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供应链 • 正文
产经述评

美祭出100%关税,吓不倒中国全球普惠供应链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常河山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常河山

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上发文称,美国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 的新关税。此举看似重力遏华,实则对美也是巨伤。

2024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约为 5246.56亿美元,同比增加4.9%。另外,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2024 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6882.8 亿美元,其中美国自华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3.8%。

如果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将给美国社会及消费者增加大量成本。高盛预测,普通家庭年均支出将增加约1300美元。还有分析指出,若税率真的翻4倍,美国家庭年均支出恐增加2300美元。

穆迪公司数据显示,关税每提升1%,美国消费品价格即上涨0.1%,加征100%关税将加剧通胀压力,美国消费者可能需要承受更高的商品价格。

此外,加征关税会推高美国企业成本,许多美企依赖中国零部件或代工,关税激增可能导致其盈利能力下降。例如,芯片关税使英伟达GPU成本上涨40%。

尤其是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之后,华尔街的恐慌指标——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飙升约32%,英伟达和AMD分别下跌4.95%和7.78%,标普500单日暴跌2.7%。

美国置关税自伤于不顾,似乎要不惜成本来削弱中国全球贸易大国地位,要削弱中国在大宗商品和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美方的关税恐吓,不仅不会形成实质性的对华发展阻滞,反而凸显了中国供应链的多元化、储备调节和产业链深度加工的韧性。

对于原油、铁矿石等高依存度品类,中国也已通过在南美、非洲等地区的资源布局,实现了风险分散。国家储备与商业储备的“双轨调剂”机制,使得相关大宗商品的成本上行波动,已经在储备层面得到快速消化,进一步削弱了美关税的传导效应。

近年来,中国通过对大宗商品储运模式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升了调节效率,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在储备层面就得到了即时有效平抑。

其次,在关键矿产领域,美关税的“反向制约”效应更为明显。中国稀土加工产能占全球 90% 以上,且含有中国稀土成分的制品均需取得许可。美国加征关税只会提升其高科技制造业的成本,削弱美国本土产业竞争力,而难以削弱中国的稀土供应。

与此同时,中国在非洲西芒杜、刚果等地投资的铁矿、铜矿项目,为应对贸易摩擦和美关税的市场传导储备了战略筹码。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关键矿产的关税幅度实际多为 25% ,而非 100%,这表明其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关税力度,受制于全球供应链的互联互通,难以形成实质性市场遏制。

从长远来看,美关税壁垒倒逼了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加速制度型开放与话语权建设。当前,中国正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交易监管体系,推动原油、铁矿石等价格指数国际化,通过“互惠合作”形成全球供应链利益共同体。这种“以开放破壁垒”的策略,远比被动应对关税更具可持续性。

相对而言,美国高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最终将转嫁至美国消费者,增加其国内通胀压力;而中国凭借多元供应链和储备调节,可在全球市场波动中保持相对平稳,为全球产业链提供稳定的需求端。

综上所述,美国对华加征 100% 关税的单边举措,既难以实现其“脱钩”目标,也会加剧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中国通过大豆、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多元化进口、储备调节以及在稀土等关键矿产的加工优势,已经构建起与全球各经济体共赢性供应链,具有强大的普惠韧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未来,只有坚持制度型开放、深化国际合作,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保持主动,维护大宗商品市场的长期稳定,这是美国单边主义和关税壁垒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势。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