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 正文

交通运输部提出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4方面部署16项具体任务

  来源 : 现代物流报  作者 : 朱睿颖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朱睿颖

近期,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围绕技术供给、场景赋能等4方面部署16项具体任务,并提出到2030年,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加大关键技术供给

《实施意见》提到,要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加快智能产品创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

日前,全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现场推进会上指出,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物流市场,加速推进交通物流数智化赋能,技术装备应用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的重要方面。

(图源:新华社)

今年8月,由交通运输部指导组建的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成立,目前已汇聚5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公司及相关高校院所,梳理出86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在刚刚过去的双11中,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快递企业自如应对井喷式的物流包裹增长。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在10月21日至11月11日的双11业务周期内,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39.38亿件。数据显示,今年双11旺季期间,快递日均揽收量达6.34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17.8%;单日业务量峰值达7.77亿件。

在顺丰速运的转运枢纽中,数十台无人驾驶搬运车在分拣区内穿梭游走,这些无人物流车主动避让转弯、精准停靠卸货,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共享位置,避免在仓库内造成拥堵。与此同时,“智能大脑”——中控指挥舱也投入使用,实时监控全流程,并提前预判风险和解决问题,确保高峰运营始终平稳高效。

京东物流在双11期间创下多项行业记录。超脑大模型2.0累计调用19亿次,24座智狼仓实现全球规模最大部署,物流全链条环节自动化覆盖率超 95%,绿色订单同比激增 32 倍,近百座城市享 “分钟级” 送达,95%自营订单24小时内履约。

随着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无人物流车、无人机等新装备逐渐进入市场,特别是智慧化物流装备、信息系统的普及,让货物流通更顺畅、运输环节更精简。

加速创新场景赋能

《实施意见》重点提及了组合辅助驾驶、智能铁路、智慧航运、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能建养、联程联运与智慧物流等七个方面。

在传统港口自动化升级和全新智慧港口建设中,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成为港口发展的技术底座,不仅提升了港口作业效率,也改变了港口作业流程,交通物流网络衔接协同程度也有所提高,涌现出了上海市洋山港、宁波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港、山东省青岛市前湾集装箱码头等为代表的智慧港口。

(图源:新华社)

36小时就能将北美新鲜采摘的车厘子送到武汉的超市货架,这是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创造的“物流奇迹”。作为亚洲首个、全球第四大专业货运枢纽,鄂州花湖机场75万平方米的转运中心由精确到毫秒的数据和标准化控制系统指挥,智能分拣系统以2.7米/秒的速度精准运行,分拣准确率高达99.99%;52公里长的自动化分拣线,每小时处理包裹量超过28万件;12个装卸岛全部实现标准化操作与数据采集。

青岛市推出的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是上合示范区物流数字化建设的核心载体,融合了卫星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全面覆盖海、陆、空、铁多式联运全业务链条,通过与关、港、场站等业务协作单位合作,成功打通铁路、海运、空运、公路、海关等多领域数据壁垒,实现了多式联运“海陆空铁高效协同”的运营目标。有效解决了传统单一运输方式难以满足货主、货代在运输时间、成本、效率及通关便捷性上的综合需求。

加强核心要素保障

《实施意见》提到,要统筹优化算力供给能力、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今年3月,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阿里云、菜鸟、高德地图、中远海运、东航物流、圆通速递、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德邦快递、G7易流、地上铁、浙江大学智能交通研究所等共同成立了物流行业内首个专注于大模型应用研究与实践的联盟“物流智能联盟”,旨在加速大模型在物流领域落地,用AI助力物流行业增效降本和业务创新。

(图源:新华社)

G7易流正在通过“大数据+大模型”解决新能源城配的安全问题,目前试点已降低了36%的事故率;高德地图基于时空信息的产业融合大模型“云睿”沉浸式AI三维重建技术“云境”以地图点、线、面、体时空类数据为训练基础的大模型,可以结合阿里云服务于物流行业的四大场景:仓网规划、地址分单、调度运营、安全履约,帮助企业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AI全自动、高精度的三维场景还原……

中铁快运通过AI构建“铁路物流网络平台”,实现“每公里成本降低近四成,结算时间从55天压缩至7.9天”,其核心是利用AI算法整合2300余个铁路站点、16万辆公路运力,动态匹配“铁路干线+公路末端”的衔接需求。例如,AI通过分析历史运输数据预测货流高峰,提前调度公路运力接驳铁路场站,避免“铁路到站后货物积压”;同时,智能结算系统自动核验运单与费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存力规模超过1680艾字节,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位居前列。

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实施意见》表示,要提升产业生态孵化能力,持续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加快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人工智能+”行动被列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智能仓储、无人配送、路径优化算法等创新模式将重塑物流全链条,推动降本增效。人工智能与数智物流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在2025数字物流大会上,G7易流创始人、CEO翟学魂表示,新能源化与智能化已成为行业主流趋势,即时零售、农牧产业链、新能源大宗、公铁联运四大场景将是行业增长核心机会,AI技术将以“十倍效率、十分之一成本”推动行业从“人+KPI”向“AI+自主执行”模式转型。

中铁快运副总经理杨嘉欢在会上提到,中铁快运自2023年启动新一轮现代物流体系改革以来,构建了1+21+40+N的模式。今年,中铁快运也被赋予新的使命,要做铁路货运的数字经营者以及智慧物流的整合者,一是AI+装备设施,包含场站;二是AI+运营模式;三是AI+物流生态。

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高精度建模等,为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出坚实的数字基础。数据显示,在20个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示范通道总里程超过6万公里,其中公路约5.4万公里、水路7500公里,基本覆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全国各示范区域正开展基于大模型的路网运行监测预警、大流量路段干线主动管控、一张网出行服务等应用。”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干线通道智慧扩容,构建多层级精细化交通管控模型,助推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左右。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