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温格林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徐德洪副教授:国内第一部国际陆港学术专著《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正式出版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温格林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温格林
日前,国内第一部系统性介绍陆港发展、研究理论和实践案例的专著《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由中国财富(物资)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的作者是国内知名陆港物流学者——西安外事学院“一带一路”国际陆港联合研究中心徐德洪副教授。
徐德洪副教授的专著《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全书共八章,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是理论篇,主要从物流和产业经济发展经典理论、海港发展和陆港相关研究理论及人才培养五个方面系统介绍国际陆港;下篇是实践篇,主要从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和国内外实践案例两个方面介绍了国际陆港的运营与发展。
《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与国内其他物流或陆港有关的学术专著相比,本书有三大特点:
一是创新性,该书从物流和海港的发展逻辑关系切入,围绕国际陆港呈现了诸多创新研究成果。国际陆港是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基本功能是现代物流聚集区,目的是发展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打造内陆开发开放高地;其发展模式与运营和海港间有天然的基因关系。因此本书首次从现代物流和海港的角度切入,梳理了三者间的逻辑关系,更有助于提升对国际陆港的理解和认识。
二是系统性,全面阐明了陆港内在发展机理的系统性。国际陆港的出现和发展只有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其称谓名称、选址布局、功能规划、发展模式和国际运输代码等都还众说纷纭。本书是作者潜心研究国际陆港十多年的成果全面呈现,同时也借鉴了其他陆港学者的部分观点,是一部目前国内陆港学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
三是实践性,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的结合。该书不仅系统研究了国际陆港的发展,同时还结合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要求进行了与时俱进的结合,重点对国内外多个典型国际陆港发展案例进行了解析。此外,还涉及“双循环”、中欧班列等发展热点,提升了该书的实践应用价值。
《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专著由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执行)贺登才和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黄有方教授作序。《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的出版对于提升陕西物流学界对陆港理论研究贡献,丰富“秦创原”社科理论研究成果,完善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指导陆港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是系统性,全面阐明了陆港内在发展机理的系统性。国际陆港的出现和发展只有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其称谓名称、选址布局、功能规划、发展模式和国际运输代码等都还众说纷纭。本书是作者潜心研究国际陆港十多年的成果全面呈现,同时也借鉴了其他陆港学者的部分观点,是一部目前国内陆港学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
三是实践性,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的结合。该书不仅系统研究了国际陆港的发展,同时还结合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要求进行了与时俱进的结合,重点对国内外多个典型国际陆港发展案例进行了解析。此外,还涉及“双循环”、中欧班列等发展热点,提升了该书的实践应用价值。
《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专著由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执行)贺登才和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黄有方教授作序。《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的出版对于提升陕西物流学界对陆港理论研究贡献,丰富“秦创原”社科理论研究成果,完善国际陆港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指导陆港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附:作者简介
徐德洪、男、汉族、籍贯四川、1975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民盟、副教授/高级物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优秀教师(2019年)、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
现任西安外事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陕西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 陕西省“一带一路”国际陆港物流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兼任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批智库专家、教育部物流教指委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组成员、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特聘专家、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秘书处副主任、陕西省物流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西安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陕西省会展行业协会高级顾问、西安市会展协会顾问等。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陆港、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和会展经济
现任西安外事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陕西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 陕西省“一带一路”国际陆港物流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兼任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批智库专家、教育部物流教指委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组成员、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开发区协会陆港分会特聘专家、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秘书处副主任、陕西省物流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西安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陕西省会展行业协会高级顾问、西安市会展协会顾问等。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陆港、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和会展经济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