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层面出台首份五年物流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从此,五年物流发展规划成为实现各级政府发展物流目标的制度性、系统性的治理机制以及五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生事物的五年物流发展规划应该积极向已有数十年历史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其他五年规划管理学习,加快建立闭环管理,滚动发展的机制。
建立闭环是五年物流发展规划关键管理机制。五年物流发展规划管理以五年物流发展规划为载体,以“需求——规划——执行——评估”为环路,不断滚动迭代、持续发展的过程。比如“十四五”物流发展规划五年周期在2025年结束后,建设成果、尚未完成的任务和新的需求等进入闭环的评估环节,要滚动开启的是“十五五”物流发展规划管理的新闭环。五年物流发展规划期内,需求调整,内外部条件变化也需要启动从需求到评估的管理小闭环,也包括五年物流发展规划中重点目标、任务、工程等管理的小闭环。这些闭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五年物流发展规划管理系统的形成与运行。如果这些闭环能够积极适应内外部环境条件变化,与时俱进优化物流发展规划及其各类各种计划,不断推动五年物流发展规划管理的有序运行,就被视为在按正闭环滚动发展;反之,如果这些闭环存在断点、堵点,或者闭环偏离既定五年物流发展规划目标,对五年物流发展规划的滚动形成阻力,则被视为负闭环运行。所以,提高五年物流发展规划的管理能力和实施的质量水平,关键要建立闭环、统筹大小闭环,而且最大化实现正闭环理想状态。
保证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等环节的正向激励。在五年物流发展规划闭环管理过程中,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对重大、重要、关键问题进行需求分析、规划设计、执行实施和科学评估,以确保大小闭环运行始终聚焦主要核心规划总体目标,实现各环节正向激励,有效防范和化解闭环迟滞、中断、逆行等风险。在需求分析环节,科学、合理分析外部遇到的机遇、挑战,内部具有的优势、劣势,以“跳起来能够摘到桃子”的标准,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为闭环系统输入需求分析结果。在规划设计环节以需求目标结果为导向,提出相应实施策略,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主要工程,需要投入的相应资源和措施保障,需要运用数理模型测算,才能为闭环安排合理投入,以保证目标结果的产出实现。投入五年物流发展规划工程、任务的资源,要以高效、价值最大化为原则,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否则就会造成整个闭环低效、繁冗甚至失衡。物流高质量发展既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也需要扬长补短,持续推进物流实力的壮大发展,同时促进物流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双赢”。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等环节的目标决策点互动互促,只有大小闭环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建立动态、持续的正向激励机制,才能实现五年物流发展规划管理在其高质量发展中的赋能和风控作用。
保障执行实施、科学评估等环节的运行有效。要以五年物流发展规划为公共政策,专门建立健全规划执行、科学评估机制,形成包括分解、评估与监督等环节一整套的闭环目标责任制来落实。规划通过出台后,应制定和实施分工计划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动态监测规划实施,在中间、最终的阶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同时将约束性指标纳入相关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对重大工程项目建立台账,挂图推进。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对规划进展情况开展监督。同时还要形成支撑规划实施的资源、制度、措施等有效保障机制,以目标为导向、规划为引领、项目为抓手,“规划跟着目标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源跟着项目走”,人财物等资源向规划确立的重点任务、工程、项目等集中配置,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建设发展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和要素支撑,保障规划目标实现。五年物流发展规划制度设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长远布局、渐进调适、滚动发展、持续推进,现代化、高质量是一以贯之的主题,通过科学评估来使具体目标与时俱进,不断进行适时调整。比如对“十四五”物流发展规划实施结果进行评估,来决定“十五五”物流发展规划的延续指标、调整指标和新增指标,实现五年物流发展规划的延续性、调适性、滚动性、持续性,发挥出一个又一个闭环,且正向的长期主义优势。
作者系湘物联港航供应链研究院院长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