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供应链 • 正文

冰上丝绸之路提升中欧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朱睿颖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朱睿颖

10月19日凌晨,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首艘货船抵达波兰北部格但斯克港。航程大幅缩短。

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9月23日,货船从宁波舟山港出发,陆续靠泊英国费利克斯托港和德国汉堡港。在格但斯克港完成装卸工作后,当晚启程前往荷兰鹿特丹港。历时26天,抵达波兰北部格但斯克港。

作为“冰上丝绸之路”核心承载通道之一,中欧北极快航所经的北极东北航道是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线路,对优化全球供应链、促进沿线经贸合作具有重要价值。

(图源:新华社)

中欧北极快航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直达欧洲,仅20天航程便抵达欧洲首站费利克斯托港,相比苏伊士运河航线约40天以及好望角航线约50天的航期,该航线具有明显时效优势。相较于传统经苏伊士运河的航线,北极航道不仅缩短了约30%的航程,还大幅减少了海上风浪的干扰,航行过程更为平稳可靠。

与此同时,船舶航行时间与燃油成本大大降低,货物物流时效显著提升,有效规避易受地区局势影响的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减少航运通道拥堵风险,为中欧贸易搭建起稳定可靠的“冰上快车道”。

德国专家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航将为中欧贸易往来带来显著的时间与成本优势。随着全球供应链结构调整,中欧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这条新航线不仅优化了运输路径,也提升了中欧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中欧北极快航”所经的北极东北航道是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干线,对优化全球供应链、促进沿线经贸合作具有战略价值。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的开通,表明“冰上丝绸之路”从战略构想步入实质运营阶段。2017年,中国首次提出与俄罗斯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并于2018年通过《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将其纳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

据悉,“中欧北极快航”计划航行时间为18天。此次首航受北大西洋恶劣天气影响减速航行,最终比原计划多2天,但其时效仍相较传统航线缩短约20天,单程碳排放量直降约50%。

第三物流通道保障供应链安全

受地缘因素影响,全球贸易通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堵塞风险。苏伊士运河曾因“长赐号”搁浅导致全球航运停滞一周,红海局势紧张让这条承载亚欧60%海运量的通道持续承压,绕行好望角使航程增加32天、成本飙升50%。今年9月,波兰单方面关闭所有通往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一度导致300列班列滞留,也暴露了单一通道的致命短板。

(图源:新华社)

波兰被誉为“欧洲心脏”,是连接亚洲和西欧国家的重要枢纽,其辐射人口可以达到欧洲总人口的50%。此次口岸关闭,相当于直接切断了“钢铁驼队”的核心通道。据统计,每年约有90%的中欧班列过境或抵达波兰,而几乎所有从中国驶来的列车都需经过马拉进入欧盟,马拉也成为欧洲最大的中欧班列换装枢纽。

“中欧北极快航”是全球首条专门针对跨境电商与高附加值货物所开行的途经北极的集装箱航线。该航线为季节性航道,取道北极东北航道(NSR)直达欧洲,确保中欧供应链第三通道安全。

据中银期货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是海运运输时间的1/2,是空运的三倍。均箱成本在4000美元至8000美元,较海运成本贵3至5倍,是空运成本的1/10。

作为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的港口,宁波舟山港此次北极航线的开通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成为少数能覆盖四大洋的枢纽港之一 。通过串联青岛、上海等国内港口与鹿特丹、汉堡等欧洲枢纽,一条新的“北极黄金水道”正在形成,预计2030年北极航道年货运量将突破1亿吨。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