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数据 > 正文

2023年12月份中国CBMI显现:供需博弈明显 市场情绪谨慎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作者: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陈林 时间:2024-01-05
导读: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年1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0.7%,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指数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年1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0.7%,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指数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分项指数显示,销售量、供应量均呈上升走势,供应量升幅有所收窄,库存量呈下降走势;从市场来看,对一些大宗商品的冬储需求拉动了销售指数的上涨,但反弹动力仍显不足,后续虽仍有补库空间,但幅度不及往年正常年份。从供应端来看,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复、全球产业链的中断和极端天气的频发,大宗商品的供应受到影响,导致能源市场供应偏紧及工业品供过于求。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应宽松,市场情绪谨慎。后期来看,进入1月份,随着前期宏观利好消息被市场逐步消化,叠加多地天气将处于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市场需求将继续下降,加之春节临近,终端企业需求将有所放缓,贸易商也将逐步季节性离市,整体交易活跃度下降。同时由于资金压力趋于加大,供方为了回笼资金,会有意加快出货速度,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趋于走低。

一、商品供应增速继续减缓。

2023年12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调,当月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至100.3%,为今年仅高于1月份的第二低点。从各主要商品情况来看,随着预期节前消费端备货增加,部分商品生产企业生产热情依然高涨,本月商品整体产量有所增加,但受制于利润、原料、限产、检修等因素影响,部分商品生产企业逐渐下调生产计划,市场供应增速减缓。各主要商品中,受市场需求走弱利润降低的影响,钢铁企业生产意愿下降,导致钢铁供应量下降,铁矿石、原煤、成品油和汽车供应量均有所增加,其中铁矿石、原煤因为冬储行为导致需求增加,供应量有所增加,成品油受12月份的炼油利润较前期有所上涨,供应量增加,化工方面受到开工负荷率下滑及红海事件的影响,供应量有所减少。

1、钢厂生产意愿下降,钢铁供应量呈下降走势

2023年12月份,钢铁供应量较上月下降1.5,结束连续六个月供应量上升的格局,显示出:12月以来,钢材市场需求走弱,炼钢利润降低,企业生产意愿相应下降,同时采暖季限产政策逐渐严格,对钢材生产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此情况下,钢厂生产有所下降。生产指数为45.8%,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据中钢协统计,12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日产粗钢193.16万吨,环比下降4.19%,日产生铁181.43万吨,环比下降3.21%,日产钢材191.25万吨,环比下降12.26%。到中旬时,日产粗钢192.89万吨,环比下降0.14%,日产生铁181.46万吨,环比上升0.01%,日产钢材196.13万吨,环比上升2.55%。中旬生产较上旬小幅回升,但幅度远小于上旬的环比下降幅度。结合来看,12月内钢材生产呈现下降态势。1月份,钢厂生产将面临多方面压力。一是钢铁需求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供给端动力相应下降。二是采暖季钢厂停限产将会持续严格落实。三是春节前高炉检修情况较多,直接限制生产。在多个因素的影响共同作用下,后市生产端或将持续走低。

2、发运量和到港量环比均出现增量,铁矿石供应增加

2023年12月份,铁矿石供应量较上月增加2.3%,供应量再次转为扩张。从供应端的表现来看,全球铁矿石发运量以及中国铁矿石到港量环比均出现增量。需求端方面,日均铁水产量环比下降2.7万吨/天至222.1万吨/天,降幅1.2%。12月份中国45港到港量绝对值环比有所增加,预计12月份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量为10498万吨,月环比增加307.2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减少217万吨;日均到港338.6万吨,月环比减少0.9万吨。1-12月份,我国45港铁矿石预计到港总量12.04亿吨,同比增加3102.9万吨,增幅2.6%。2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环比增加,预计12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量为14909万吨,月环比增加1685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加958万吨,处于今年月度偏高位置;日均发运480.9万吨,月环比增加40.1万吨。1-12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量累计达到15.69亿吨,年同比增加5139万吨,增幅为3.39%。根据近三年年末冲量后的发运来看,2023年1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量环比下降1960万吨,2022年1月份环比下降1754万,2021年1月份环比下降1902万吨,预计2024年1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量环比或将明显下降。

3、高库存下市场煤采购积极性低迷,煤炭供应增速继续放缓

2023年12月份,煤炭供应量较上月增加1.2%,增速较上月放缓1.4个百分点,煤炭供应量连续十一个月增加,但增速连续两个月放缓,显示出:进入年末,部分上游煤矿陆续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煤炭产量预期缩减,受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及强度增大,电厂耗煤明显加快,但在高库存下市场煤采购积极性低迷,加之非电行业进入消费淡季,采购需求释放有限,市场呈现供需双弱局面。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份全国生产原煤4.1亿吨,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79.9万吨。1-11月全国原煤累计产量42.4亿吨,同比增长2.9%。据Mysteel煤矿开工数据显示,截止12月29日,全国426家煤矿开工率为90.1%,周环比下降0.6%,临近年末部分煤矿生产任务即将完成,叠加安全检查及雨雪天气等影响,部分煤矿生产阶段性受限,整体供应水平有所缩减。站台及终端补库需求稍有增加,部分在产煤矿拉煤车辆增多,少数煤矿根据自身库存及需求情况上下小幅调整煤价。但随着港口煤炭价格下跌,市场户整体需求一般,产地价格持续承压。

4、中国独立炼厂开工率预期上涨,成品油资源供应上升

2023年12月份,成品油供应量较上月增加0.7%,结束了之前连续两个月的下降,显示出:四季度以来汽柴油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主因“金九银十”汽柴油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库存上移,汽柴油价格震荡走跌,独立炼厂因炼油利润不佳,及对后市需求呈看空预期,降低开工负荷,进入12月份,炼油利润虽有上涨,但是多数炼厂因原油配额不足,需求疲软,维持低位开工率运行。数据显示,截止12月28日,本月国内独立炼厂产能利用率63.85%,其中汽油产量356.75万吨,柴油总产量727.84。月内产能利用率小幅上涨,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汽柴油产量呈呈震荡上涨趋势。12月份以来独立炼厂汽油价格先跌后涨,柴油价格震荡收跌。截止12月28日当周,汽油均价8354元/吨,环比上涨77元/吨,涨幅0.93%;柴油均价7210元/吨,环比下跌227元/吨,跌幅3.05%。

二、销售增速小幅回升。

2023年12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101.4%,显示企业的冬储行为及节前消费端备货为大宗市场需求端提供支撑,销售指数上涨,但受制于大宗市场行情低迷,企业冬储的热情不及往年,且加之部分地区疫情反复,持续降雪,又进一步影响了市场需求,终端企业采购越发趋于谨慎,本月销售指数增速仅表现为小幅回升。各主要商品中,铁矿石、原煤、有色金属和汽车销售量继续增加,增速继续加快;化工销售量均有所增加,但前期石化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在于成本和供给层面的驱动,随着驱动力的边际弱化,以及价格上涨之后的传导逐步出现阻力,后期价格上涨恐难持续,故销售增速有所减缓;钢铁方面,12月是钢铁行业的传统淡季,今年大范围暴雪寒潮天气使得多地气温骤降,也加快了钢市需求衰减的步伐,整体需求进入了季节性衰退期,市场销售量出现下降;成品油方面,进入12月,需求依旧平淡,且出口量受阻,对炼厂开工仍有制约,导致成品油销售量下降。

1、行业淡季效应显现,钢铁市场供需同步下降

2023年12月份,钢铁销售量较上月回落0.7%,终结了连续六个月销售量的持续上升,显示钢铁行业淡季效应显现,市场需求有所下滑,带动钢材生产相应下降,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钢材价格高位震荡。从需求端的情况来看,12月是钢铁行业的传统淡季,今年大范围暴雪寒潮天气使得多地气温骤降,也加快了钢市需求衰减的步伐,整体需求进入了季节性衰退期。在各地施工作业大量停工的情况下,终端需求也呈现下降态势,根据监测的沪市终端线螺采购数据来看,12月份上海终端采购量小幅下降7.5%,成交出现萎缩。值得关注的事,由于市场成交缩量,部分钢材品种的企业库存有所上升。据中钢协数据统计,12月中旬,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501.65万吨,比上一旬增加91.04万吨,上升6.45%,累库速度较快。据钢小二平台采样数据显示,12月份螺纹钢需求指数月环比下降。预计2024年1月份,钢材市场需求将继续收缩。进入1月份以后,多地天气将处于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工地用钢需求将继续下降,同时由于春节临近,用钢企业需求将有所放缓,钢贸商也将逐步季节性离市。钢厂累库将有所持续,冬储继续推进。需求端回落让基本面难以维持高昂的铁矿石价格,炒作因素散去后,铁矿石价格一定会回到正常区间,后期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是大概率事件。钢材成交也会随着需求减少而减少,钢材价格或将小幅回落。

2、钢厂节前补库刚需,铁矿石需求整体上升

2023年12月份,铁矿石销售量较上月增加2.8%,从冬储需求来看,虽有元旦假期与今年春节提前,但持续亏损下,钢厂补库力度不强,原料采购谨慎,后续虽仍有补库空间,但幅度低于往年。从需求端的情况来看,需求端方面,12月钢厂陆续开启春节补库,但钢厂原料采购相对谨慎,补库力度不强。展望1月,前期钢厂仍有补库需求,疏港量或将持稳,随着春节假期开始,钢厂以消耗库存为主,疏港量会出现明显减量,因此预计2023年1月疏港量有所回落。截至12月30日,Mysteel统计247家钢厂样本预计12月铁水产量总量环比增加141万吨至6886万吨,日均铁水产量环比下降2.7万吨/天至222.1万吨/天,降幅1.2%。具体到区域来看,本月减量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华南和西北地区,主要是由于利润持续亏损下检修、减产增加以及复产延迟。展望2023年1月,仍处于冬季成材需求淡季,钢厂利润难有可观修复,钢厂增产动力不足,考虑到高炉生产的连续性,集中大规模减产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预计1月日均铁矿石需求较12月变化不大,窄幅震荡。112月疏港整体较上月有所增加。截至12月30日,Mysteel统计中国45港12月疏港量9368万吨,日均疏港环比增加10.5万吨/天至302万吨/天,增幅3.6%。确定的补库,不确定的终端需求,一月铁矿石价格或震荡回落。

3、寒潮天气加速需求的释放,煤炭销售整体增多

2023年12月份,煤炭销售量较上月增加1.6%,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下降格局,显示受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及强度增大,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但在高库存下市场煤采购积极性低迷,加之非电行业进入消费淡季,采购需求释放有限。从市场需求的情况来看,2023年11月全社会用电量7630亿千瓦,同比增长11.6%。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36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高于去年全年的3.9%。分产业来看,今年1-11月,第一产业用电量累计11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第二产业用电量累计55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用电量累计151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累计122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1月随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全社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均达到年内最高,第二产业用电量维持较高增速。据Mysteel统计,截止12月29日全国205家电厂样本区域存煤总计4691.6万吨,日耗262.1万吨,可用天数17.9天,本周全国多地出现连续性降水,导致部分区域电厂日耗小幅回落,但高温天气仍占据主导地位,居民用电负荷偏高,电厂日耗整体波动不大;当前终端电厂库存依然处于高位,补库需求虽受夏季高温影响有所释放,但数量难以提振市场,电厂接货情绪整体不佳,多延续观望态度。后续随着气温回升,日耗有望继续反弹,终端需求或将进一步释放。综上所述,12月以来煤矿开工环比下降,长协煤发运稳定,社会库存始终处于偏高水平。在高库存制约下,终端仍以刚需补库为主,终端需求整体依旧偏弱。进入1月,煤矿开工陆续恢复,冬季用煤旺季预期下,电厂需求继续托底,但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需求持续不振,对市场煤采购将有所减少,整体来看,在市场供需主线逻辑维持宽松的客观格局下,上下游将延续分歧博弈局面,预计春节前夕或有阶段性需求释放,1月煤价整体或将维持震荡偏弱行情。

4、需求依旧平淡,且出口量受阻,成品油市场销售量下降

2023年12月份,成品油销售量较上月减少1.1%,近十一个月首次出现销售量下降。从市场需求的情况来看,12月份以来,汽柴油产销率均呈现先跌后涨趋势,月内两轮发改委限价均呈下调,汽油累计下调470元/吨,柴油下调450元/吨。消息面利空影响,且月内汽油无节假日支撑,柴油需求随气温下降呈萎缩趋势,下游备货积极性偏弱,成交乏力。进入月下旬,随着短期利空落地,且圣诞节之后原油上涨,新一轮限价预期上调,且临近元旦假期,下游备货积极性被调动,销量明显上涨。从2023全年来看,多数时间成品油成本增长向终端价格传导受阻,导致裂解价差和原油价格反向而行,仅在7月和8月期间,由于旺季和补库等因素需求回暖,裂解价差和原油价格共振上涨。此外,2023年汽柴油基本面分化显著,汽油多数时期处于去库状态,基本面相对偏紧,而柴油在工业弱复苏的背景下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基本面呈现供应过剩格局。2024年多家炼厂将开启检修,受检修影响,如果按今年成品油收率测算,预计2024年汽柴煤生产减少量分别为902万吨、1211万吨、280万吨,基本面或小幅收紧,柴油供应过剩局面有所缓解。

三、商品库存出现回落。

2023年12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为99.8%,较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整体商品库存量在连续两个月增加后出现回落,从指数的变化情况看,本月销售指数大于供应指数,库存压力减缓,加之多重因素影响下的限产检修,商品供应增速减缓,导致市场库存整体减少。从各主要商品库存情况来看,钢铁、铁矿石、有色金属库存量减少,其余品种库存量继续增加,但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减缓。

1、流动性偏紧加大库存压力,钢铁库存量继续下降

2023年11月份,钢铁库存量较上月减少0.4%,降幅较上月收缩0.7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下降。西本新干线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全国主要样本城市螺纹钢累计库存396.85万吨,月环比增加28.3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29万吨;线材累计库存52.81万吨,月环比增加2.4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4.61万吨;五大钢材品种累计库存894.85万吨,月环比增加20.88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74万吨。从钢厂库存来看,据中钢协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 1501.65万吨,比上一旬增加91.04万吨,增长6.45%:比上月同旬减少31.34万吨,下降 2.04%;比去年底增加 194.21万吨,增长14.85%;比去年同旬减少97.36万吨,下降 6.09%,比前年同旬增加 144.65万吨,增长10.66%。尽管最近累库幅度不大,但从钢联样本看,今年累库比过往年份要稍早,12月就已连续累库三周了,1月累库幅度将加大,或超过200万吨。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9.9天,同比增加0.9天,基本面的压力将加大,看是否倒逼钢厂进一步减产。2024年初钢厂大概率不大会像2023年初那样囤货,贸易商更是谨慎做库存。所以,一旦显性库存增加明显,对价格的压力就可想而知。

2、受供需双重影响,铁矿石库存量再次下跌

2023年12月份,铁矿石库存量仅表现一个月的回升后,再次呈现下跌走势,本月铁矿石库存量较上月减少0.7%。12月中国45港铁矿石库存整体延续了10月中旬至今的累库趋势。节奏上,月初累库幅度有所扩大,中旬出现小幅去库后月末再度回归累库通道。截止12月28日,45港铁矿石库存总量11991.73万吨,较上月底高494万吨,比今年年初库存低1138.8万吨,比去年同期库存低1193.9万吨。本月45港铁矿石库存整体表现累库趋势,上旬我国受强降温及大风天气影响,供应端下降且疏港阶段性回升,库存小幅去库,中下旬到港恢复叠加铁水呈下行趋势,45港库存重回累库通道。短期来看,供应端,1月铁矿石发运量季末冲量后回落,综合海漂库存及到港比例来看,巴西、澳洲预计到港量大幅增加后下降,受矿价影响非主流到港量预计依旧强势,2024年1月份到港量预计表现同、环比均增加;需求端,1月份部分钢厂检修高炉即将复产,高炉铁水产量环比回升,但节前补库预期下,原料价格中枢仍处高位,钢厂利润修复依旧承压,铁水产量回升空间有限。在供需双重影响下,1月港口库存预计延续累库趋势。

3、需求端表现不佳,煤炭库存增速减缓

2023年12月份,煤炭库存量继续增加,当月较上月增加0.1%,增速较上月减少2.8个百分点,显示在高库存制约下,终端仍以刚需补库为主,终端需求整体依旧偏弱。据Mysteel动力煤港口库存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2日,Mysteel统计55个港口样本动力煤库存6745.00,环比减230.7;其中东北区域港口库存335.40,环比减9.3,环渤海区域港口库存2926.80,环比减196.6,华东区域港口库存1166.00,环比减8,江内区域港口库存963.80,环比减51.8,华南区域港口库存1353.00,环比增35(单位:万吨)。本周库存华南库存上涨外其余港口库存均呈下降态势,港口降库困难,整体交投表现不畅,需求端表现不佳,基本刚需拉运为主。年关将至,部分贸易商急于出货降价销售,下游还盘走低,上下游还报盘价差拉大,交投僵持,实际成交表现不佳。现港口降库节奏较慢,市场信心不足,多以观望为主,短期内全国各港降库压力依旧。

4、经销商加大清库力度,汽车库存量增速放缓

2023年12月份,汽车库存指数较上月增加0.4%,增速较上月减缓2.4个百分点,显示随着供应持续增加,而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汽车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市场的情况来看,12月进入收尾冲刺阶段,年底旺季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目前,有近20余家车企官宣下调车价,经销商也加大限时优惠方案,各地方补贴也密集出台,全力促进汽车消费。12月上半月,部分地区大范围雨雪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客和车辆交付,销量增长相对乏力。下半月,在返乡潮带动下,叠加年底大促,客流及销量超预期走高。综合预计12月乘用车终端零售量在245万左右,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23年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3.7%,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6.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仍处在不景气区间,但景气度显著回升。尽管汽车消费复苏,但距离主机厂对经销商的考核目标和预期仍有距离。临近年末,经销商为达成全年任务目标拿到年终返利,加大清库力度。经销商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但盈利压力依然较大。

综合来看,12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供需博弈仍然明显,需求疲弱或是整体大宗商品共同面临的困境,而此时供应的过剩或紧张便成为了商品价格的主导逻辑。从目前来看,需求的疲弱有望随着海内外经济的复苏得到改善,加之市场内生动力稳定释放以及稳经济政策进一步发力的情况下,国内经济回稳向好运行仍具备基础。

1、经济运行基本平稳,2024年有望继续回升向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3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小幅下降。从指数的结构变化来看,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企业生产活动持稳运行,新动能继续稳定增长。但出口受季节性影响回落明显,原材料与产成品价格指数差有所扩大。从指数全年走势来看,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结构向好发展态势。2024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向好。

回顾2023年,制造业PMI全年均值为49.9%,高于2022年全年均值0.8个百分点。从指数年内走势来看,制造业PMI在一季度运行在50%以上的较好水平,显示在疫情影响消退后经济快速恢复,二季度指数较快回落,显示在积压需求快速释放后经济回升势头有所放缓,三、四季度指数均值运行在49.5%左右的水平,显示在各地积极落实稳经济促增长等政策措施的带动下,我国经济保持相对稳定运行。结合制造业PMI和四大行业PMI走势来看,全年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结构向好发展态势。

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或仍将面临一段时期的需求不足、动能偏弱问题,一方面国内需求全面释放仍需时间,二是在全球经济压力和国际供应链结构性变化的情况下出口将面临下行压力。但经济向好运行的基础较为坚实,一是我国有坚实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优势,仍是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二是各项稳经济、促增长、优结构政策措施不断取得成效;三是市场预期稳中趋好,12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9%,连续3个月上升,且2023年下半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值高于上半年均值和2022年下半年均值,显示企业信心不断提振。在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工作的全面落实下,2024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向好。

2、年终岁末看油气大宗商品走势

近期国内、国外均有重要会议召开。国内方面,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2021年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总基调均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的会议在2021年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基调“稳字当头”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加了“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新要求,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显示出对中高速增长水平的进一步重视。国内经济向好的大方向为市场信心形成托底,良好的预期将成为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的一颗定心丸。

国际方面,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联储召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议息会议并公布声明称,本轮加息周期或已结束,降息周期即将启动,美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由2.1%上修至2.6%,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下修0.1个百分点至1.4%。至此,美联储数十年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开始转向,美国历史性的货币紧缩周期或将宣告结束。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转变的迹象,叠加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大幅减少等因素,推动国际油价小幅上涨,结束了2018年以来最长连跌周期的七周连跌,WTI油价涨至每桶70美元关口上方。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周期性和结构性变化,增长周期和金融周期的下行决定了2024年的基本大局。然而,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美联储议息会议,均释放出一定的宽松信号。在市场内生动力稳定释放以及稳经济政策进一步发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回稳向好运行仍具备基础。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召开虽然仍未给出明确的降息时间指引,但对降息的预期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信心提振。在国内稳增长预期升温和海外紧缩预期缓解的共振作用下,海内外大宗商品市场迎来利多。这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就可见一斑,而原油又是大宗商品之王,油价止跌回升带动市场气氛,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企稳。

总的来看,当前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总体复苏的格局并未发生改变,大宗商品整体环境预期继续改善。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预计2024年我国油气需求仍将是全球油气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产业链最全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油气对外依存度高位运行。因此,除了仍需要从全球市场大规模进口油气外,还应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3、关注12月国内外宏观政策面提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重点和行动举措。《行动计划》是我国继2013年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的第三个“大气十条”,明确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总体思路、改善目标、重点任务和责任落实。本次出台的《行动计划》坚持突出工作重点,坚持PM2.5改善为主线,明确PM2.5的下降目标;坚持系统治污,大力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调整。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持续增加天然气生产供应,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需求。

责任编辑:权浩宇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