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园区 > 正文

李红霞: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的思考

来源: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 作者:李红霞 时间:2021-04-15
导读: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钢铁物流,这是一个很细分的行业,有很多独特性,可能不具备普遍参考价值。

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的思考

李红霞

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演讲(摘要)

(2021年3月26日 中国·青岛)

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钢铁物流,这是一个很细分的行业,有很多独特性,可能不具备普遍参考价值。所以今天的分享我想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尝试总结出物流园区成功运营的一些共性要素,供大家参考、指正。

1.我们的实践

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现在是26年。我们在3省5地布局了4个园区。长沙的一力物流园是我们最早布局的一个园区,也是目前运营最成熟的一个园区,入驻企业2000家,为50000余人提供就业,年吞吐量1800万吨,年交易额600多亿,占区域市场80%的市场份额。园区运营数据被列为湖南省经济运行三大先行指标之一。

园区已经形成以原材料生产制造商为主体的上游企业,以贸易商为主体的中游企业,以工程机械、工程制造、建筑为下游企业的汇聚,形成大中小企业的集合,形成制造、贸易、金融、加工、物流等多元业态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在园区所在地的周边,以一力为中心,逐渐汇聚了9个大小不一的物流园区,这些园区与一力基于共同的利益,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形成了大托钢铁物流产业集群,打造出钢铁物流产业生态圈,生态圈带来的洼地优势又转化为外部的竞争优势,帮助稳定集群业态,对省内重点产业形成良好的支撑作用。

我们给自身的定位是物流园区整体的运行服务商,业务链条从园区规划设计到建设,到市场招商以及后续的产业运营共5个环节.在这五个环节当中,建设和招商往往轰轰烈烈、引人瞩目,而事实上起到决定作用的反而是悄无声息的规划设计和产业运营环节。

我们为客户提供基础的物流服务,包括公铁联运、公共仓储、分拨配送,和供应链增值服务,包括加工、供应链金融、信息共享以及其他如财税、人力资源等支撑性服务。

2.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的思考

回顾过去的26年,如果一力能够有今天一点点的成绩,我们在反思到底靠的是什么?

一是产业基础。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区域的产业基础,湖南有工业装备之心、重型机械之都的称号,工程机械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工程机械世界50强有4强集聚长沙。除工程机械,汽车、轨道交通、军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也齐头并进。良好的产业基础带来了非常旺盛的物流需求,钢铁物流企业因此具备非常良好的生存基础,预计到2025年长株潭地区工业用钢的产量将达到1320万吨,汽车以及零部件的物流需求也将大幅增加。

二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非常重要,但是肯定不是唯一的要素,否则同样在湖南具备同样条件的其他的钢铁物流为什么没有做成气候?我认为后续其二的要素是一力所处的区位优势。长株潭是一个狭长的品字型的地带,主要的产业园区呈T字型分布,一力刚好位于一横一竖的交汇点,是辐射长株潭各地的最佳的区位,区位意味着运输的成本低,意味着快捷和方便。

三是交通便捷。靠近高速网络是很多园区主打的优势,但是高速到达园区的距离以及便利程度至关重要,即使园区被高速包围环绕,如果不能便利进入到园区,这种交通优势无法转化为物流优势,就谈不上真正的优势。一力距高速的出口200-300米,从京广铁路引入铁路专用线直达园区,多式联运现在成为园区为客户降本增效的有力的工具。

所以,基于以上我想引出今天关于物流园区成功运营的从我们的角度的第一个总结:一个园区能否运营成功,在这个园区开始运营之前就决定了80%。成本和效率是规划设计出来的,最给力的降本增效措施是园区前期的规划设计,决定了物流成本和效率的起点水平,而后期的运营管理只能在这个水平上优化。产业、区位、交通优势能转换成物流优势才算是真正的优势。而能将产业、区位、交通优势结合并转化成物流优势的抓手就是选址。所以规划非常非常的重要。

第二个总结,坚持聚焦物流产业,坚持平台的定位。战略事实上等于取舍,一力26年的历史一直在取舍之间抉择、在与诱惑斗争,我们在贸易与物流之间取舍、最后选择了物流,在物流与地产之间挣扎,最后选择了物流,在综合性与专业性之间选择,最后选择了专业型。在全国性还是区域性的定位中,根据目前的资源和能力,暂时还是选择区域性的定位。这些决定当时并不容易,但复盘的时候发现,其实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坚持做物流,用心做物流。坚守长期主义,遵循规律做企业,克服追求短期效应的冲动,始终量力而行;追求专业精神、始终聚焦钢铁物流细分行业,精益求精,用专业能力为客户降本增效,创造价值;坚守务实的传统,从点滴细微处,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干好自己的事。

这一些成绩也只能代表过去,我们现在到底要做什么才能够拥有未来?这是我们当下思考的问题。

钢铁物流行业的业态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钢铁物流园区也面临着软件和硬件的提质升级,3.0版本的钢铁物流园呼之欲出,这个过程当中客户的需求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且我们发现客户的需求也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客户的需求由于市场向三四五线城市及农村转移,所以渠道已经有分散和下沉的趋势,物流的上下游无限融合,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边界也变得模糊起来,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急需要高质量的物流业与之匹配和支撑。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对于物流园区提质升级,我们关注客户的需求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关注客户的客户的需求。我们客户的客户,机械加工行业,年产值可能是5-30亿之间,但是我们去企业的时候现场一片混乱,乱到都没有地方站,原材料、半成品堆积如山,利润都被库存和应收吃掉了。另外一方面湖南的装备制造行业的配套仅仅有30%在省内消化和实现,其他的70%左右因为工艺、产能等问题都只能舍近求远在省外实现。这些现象说明产业链的协同度非常低,成本很高,这个成本包括库存成本、时间成本、资金成本、渠道成本、货损成本等,绝不是我们冰山上可见的一点点仓储费和运输费,这些推高的成本最终呈现在产品上,从而降低产品的竞争力。高质量的制造业需要高品质的物流支撑和保障,市场告诉我们必须要关注客户的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客户的问题,才能够服务好自己的客户。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集中加工下料平台。我们在现在的园区里设立集中的加工区,对集群内加工企业根据下游加工需求,就加工方式、加工产能、加工工艺进行有序整合,下游的订单经过统一的受理后进行集中套料向外协加工商派发加工单,部件加工完成之后在集配仓集件成套,按需配送到配套企业或制造企业。整个产业链通过集中加工平台,集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整合订单降低原材料及半成品积压成本、通过集中套料提高材料使用率、有可能提高设备使用率。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都在业务中深度融合,协同运作,给产业链贡献价值。

同时,我们改变另外一个观点,过去我们总是认为资金才是小微企业、产业链中游企业的瓶颈、难题,但是我们看到现在资金并不是钢铁流通产业链里面实体企业唯一的瓶颈,只是之一,产业链里的实体企业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公共物流仓储、联运、配送、流通加工等设备和设施及服务,需要平台将装备制造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企业紧密衔接,打造出“生产+物流+网络”生态圈。

基于这个理解,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以产业平台为核心,整合物流链的资源,围绕核心企业以及钢铁行业上下游的需求,提供供应链一体化协同解决方案。

这个设想将以长株潭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为载体实现,我们以存量资源的优化、增量资源补短板的原则,通过长沙片区、湘潭片区的差异定位和功能互补,实现实现双核驱动、协同发展。按照“一枢纽 两片区 多中心 千亿级”的定位,打造长株潭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建成立足长株潭、服务湖南省、畅联全中国、辐射全世界的国家物流枢纽。我们期待,这个规划的实现,让物流从支撑产业也变成湖南的又一支柱产业。

整个枢纽业务运行中,60%左右的功能已经实现了,其他的包括智能制造精益加工平台、产成品集散分拨、国际物流等功能需要从0开始建设。

3.建议

国家“十四五”规划已经正式发布,关于物流的关键词条有21处。物流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没有直接提及物流,但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很多。我反复看了好多遍,看的过程当中作为物流人其实感到非常自豪和激动。我们的公司成立26载,在26年以前我们要注册物流公司的时候都注册不到,因为当时在国民经济分类当中还没有这一个分类和行业,现在不过短短20多年,物流行业的地位已经提高到这么高的地位,我们在一线做,也觉得非常不容易,但我们也感受到在协会和各地省级的政府以及专家都在为这个行业鼓与呼,作为物流人真的非常感谢。

“十四五”规划是一个基本的框架,我们很期待看到“十四五”物流的专项规划,我想仅从规划落地的层面提出来几点建议和思考:

第一是建议物流企业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龙头企业要承担示范引领责任,加大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设备自动化等方向上的投入,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在物流领域融合应用,主动靠前一步,提高物流业服务制造业的水平。如在制造服务业方面,用“在线加工排产、仓配一体”去做物流生产服务协同、用车载物联网与“联运、配载、配送”做运力协同、用集中下料平台整合订单,匹配行业用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第二是物流业因其具备跨行业、跨区域、跨群体的行业特质,与产业链中游各类型企业业务联系最紧密、关联度最高,具备合纵连横、资源整合、优化提升产业链的先天条件。建议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担当作为,优化整合产业链中游企业,与上下游展开对话,突破障碍打造一体化协同平台,推动物流业、制造业融合。

第三是鼓励省属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与核心企业或平台企业深度合作,利用双方优势资源互补的特性,通过市场化方式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的合作模式,开发服务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用“在线确权+云部署+区块链”与业务场景相结合去穿透信用,解决产业链企业金融协同问题,实现物流业、金融业融合。

第四是建议地方政府坚决落实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精神,打破行政区隔,鼓励城市群共建物流枢纽,共享物流资源。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国家物流枢纽联盟秘书处。)

责任编辑:李思远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