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交通一体化加速成形
近期,中国建筑国际集团院士工作站在香港揭牌,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香港建立的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特殊岩土工程专家陈湘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将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造成为科研成果转化输出平台、科技创新双向交流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是头等大事。”陈湘生表示,首先要从物理意义上把时空缩短,尽可能地实现基础设施连接一体化,让深港两地能够快速互动,使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从而促进互相理解,形成文化认同。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批重大跨境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基础设施“硬联通”加速大湾区发展“软联通”,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立体交通体系、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已逐步形成。
3条高速公路省际通道直达香港,2条通往澳门。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车程缩短至1小时以内。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将香港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现在,从香港西九龙乘坐高铁到深圳福田,仅需要短短15分钟。今年以来,广深港高铁恢复通车,广汕铁路、深茂铁路、佛莞城际铁路等一批项目先后开工,“轨道上的大湾区”不断加速,预计2035年主要城市间将实现1小时通达。
2018年10月23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飞架香港、澳门、珠海三地,伶仃洋天堑变通途。香港到珠海、澳门的陆路车程由此前的超过三小时缩短到一小时内,粤港澳三地之间要素流通更加便捷高效。
如今,从珠江口由北向南眺望,黄埔大桥、南沙大桥、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4条公路通道和1条铁路通道依次铺陈开来,大大缩短了珠江口两岸居民过江跨海的时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碧波之上,雏形初显,“超级工程”穿江跨海,将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今年以来,跨境通关不断提速,人员往来更加高效便捷。
元旦,“澳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后单日通车量突破千辆次,在此带动下港珠澳大桥口岸出入境车流2月10日首次突破8000辆次,为2018年开关以来的最高纪录。
1月8日起,深港口岸分阶段有序恢复内地与香港人员正常往来。当日,深圳、香港地铁App扫码乘车启用互联互认功能。
2月6日,深港陆路口岸全面恢复正常通关,首日出入境约28万人次。在深圳东部,一条跨境新通道——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启用旅检通关。除了莲塘/香园围口岸,多个深港要素跨境流动的“主动脉”正在升级转型:沙头角口岸已开工建设,连接香港和内地历史最久的“第一口岸”罗湖口岸正在推进改造升级前期工作,而皇岗口岸重建项目已进入基坑施工阶段,新口岸将衔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及新田科技城规划,并推行具有深港特色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高效便捷查验模式。
与此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加快形成,机场群旅客吞吐能力超2.2亿人次,港口群集装箱年通过能力约8500万标箱。今年2月8日,深港直升机跨境飞行正式复航,大大缩短两地通勤时间,在跨境应急医疗救护上响应速度更快,为内地居民及在内地工作生活的香港居民提供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一体化,激发了大湾区的经济活力,为大湾区居民带来了更加快捷、更加畅通、更多样化的出行体验,让“踩着人字拖来深圳吃宵夜”“带着奶茶和点心回香港”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同时,更加频繁的人员往来,也让诸如“节假日口岸人山人海”等“幸福的烦恼”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在陈湘生看来:“目前交通领域仍然存在制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满足民生需求的障碍。”他认为,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尚有可以努力的空间。
陈湘生透露,深圳地铁7号线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已在深圳河畔预留了一个尚未启用的地铁站以及地下空间,还把原来的地面设施做了迁移,留出了停车场的位置,一旦条件成熟,便可下穿深圳河,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实现与香港地铁的接驳,为未来更便捷地乘坐地铁往来大湾区城市之间提供了可能性。“希望能够用我们已经取得的在地下空间、隧道工程、环境治理、土壤修复、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先进经验、管理模式和成套的技术标准,支持香港环境向好、交通向好、民生向好,帮助香港突破目前面临的发展瓶颈。”
“凝聚全球科技力量,同时也支持香港技术的发展进步,使粤港澳大湾区真正实现交通一体化、信息流一体化、人员互动一体化。这是非常难的,但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陈湘生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