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这是自2014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10年将“快递”纳入其中,再次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是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快递进村如何发展、乡村末端配送如何建设、如何保障基层快递员合法权益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民盟中央:
加快“快递进村”长期稳定发展
2020年,国家邮政局印发的《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到2022年,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家邮政局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累计建成990个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27.8万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全国95%的建制村实现快递服务覆盖;广泛培育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2022年业务量超千万件金牌项目117个,有力服务乡村振兴。随着“快递进村”工程深入推进,不断延伸的快递网络,在给乡村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在助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方面成效明显。然而,挖掘快递进村潜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非一蹴而就。当前,快递进村还面临着集约化程度低、运营成本高、网点盈利难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快递进村”长期稳定发展的提案》,聚焦快递进村长期稳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在提案中指出,目前,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大部分农业经营主要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生产规模小且生产地域不集中,加之农产品销售季节性强、保鲜时限要求高、农村地区冷链物流渠道尚不完善,使得农产品上行以小批量、多批次为主,难以形成寄递规模经济,进而导致农产品出村进城成本高,农民增收获利程度受到影响。对此,提案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健全地方政策保障配套,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初加工企业配备规模适度的节能型贮藏通风库、机械冷库和气调贮藏库以及配套设施设备,补齐“最初一公里”短板。支持寄递企业、供销合作社和其他社会资本合作投资建设农产品产地端和市场端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基础设施,扩大农村地区核心区县的冷链物流园区规模。支持寄递企业依托物流园区增加冷链运输车辆,并在此基础上对冷链物流网络干线扩容、支线补缺,提升“最后一公里”冷链配送能力。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在提案中进一步指出,各地、各企业网点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进度不统一,信息、资源不共享问题突出,加之农村地区地域广、订单分散,共用末端配送网络、合作共配模式和利润分配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村物流主体的协同度不够,削弱了业务盈利能力,导致寄递企业快递进村取得阶段性成果易,长期稳定服务和发展难。针对这一问题,提案从“实行物流服务分级基准定价”和“实现农村物流主体协同发展”两方面提出建议。提案建议,国家邮政局、工信部、商务部等相关部委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按照市、县、乡、村划分电商快件的地域等级,给定不同地域等级电商快件的物流服务定价基准,实行市、县、乡、村四级电商快件物流服务价格逐级增高的基准定价政策。在分级基准定价政策支持下,督促电商平台建立基于分级基准定价标准的物流服务费用自动核算系统,实现电商快件核价制度化、智能化、透明化。
与此同时,提案建议发挥邮政网点独特优势,构建以邮政企业为中心的农村地区物流服务合作模式,实现农村物流主体协同发展。市级财政支持建立县级物流快递信息共享平台,集成各县域农村物流主体的物流服务信息资源。加强邮政企业农村服务网点建设,构建以邮政企业农村基础设施设备为依托,快递、交通、商贸、供销等物流主体协同开展的共收共配模式,以及利润分配机制和责任保障机制。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今年国家邮政局将继续进一步加强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和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鼓励发展共同配送模式,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开展农村电商快递协同示范创建。督促企业履行按址投递责任。从而加快贯通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巩固“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成果。
来源:快递杂志
作者:曹丹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三招解决农村网购“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针对农村电商与物流发展薄弱的现状,提出探索农村物流末端配送新路径,推动农村电商与物流业融合发展,打造“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等新模式的建议。
赵皖平表示,经调研发现,物流快递业的总体供给不足,城乡结构分布不均。据2020年国家邮政局数据,邮政快递服务点已覆盖3万多个乡镇。全国目前拥有邮政快递营业网点32万个,按照14亿人计算,意味着每4500人就有一个服务网点。“但这一密度,依然未达到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快递平权服务需求。总体供给严重不足,结构分布严重不均等原因,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市场的快递平权服务需求。”赵皖平认为,现阶段城市相对充分,乡村严重不足,依然是我国快递基础供给当下最主要的现状。
他还表示,农村电商物流的分散性、规模小和季节性,阻碍乡村规模经济发展。农村电商物流涉及农产品、农资和农户日常生活用品等产品,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和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损耗率大,冷链基础设施缺乏,快递的交易规模化,农村电商与快递业的融合发展存在困境,农村网购“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
在赵皖平看来,在政府支持下,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是激活快递业末端活力,富裕一线劳动者、农村劳动者的有效手段。
针对这些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赵皖平带来三条建议:
一是加速农村电商与农村寄递物流业融合发展,拉动内需助力乡村振兴。
赵皖平建议依托“互联网+”,加强城市市场、物流企业与农户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衔接,发展专业化农产品寄递服务和冷链仓储加工设施,助力农产品销售,特别是促进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引进农村物流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健全农村物流信息追溯体系,鼓励农户综合应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实时监控等科技手段,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进行标准化、智能化管理,双向发力打通农村物流“最初和最后一公里”。
二是建议有效提升快递末端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补齐短板。
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优化农村物流网点布局,扩大农村物流服务范围,整合资源降低网点建设成本,平衡城乡物流供需。探索农村物流末端配送新路径,推动农村电商与物流业融合发展,打造“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等新模式。建立健全县级物流设备信息管理平台,优化冷链物流设备调配管理,提高冷链设备运转效能,降低乡村冷链物流发展成本。
三是要着力夯实“包容、审慎、创新、协同”监管机制,形成专业化信息化格局。
赵皖平认为应鼓励创新和公平竞争,坚持利益联结、惠农富农的原则,取消不合理限制,鼓励发展农村快递末端服务,引导利用村内现有设施,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有效降低农村末端寄递成本,降低市场损耗成本。探索建立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管理多部门共同推进农村物流发展的新机制,依托各部门和行业在农村物流发展中的已有基础和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共享与合作开发,构建“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源集中、信息互通”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
来源:时间特稿
全国政协委员马军胜:
建议推进基层快递网点工伤保险覆盖进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邮政局原局长马军胜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感到十分振奋。今年,他带来的建议跟快递业息息相关,建议推进基层快递网点工伤保险覆盖进程。
马军胜表示,近年来,加快建设邮政强国取得阶段性成效,特别是随着“快递下乡”“快递进村”工程的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民基本上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便捷的寄递服务,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马军胜告诉记者,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农村快递配送体系的完善,将进一步拓宽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这将更大程度激发农村市场活力,为服务乡村振兴重大战略起到重要的推动和催化作用。
在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保障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加强邮政快递业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不容忽视。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快递员社会保险水平,允许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的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邮政局专门印发通知,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我国快递员群体规模巨大,目前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人,已经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亟待完善。”马军胜表示,建议推动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从加强专项规划调度、压实企业责任、强化监管执法和督导检查、优化申领程序等方面入手,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扩大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覆盖面,进而夯实行业发展的基础。
进入新时代以来,邮政快递业发展迅速,快递业务量从2012年的56亿件增加到2022年的1105亿件,增长了近20倍;快递服务覆盖从县城延伸到95%的行政村,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行业的迅速发展急需增强安全监管力量,才能保障行业行稳致远。
马军胜建议,加强邮政快递业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强邮政安全监管力量,进一步发挥协同治理机制统筹效能,更好发挥行业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百姓安康方面的作用。
来源:新京报
作者:吴婷婷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顺丰速运江汉分部经理汪勇:
建议设立“中国快递员节”
随着快递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更好地维护快递员工和快递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快递员群体的获得感,也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顺丰速运江汉分部经理汪勇提交了《关于设立“中国快递员节”的建议》:建议从2024年起,把每年的2月1日设立为“中国快递员节”,简称“快递员节”。
汪勇在建议中表示,之所以建议将每年的2月1日设立为“中国快递员节”,主要是因为2月1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看望、关怀慰问快递小哥的重要日子。
在汪勇看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年、多次对快递员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肯定快递员群体的突出业绩,继续激励和鼓舞广大快递从业人员做勤劳的“小蜜蜂”,做最辛勤的劳动者,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把“快递员节”定在2月1日,有利于快递业界内外把庆祝“快递员节”与业务量高峰慰问、春节慰问等活动结合起来一并开展,达到既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又有利于勤俭节约的目的。
谈到快递业和快递员的基本情况,汪勇分析认为,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中国快递业的发展也见证着人民群众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如今,快递服务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疫情期间,我国快递更是以每天3亿件的流量和30%的高增速为万千商家、亿万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寄递服务,降低了出行频率,解决了流通难题。”汪勇在建议中提到。
在汪勇看来,中国快递业活力迸发,也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生动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和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快递行业也在助力生产发展、推动流通方式转型和促进消费升级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于典
随着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很多快递业务却没有直通到乡镇,无法满足农村群众的需求,业务量少导致成本开支过大,各快递业务服务体系没有形成合力、末端网点利润微薄则是形成服务群众的难点、堵点原因。建议处在上游的快递企业适度让利,对下属网点进行一定的补贴和激励;出台政策或方案,将乡镇的快递业务在县城统一到一家或两家快递企业,将快递业务直通到乡镇;针对末端网点违规收费的行为,建议相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加强管理,并进行专项整治。
随着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老百姓对快递的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仅快递包裹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对快递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同样需要快递服务的与时俱进,我们要加大力度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的“寄”“递”能力,提升服务品质,打通“工业品进村、农产品进城”的大通道,做好“快递进村”工程,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快递的“寄”“递”需求和农村发展需求。
《 现代物流报 》( 2023年3月13日 A4版)
【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补齐短板 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罗颖 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