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常河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这一变化,标志着跨境电商进入新发展阶段。
(图源:新华网)
物流与供应链实战专家王与剑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境电商是数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驱动力,《建议》对跨境电商提出“有序发展”新要求,需依靠政策引导与合规建设双轮驱动实现行业升级。
缘何强调“有序发展”?
“十五五”时期强调跨境电商“有序发展”,王与剑认为,与跨境电商的内外环境要求密不可分。
从行业内部看,过去十余年跨境电商借全球化与互联网红利实现爆发式增长,但也积累诸多痛点:部分卖家为降成本,存在税务申报不规范、资金流与业务流脱节问题,甚至通过 “私户收款”“零申报”规避监管,既扰乱市场秩序,也埋下风险;平台与卖家数据割裂形成监管盲区,导致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难成良性竞争环境。
从外部环境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欧美等主要市场对跨境电商合规要求持续升级 —— 欧盟《数字服务法案》要求平台提高数据透明度,美国海关强化进口商品溯源,东南亚部分国家出台更严格准入规则,这些压力倒逼中国跨境电商以“有序”夯实出海根基。
此外,“十五五”时期“贸易创新发展”核心是提升外贸质量,而跨境电商有序发展正是实现“拓展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的前提,唯有规范行业秩序,新业态才能真正成为贸易强国建设“加速器”。
(图源:新华网)
本色智库执行院长张周平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强调跨境电商“有序发展”,从行业发展上,有三方面重要考量。
一是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多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经历了爆发式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但也伴随一些问题,如:同质化竞争激烈、知识产权保护不足、部分商家合规意识薄弱、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有序发展”意味着行业需要从追求规模和速度的“野蛮生长”阶段,转向注重质量、效益、合规和可持续发展的“精耕细作”阶段。
二是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包括全球经贸规则重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挑战,各国对数字贸易、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监管日趋严格且复杂化。由于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壁垒增加。“有序发展”要求企业更好地适应和遵守国际规则,规避风险,实现长期稳定经营。
三是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十五五”规划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跨境电商的“有序发展”正是其在外贸领域的具体体现。它要求行业不再仅仅依靠价格优势,而是通过品牌、技术、服务和管理创新来提升附加值,推动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
“有序发展”是系统工程
如何实现跨境电商“有序发展”?
王与剑认为,“有序发展”的核心是构建“政策引导+平台协同+卖家合规”三重保障体系。
政策引导层面,《建议》明确了两大方向:一是通过“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为行业划定发展边界与操作框架,让企业明确经营底线;二是通过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规则,如在RCEP框架下建立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港,解决企业数据跨境传输合规难题,降低国际化运营成本。
平台协同层面,跨境电商平台需承担“数据报送枢纽”责任,依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及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5号公告,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卖家身份信息、销售额、银行账户等核心数据,实现平台数据与税务系统直连比对,从源头消除监管漏洞,确保交易全流程可监管、可追溯。
卖家合规层面,企业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布局”,设立对公账户保障“资金流、发票流、合同流”三流一致,杜绝资金不合规风险;利用ERP系统整合订单、物流、财务数据,提高合规管理效率;有海外业务的企业可通过香港公司合法税务筹划,在符合国际规则前提下降低税负,平衡合规与效益。
在张周平看来,实现跨境电商“有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协同发力。
政府层面,要继续完善顶层设计与监管服务,包括创新监管模式,推广“跨境电商综试区”成功经验,深化海关、税务、外汇等领域便利化改革。优化公共服务,建设公共海外仓、信息服务平台、人才培训体系等,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走出去”降低成本和风险。
行业层面,要建立跨境电商企业信用评价平台,对合规经营、信誉良好的企业进行认证和推广,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形成“良币驱逐劣币”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共享,推动物流、仓储、支付、营销等服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健康的产业生态。
企业层面,首先要树立合规意识,企业必须主动研究并遵守目标市场在税务、产品认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其次打造品牌与品质,从“卖货思维”转向“品牌思维”,注重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和品质控制,建立长期的品牌价值。
(图源:新华网)
催生发展新动能,优化外贸结构
跨境电商有序发展,对行业与国家外贸意义深远。
数据显示,随着合规体系完善,合规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提升15%~20%,品牌化、专业化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多政策与市场资源,巩固竞争优势。
从短期来看,合规要求可能让部分依赖“灰色操作”的中小卖家面临成本压力甚至退出市场,但这是行业“去劣存优”的必经之路。
王与剑认为,有序发展能解决跨境电商“大而不强”问题:通过数据打通与监管协同,行业可精准对接绿色贸易、数字贸易要求。
如深圳倍思、安克创新、恒誉环保等品牌,借独立站展示低碳认证、推出可回收包装,契合欧美环保需求,打开高端市场,实现从“卖产品”到“树品牌”转型。
从国家战略看,跨境电商有序发展,是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路径:规范业态能增强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互信,推动 “丝路电商”合作从“商品出海”向“标准输出”升级,中国跨境电商的合规模式、物流与支付方案正被东南亚、中东等市场认可,为中国外贸在全球价值链赢得更高位势提供支撑。
张周平认为,跨境电商有序发展,可有效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催生发展新动能。合规化的企业更能抵御国际政策变动、法律纠纷等外部风险。同时,推动行业向“跨境电商+”等更多形态演进,可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
从国家外贸发展维度看,跨境电商有序发展,可赋能外贸结构优化,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
由于直接连接海外消费者和国内生产企业,跨境电商缩短了贸易链条,使中小微企业也能深度参与全球贸易,成为外贸增长最活跃、最具韧性的部分。
此外,跨境电商有序发展,还倒逼国内产业带进行数字化转型,根据海外市场实时反馈,实现柔性生产、定制化生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品牌”转型。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