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节日前拉开帷幕,从最初的单日促销演变为超一个月的促销周期。记者走访发现,10月22日,京城快递网点迎来“双11”第一波派件高峰,随着旺季时间拉长、自动化设备投入,末端派送压力较往年明显减轻,快递时效有了更好的保障。
在极兔速递六里屯分拣站,自动化分拣线比平日更加忙碌,经过彻夜运转,头一晚抵达网点的数千票包裹在早上8点完成分拣,随后,十几名快递员找到自己所负责区域的格口,将分拣好的包裹装上电动三轮车,便向居民区驶去。
“今天大概要送800件快递,比平时多了200多件,但比几年前的‘双11’轻松很多。”一位快递员告诉记者,以前的快递旺季,他几乎每天早上5点起床到网点分拣包裹,而现在网点分工越来越细,快递员不用再起早贪黑,“派送区域很集中,虽然件多,但上一趟楼可以多抱几件快递,所以晚上收工时间也和平时差不多。”
网点负责人张代雷介绍,平时自动化设备早上四五点才开始分拣,“双11”期间则要从晚上11点运转到次日早上8点,再从中午11点运转到下午4点。“自从去年投入了这套设备,我们应对‘双11’有了更充足的底气,旺季仅增加了几名后勤人员。”在他看来,“双11”促销季战线的拉长,也让快递末端变得更平稳,以前单量集中在几天内翻数倍,如今从10月预售、付尾款开始,旺季周期可以持续一个月,虽然每天件量只比平时增长三成左右,但整体单量增长依旧非常可观。
不只末端效率提升,快递中转环节也在升级。“双11”前夕,中通快递北方总部项目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经济开发区正式投入运营,常态日均快件吞吐量可达500万件,进一步提升了京津冀区域旺季快递服务水平。在这里,进港卸货区已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干预,每小时卸货能力最高达15万件。分拣过程也十分智能——大件包裹通过摆轮分拣带进行处理,小件包裹则采用多层交叉带或翻板机分拣。单套分拣系统每小时可完成约7万件快递的精准分拣,整体操作效率较以往提升超40%,有效应对业务高峰的同时,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在运输环节,圆通今年8月上线的“智能路由”系统,通过深度融合大数据、AI技术和GIS地理信息,提升了运输路径的智能规划和动态调整能力。据介绍,该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数据、时效性需求以及运输成本等多维度因素,精准计算最优路线,并随时做出动态调整,为高峰期间的运力调度提供有力保障。
为保障旺季大件快递派送,德邦快递投入了超长伸缩机、夹抱机、NC周转筐,升级设备载具、无人叉车等,同时,通过大客户直发、门店直发、外场直发等“线路拉直”方式,提升大促期间的物流时效,减少装卸操作次数,保障货物安全。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