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泉:“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人才加持是关键”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即将开局的重要历史节点。“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迈向现代化的重大转型期,也是产业优化升级、企业竞争力提升和行业双循环运行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性强的物流人才无疑成为推动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行业发展两极分化 高端人才缺口较大
近几年,物流行业在技术驱动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为行业带来了无限可能,也逐步取代了部分人工环节,为行业实现降本增效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同时,随着智慧物流的高速发展,高层次、高质量人才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对此,中储智运创始人、总工程师李敬泉指出,我国物流企业呈现出典型的两重构造格局,一种是位于金字塔尖的头部企业,拥有现代化管理体系、高度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另一种是从事传统的仓储、运输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实体物流公司。两重构造格局也就决定了物流人才分布的两极化特点,现代物流发展更需要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人才。目前,中储智运已在“物流运力交易共享平台”“网络货运平台”两个核心平台的基础上向供应链生态圈延伸,传统物流人才所掌握的技能显然已经无法与企业发展相匹配,加之现代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或过于侧重传统仓储运输实务,或偏重于数学建模等方法论,因此,适合现代物流发展的人才仍然比较短缺。
主营大件快递的德邦快递对此也有同感,缺乏“技术含量”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显然已不足以支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目前,德邦快递的数字化进程正快速推进,无人机、蓝精灵等黑科技产品的落地让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更智能更高效。企业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更需要大批高素质、专业性强、懂现代管理的物流人才注入。
供需异位难破解 物流教育亟需改革
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我国物流从业人员以年均 6.2%的 速度增长,每年新增 180 万人左右的物流岗位需求。近日,BOSS直聘发布的报告指出,三季度供应链/物流类岗位环比增幅达到58.1%,对专业岗位人才的招聘比例由二季度的39.1%骤增到49.4%。
另外一面,物流教育已在我国经历了逾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期,为何物流人才紧缺至今仍难以解决?显然传统物流教育已存在供需异位的问题,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认为物流教育需要改革。其一,传统物流教学的内容核心是运输、仓储管理、路径优化等内容,课程设计过于陈旧,与时代脱节;其二,我国物流领域的高等教育仍然过多的侧重方法研究,与物流现场脱节;其三,缺乏基础性的专业理论教学,物流教育在理论架构与物流现场实际结合衔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相对薄弱,最终造成‘各说各话’的局面。”李敬泉详细剖析物流人才培养与市场错位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校企协同、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重新对物流教育进行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今年7月,由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专家组成的学术专家团走访了中储智运,对于中储智运在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建设上拥有的丰富经验和成功实践,在产学研联合之下进行的智慧物流管理研发等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当然,面对供需矛盾,物流企业自行培养人才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德邦快递通过设立德邦大学来丰富人力资源储备,保障了在建设智能物流企业的道路上,对各层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
此外,为解决现代物流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的痛点,中储智运通过知名高校校招和组织 “智运之星”算法编程挑战赛等活动来展现企业对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的重视,挖掘优秀物流科技人才的用心,以及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数字化供应链建设,为行业生态赋能的初心。
李敬泉指出,中储智运的成立是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规划的结果,是央企在物流领域从“互联网+”作为突破口进行平台化运作的创新项目。因此,中储智运在选人用人方面也以灵活创新为前提,积极探索“引得来、留得住、用的好”的用人模式,以期实现传统物流人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充分融合。
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的主要措施,也是我国经济加强内循环、创新外循环的主攻方向。当前,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数字赋能的智慧物流已成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高水平、专业化人才的迫切需要。唯有政企、高校协同发力,不断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为现代物流体系的快速构建加“码力”,为“十四五”时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