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热度持续攀升 上市公司争相布局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取代造车、大模型等成为又一科技热词,2024年也被广泛称为“低空经济元年”。
近日,中兴通讯“筑路低空”主题体验交流活动在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打造的低空经济示范区深圳人才公园开展。
中兴通讯相关专家指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受到政策、应用、技术三个关键因素的驱动,随着产业协作和技术创新,低空经济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地方城市竞相出台低空经济发展方案,抢滩万亿市场,同时低空空域的改革和低空新基建的建设也在陆续开启,行业或有望加速迎来发展拐点。风口之下,“低空经济”已成为不少上市公司战略布局的新方向。
三大因素推动低空经济爆发
2024年以来,各城市、区域陆续出台了低空经济发展方案,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低空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时点。
民生证券分析师尹会伟认为,目前地方城市竞相出台低空经济发展方案,抢滩万亿市场,同时低空空域的改革和低空新基建的建设也在陆续开启,行业或有望加速迎来发展拐点。
在中兴通讯交流活动中,中兴通讯无线未来实验室主任崔亦军对记者表示,驱动低空经济加速发展,主要是政策、应用、技术三个方面的一体化运作。
首先,政策驱动是低空经济战略持续升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层面的顶层规划正不断深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速发展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目前,据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
其次,应用驱动是实现商业闭环的一个内生力。载人服务、载物服务、低空安防、低空作业、治安救助等已成为低空经济应用的主要场景,在崔亦军看来,如果没有这些业务场景,低空经济将无法形成商业模式闭环,产业发展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也将成为整个低空经济的核心。
最后,多维技术的全面演进也是驱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崔亦军表示技术维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无人机技术。作为低空经济的主体,无人机首先需要实现轻量化,同时持续提升避障、悬停、容错、迫降等关键技术。二是新能源技术。一方面,它直接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另一方面,电池、电控、电机等三电技术也是eVTOL快速发展的核心。三是智能联网技术,包括北斗+RTK导航技术、5G通感一体化,以及AI,这也是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上市公司纷纷布局
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随着低空经济热度攀升,陆续吸引诸多上市公司布局,甚至将其作为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之一。
其中,国内直升机通航运营龙头中信海直在半年报中透露,该公司参与制定了《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技术要求》,同时将参与建设以深圳太子湾邮轮港为中心的起降点,配套建设国内首个数字化塔台,正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业务,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提及中兴通讯未来在低空领域的规划,中兴通讯5G-A通感产品总监赵志勇对记者表示,作为信息通信行业的设备厂商,中兴通讯将以通感一体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通感一体网络为核心,同时可以参与平台建设,包括服务器、信息服务等,赋能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赵志勇介绍,一方面,助力地面通信网络向低空延展,从基站、网络、公共导航出发,打造低空的通信、监控和导航为一体的网络,保障低空经济核心利益体系,与产业合作伙伴一同建设一个低空基础设施的生态链。另一方面,将低空安全作为底线,利用通信基站的感知能力,对无人机、航空器等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进行智能化感知识别,从而保障低空的安全性。
近年来,在低空经济领域,中兴通讯取得了多项突破。中兴通讯在业界首发自发自收大张角机型,可支持65°大张角,实现600米高度的通信和感知能力。此外,中兴通讯长期致力于通感算智一体技术的标准推进、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截至目前,中兴通讯已经与运营商及第三方合作伙伴联合,在25个省市完成了超80个低空通感试点项目,覆盖物流配送、重点区域低空安全等多种应用场景。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涉及低空经济的布局情况。
中航西飞在互动平台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该公司将结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总体部署,组织策划低空经济发展及能力建设,积极承接低空飞行产品相关工作任务。
南京聚隆称,该公司控股子公司聚隆复材专注于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成为公司探索“低空经济”领域的先行军。
博众精工则表示,该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规划建设空地一体化无人感知系统,在城市管理、应急救援、巡视巡检等方面打造无人机服务“一个平台一张网”,提供系统里面的无人机自动机场及调度指挥平台,该无人机自动机场主要作用是为无人机提供换电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