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同翔印务有限公司里机器轰鸣,崭新的350型电子轴凹版印刷机高速运转,色彩鲜艳的塑料薄膜在机台上飞速卷过,变成了一卷卷精致的包装成品。旁边,600型高速制袋机则将这些卷材裁切、成型,一只只印有“奇强洗衣液”字样的包装袋被整齐输出。工人们熟练操作,现场一派繁忙。
这是山西同翔印务有限公司的新变化。作为一家扎根本地的软包装企业,同翔印务顺应市场需求,加快设备更新与技术升级,探索出一条绿色升级的新路径。2300万元的投资,让企业从传统制造的束缚中走出,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新设备跑出“加速度”
公司在近期完成的设备升级中,350型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和600型高速制袋机成为车间生产的核心动力。副总经理刘水龙介绍,新设备投入运行后,生产效率和印刷精度显著提升,每分钟可生产300米高精度包装材料,比原有设备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两倍以上,极大增强了企业对市场订单的响应能力。 350型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在印刷速度、精度以及适应多种材质和复杂图案上实现了技术突破。刘水龙说:“以前复杂的图案需要多次印刷,现在一次成型就可以完成,既节省时间,又降低了成本。”600型高速制袋机能够自动完成裁切、成袋等工序,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也确保了包装袋规格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公司承担了知名企业奇强塑料包装的生产任务。以前遇到大订单,生产周期长,容易出现延迟。现在新设备的高效运转可以让公司能够按客户要求准时完成交付,订单处理更加灵活。
据介绍,此次设备升级投入涵盖印刷机、制袋机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车间布局优化。升级后的产能预计可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不仅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也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新设备的应用,使山西同翔印务实现了生产效率、质量和市场响应能力的全面提升,形成了“速度+精度+稳定性”的新生产模式。刘水龙总结:“设备升级跑出了加速度,也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 节能环保“做加法”
伴随着生产设备的全面升级,绿色生产成为山西同翔印务的重要抓手。
车间内,废气治理系统稳定运作,管道中的废气被引入高温燃烧装置处理,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时释放的热能被回收用于设备加热。刘水龙介绍:“以前印刷机加热主要依赖电力,成本高、能耗大。现在热能可以回流使用,既节能又环保。”
废气处理只是绿色升级的一部分。在厂区,废料回收站井然有序,边角料和其他生产原料分类堆放,等待重新投入生产。据介绍,每批废料都要经过分类处理,有些可以直接再加工,有些则集中送回厂内回收。员工们动作熟练,按照流程回收、堆码,每一卷材料都有明确标记,绿色生产理念在操作细节中落到实处。
生产数据则通过控制系统,实时显示温度、压力等指标。系统可以根据生产节奏自动调节热能分配,保证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转。节能和环保是每天都在车间里发生的事情。 公司为每位员工安排了绿色生产培训,包括废气治理流程、热能回收操作和废料分类方法。技术人员通过实操示范和经验分享,帮助员工快速熟悉流程。培训中,员工们需要完成模拟操作考核,确保上岗操作不出差错,每一环节都有明确标准和操作规范。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双碳”目标,包装行业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刘水龙说:“如果企业不跟上环保趋势,不仅成本高,还可能失去市场竞争力。绿色升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和环保理念的结合,让传统包装产业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绿色升级之路。”
传统焕发“新活力”
在设备更新和绿色升级的基础上,山西同翔印务正推动企业整体产业升级,为本地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刘水龙介绍,此次设备升级还推动了企业管理、工艺和人才体系的全面提升。
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数字化管理平台,生产数据能够实时监控和分析,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订单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每一批订单从接单、生产、质检到发货,全流程数据化管理,确保交付的精准与高效。 作为一家现代化软包装企业,山西同翔印务不仅为产品提供包装材料,也带动了上下游供应商和物流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把自身打造成产业链上的重要节点,和周边企业共同发展。
山西同翔印务的升级改造带动就业100余人,增加税收和产业附加值,为临猗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公司绿色、智能化的包装生产模式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更进一步推动产品在全国市场上走得更远。
在山西同翔印务推进绿色升级、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企业的稳步发展折射出临猗县在重点项目建设上的强力推动,显示出临猗县在项目建设上的有力支持。县域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保障、协调解决建设难题,为企业高效运营创造了优质环境。
与此同时,临猗县还推进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润泽极康科技年产智慧移动医疗终端产品项目、长佑科技年产LED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芯项目、库迪咖啡年产30万吨水果深加工项目、山西五味坊食品年产1万吨果品深加工项目等。
企业的成长和成效成为展示临猗县经济活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窗口,也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