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 正文

经合组织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说明什么

  来源 : 经济日报  作者 : 未知
发布时间:  浏览: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5月31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5%,较今年3月份的预测7.8%上调了0.7个百分点,这一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凸显了经合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信心。

缘何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按照经合组织专家的分析,得益于中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众多行业加速开放,202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和进一步的开放姿态与举措将助力中国持续吸引外资流入。而且,中国在吸引外资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稳外资”仍是中国政府一项重要政策目标,在传统行业和制造业等领域,引进外资将有助于技术升级、改善组织管理以提高效率。

面对疫情蔓延,中国经济彰显强大韧性,并带动了世界经济稳步复苏。中国经济无可辩驳的“火车头”“引擎”地位获得国际组织纷纷点赞。在去年12月的报告中,OECD预计2021年中国将贡献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欧洲和美国的贡献将仍然小于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在近日召开的国际金融论坛2021年春季会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预计中国经济2021年将增长8.4%,并预测从现在到2026年,中国对全球增长的平均贡献将超过四分之一。

但也要看到,虽然国际组织上调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但全球整体经济复苏仍不平衡,复苏的关键仍取决于公共卫生措施及政策支持的有效性。只要世界上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未能接种新冠疫苗,就存在暴发新疫情的风险,全球经济复苏就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仍有必要有针对性地限制人群活动和流动,特别是在跨境旅行方面。对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人群来说,接种疫苗仍然遥不可及。全球迫切需要扩大疫苗生产和落实公平分配。

对中国而言,国际组织上调了中国经济整体预期,这其中也有去年基数相对较低等因素影响,短期看,仍然不能放松疫情防控这根弦,要高度关注全球货币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抬头等外部风险传导。中长期来看,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这既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意味着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字。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