流要锚定““双碳”目标”,按国家整体部署,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5%左右,明确城乡绿色配送,减碳、安全生产等发展的指标。
围绕高质量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内陆省份与沿海省份的经济实力差距明显,以江苏、浙江、广东等与湖北、湖南、河南等人均GDP比较,2023年两者平均差距5.07万元/人,且比2013年平均差距的2.94万元/人扩大了72.45%。因此,湖南应走出一条与沿海地区特征不完全一样的内陆中部省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应围绕高质量发展内涵,以“设施现代化、服务品质化、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创新驱动”等目标为引领,发挥湖南物流业已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三大优势,也是湖南物流业“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方向。
一是综合水平高。以高铁里程、铁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航道里程、省会机场货运吞吐量等五项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代表性指标在中部省排位全部处于前三位,并且两项第一、两项第二,综合性发展水平形成了湖南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长板优势和“十五五”时期需要继续巩固提高的建设方向。
二是效能性作用大。湖南由于国土面积在中部、东部省份中最大,近十年物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相对并不高,全省物流运输主骨架的高速公路密度仅为全国第19位,但在物流运输产出方面,却支撑起湖南全国GDP、人口、面积等前十位省份经济体的运行。同时,湖南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走出了一条内陆省份物流多快好省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十五五”时期,湖南应立足“一带一部”区位优势,通过加强大枢纽、大通道、大网络、大平台、数字化等软硬件建设和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巩固综合物流发展基础,增强其发展效能。
三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显著。以物流交通运输科研机构数量新质生产力内涵要素、新型物流交通运输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支撑要素等两大指标看,湖南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32个,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建造装备、轨道装备、航空装备、工程机械等新型物流装备产业集群13个,均处于全国前列。这说明湖南在“十五五”时期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
聚焦体系性要素,实现三个升级。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是我国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对湖南省编制“十五五” 物流发展规划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其中提出了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包括通道、枢纽、网络等的三大要素。所以,湖南“十五五”时期升级这三大要素,既是基础性,也是战略性任务,毫无疑问是需要突出的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对外开放大通道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推动湖南既有五大国际贸易通道由目前对外开通阶段,向优势线路阶段,再向多节点联动阶段,并向国内外“双枢纽”阶段,跃变升级,实现全方位“立体出海”;构建包含与国外、国内其他省市区、省内等三个层面的物流通道体系;更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综合物流廊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建设;谋划推进湘桂运河建设以及建成后,湘桂、湘粤、湘琼等的互联互通,进而提升全省整体物流通道体系能级。二是系统推进7个国家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10个国家级物流枢纽,另外在规划7个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及其省级物流枢纽的全省物流枢纽体系建设;围绕长沙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长株潭国家强链补链组合型枢纽、以长沙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联动岳阳、株洲、衡阳、怀化、永州等基地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体系等建设;同时规划建设长株潭组合型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心、中西部航运物流中心,带动全省现代化物流枢纽体系高质量发展。三是以现代化物流枢纽建设为引擎,高质量推进湖南物流网络建设;完善物流枢纽集疏运体系,协同建设大枢纽、大通道,使两者互促互动,一体化、网络化发展;以国家“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等国家重要通道为导向,建立和完善湖南省统一、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积极参与推进全国协同的国家物流枢纽间合作机制;大力实施“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十五五”时期重点围绕7个国家枢纽承载城市、长株潭国家强链补链组合型枢纽建设,实现“7+2”城市的“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示范的新格局。
(作者系湘物联港航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长沙理工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