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 正文

“聪明车”驶上“智慧路”

  来源 : 经济日报  作者 : 杨阳腾 薛海燕 蒋波 李景 喻剑
发布时间:  浏览:

  2024年7月,工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20个城市(联合体)作为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一年多过去,试点成效如何,从试点示范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多远?近日,记者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探访“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示范新进展。

  搭建智慧平台

  较之单车智能技术路线,“车路云一体化”可以理解为“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实现车端、路端双数据感知相互补充,在复杂场景下形成协同决策。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智慧平台支撑。

  今年6月,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统一搭建的深圳交通信息汇聚平台上线。该平台创新推出“申报即更新”机制,打通企业、政府、车企之间的链路,为智能驾驶车辆实时推送施工占道、标志标牌更新、隧道事件等关键动态信息。

  “这些信息如同为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装上‘智慧的眼睛’,辅助其进行路径规划和系统决策。”该公司网联街区产品线副总经理刘轼介说。

  在浙江德清国际地信城的车联网产业大厦,“车路云一体化”数字孪生大屏实时监控着城市交通。“这个云控平台,不仅能实时调控路口通行节奏,更能精准捕捉并记录交通事件,大幅提升交通治理效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台通过路侧感知设备实时采集车流量、车速等信息,结合人工智能(AI)算法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策略。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江苏省无锡市搭建市区两级协同的车联网云平台。目前,无锡市完成1723个路口信号灯联网联控,674个点位安装了路侧直连通信单元,330个路口部署各类感知及边缘计算设备。

  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监管必不可少。深圳建成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通过全链条全周期监管体系,实现对全市道路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此外,通过这一平台,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智能网联汽车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为“车路云一体化”大规模应用提供保障。

  完善基础设施

  抓住“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机遇,各试点城市因地制宜超前布局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等实现互联互通。

  在广州南沙区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新型城市基础设施首期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这个覆盖灵山岛尖3.5平方公里区域的项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新标杆。项目基于“车路云城一体化”城市感知新模式,实现数字孪生的规建管运一体化,可根据车路协同的出行路线进行动态规划与运力优化配置,达到基于AI的基础设施智能化运维。

  记者了解到,南沙区将在全域范围内开展自动驾驶规模化量产、自动驾驶城市出行服务等试点应用。试点项目将以南沙区全域开放为中心,辐射开放单向里程不少于1700公里的自动驾驶道路,投入不少于300辆自动驾驶乘用车,设立不少于1000个运行站点。

  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要素,深圳市坪山区有序开展全域路口网联化改造和智能网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卓凤军表示,依托数字平台,持续优化展示效果,深化研究可实施点位布局,将进一步增强项目建设成效。

  城市交通精密运转,公共出行网络如同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浙江省桐乡市539个路口完成专网建设,红绿灯应用场景基本完成,25辆公交车安装尾屏,二环北路以北段试点路口红绿灯状态和倒计时在公交车辆尾屏实时呈现。

  桐乡市拟投资逾4亿元,建设“车路云一体化”城市交通融合感知项目,包含云控平台、红绿灯上车、重点复杂智慧路口建设、算网融合平台、智能网联公交、交警信控设备更新、交通路空平台、道桥智慧管理等。

  拓展应用场景

  “车路云一体化”大规模应用,需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在无锡市惠山经开区,一辆没有驾驶员的小巴车在马路上平稳驾驶,准确到站停靠,安全接送乘客。

  “小巴车配备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可实现车身周围360度无盲区感知,不仅具备行人车辆避让、自动变道、红绿灯识别等基本功能,还能应对超10万个城市复杂交通场景,高效处理各种复杂的城市交通路况。”无锡惠开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经理芮骅说。

  随着“车路云一体化”技术不断发展,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市民出行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在无锡,无人驾驶车辆的应用早已不局限于小巴,还拓展到了环卫清洁、安防巡逻、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

  在无锡市鼋头渚景区,一位特殊的“城管队员”引人注目。这是一辆周身配备了感知设备和实时互联云端系统的智能无人巡查车。

  “无人车上的高清摄像头如同敏锐的眼睛,将现场视频实时接入城市管理智能识别系统,可动态识别占道经营、乱停车、乱堆放等13类城市管理问题。”无锡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智能无人巡查车实时采集,将数据回传至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为城市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在深圳,“车路云一体化”还为自动泊车赋能。今年1月,深圳首个自主泊车应用试点在深圳机场落地。用户通过操作手机APP,可实现车辆自主导航至指定车位或响应召唤自主巡航至乘客位置。今年4月,自主泊车升级至2.0版本,打造“车场云”闭环场景。

  刘轼介表示,2.0版本构建智慧泊车平台,新增高精物理建模及动态信息标准化上车功能,强化车位调度效率与超视距事件预警能力,实现全流程状态监测,提升了停车效率、安全性和便捷性。

  深圳市坪山区打造品质公交、低速无人物流、景区智慧出行等6类共60个示范应用场景。目前,该区已对全域143处节点进行网联化改造,全域开放监测平台累计接入11家企业300台车辆,监测里程超470万公里。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