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探访进口冷链监管仓:如何检测管理?“冷链三证”怎样出具?
多地冷链食品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冷链食品检测和食用是否安全的问题备受大家关注。
山东是全国进口冷链食品的重要入境口岸和运输通道,相关生产经营单位有近1.8万家。港口是进口冷链物流到达的第一道关卡,进口冷链如何检验消杀流通到市场呢?
山东:进口冷链监管仓如何管理?
青岛港怡之航冷库是当地最大的冷链集中监管仓。上午8点半,一批共18个集装箱进口冷链食品到达监管仓。这批冷链食品是货主提前一天通过冷链服务平台预约提货的。

消杀以后,还要进行核酸检测。

完成样本检测后,再由监管仓工作人员开具出仓证明。


据介绍,进口冷链食品从进集中监管仓到拿到“冷链三证”,最快需要8个小时,全程可在网上办理,并可实现同批次追溯。此外,12月20日起,山东省内销售进口冷链食品的经营者,必须在销售专区公示批次追溯二维码,方便消费者查询进口冷链食品进货渠道,以及核酸检测、消毒情况。
哈尔滨:进口冷链食品 必须具备“三证”
哈尔滨昨日(17日)发布公告,凡进入哈尔滨市的进口冷链食品,必须同时具备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和追溯信息。对相关票据不全、来源不明、证物不符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禁止进入哈尔滨市。所有在哈尔滨市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贮存服务、物流配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进口冷链食品抵达哈市前24小时主动向相关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申报。
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上线试运行
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近日上线试运行。平台采取“首站赋码、进出扫码、一码到底、扫码查询”的管理模式,对进口冷链食品在安徽流通开展追溯管理,从而实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
在安徽合肥市的一家大型超市里,消费者通过扫描商品上的追溯码,就可以查看食品输出国家或地区、核酸检测抽检报告等信息。


为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要求安徽省内从事进口冷链食品进口贸易、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服务的生产经营者及第三方冷库、储备商品冷库等相关服务提供者,全面应用“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完成注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