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罗颖 综合报道
中国车企“出海”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从“出口”到“出海”。相比过往单纯的贸易出口,“出海模式”意味着在海外市场构建完整的产业链。近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年报出炉,亮眼的数据为中企出海打了一针“强心剂”。但车企的出海之路并非坦途,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欧美传统汽车强国敏感的神经,导致对中国汽车出口的变相打压也随之而来。因此,中国车企要想在海外市场谋求长线发展,还需打通技术堵点,提高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应对国际市场挑战。
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加快
2023年,全年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8%和37.9%;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80%……1月11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年报出炉,亮眼的数据、沉甸甸的含金量为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产品、技术迭代加速多项智能技术领跑全球
走进位于重庆市的长安全球研发中心N7试验楼,纯电动两驱动力总成实验室的台架上,一场耗时56天、544次充放电循环的可靠性测试,今年元旦前刚刚完成。“上半年即将上市的长安汽车CD701,将搭载充电10分钟、续航2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试验工程师廖兴渝说,为了让新车在现有500伏充电桩上也能正常充电,长安汽车通过复用电路,在行业内首创的多合一超集电驱里开发了升压系统。544次循环的台架试验及后续的极寒、高温等一系列整车测试,就是要确保新系统安全可靠。
——在“三电”领域,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再上新台阶。2023年,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首发落地;单体能量密度500瓦时每公斤的凝聚态电池,其车规级版本具备量产能力。由上汽投资的清陶科技,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半固态电池的研发量产,今年,第一款搭载半固态电芯、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智己品牌纯电轿车将上市发售。我国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超过4.8千瓦每公斤,量产最高转速达到每分钟2.1万转,跻身世界前列。
——在智能驾驶领域,国产车规级激光雷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上海禾赛科技车载激光雷达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台,2023年12月单月交付量突破5万台。深圳速腾聚创正与全球21家整车厂定点合作,定点车型达61款,2023年1至10月车载激光雷达累计销量12.2万台。
吸引全球产业资本探索全新合资和出海模式
2023年12月22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塞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该基地将分阶段建设,预计可为当地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在欧洲建厂,只是比亚迪出海布局的举措之一。2023年7月,比亚迪宣布总投资约45亿元,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设立由3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投产。
东南亚正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热土”。长安汽车成立了东南亚事业部,并设立了3家本地公司,搭建了本地化运营团队。2023年11月8日,一期设计年产能10万辆、计划2025年初投产的长安汽车泰国制造基地正式动工。据统计,2023年宣布在泰国建厂的国内车企还有上汽、比亚迪、哪吒等,规划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在欧洲建厂,是上汽人过去几十年的梦想。”上汽集团总裁助理、上汽国际总经理余德表示,上汽已在海外布局了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座整车制造基地。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达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连续8年蝉联国内行业第一。其中,上汽名爵品牌已进入28个欧洲国家,2023年在欧洲销量突破10万辆。“上汽集团正在为欧洲地区首个整车生产厂选址。”余德说。
海外建厂加速,是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大亮点。国内“造车新势力”得到海外产业资本的认可,也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技术领跑全球写下生动注脚。
2023年7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增资7亿美元持有小鹏汽车4.99%股份,双方还签署了长期合作技术框架协议,合作初期将基于小鹏G9平台共同开发两款针对中国市场的中型大众纯电车型,预计2026年在中国推出;奥迪也与上汽签署谅解备忘录,上汽将利用其技术优势,参与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联合产品开发,携手开启合资合作新篇章。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传统整车厂需要160多个零件经过冲压、焊接多道工序生产的两大总成,在这里只需一台7000吨、一台1.2万吨智能压铸单元,以及整形清理生产线、机加工装配线和在线检测线,便可完成生产,前后不过10分钟。”小鹏汽车制造工程中心压铸工艺高级经理严兆凯告诉记者,全新工艺集成度高、焊点少,让X9的中后地板碰撞变形量减少20%,弯曲刚度提升40%,整车后部整体强度相比传统车身设计强度提升30%以上。此外,还让小鹏汽车广州工厂焊接车间下车体线投资节省30%、土地占用面积节约40%、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7%以上,更大大提高了流转周期,确保了交付稳定性。
小鹏、极氪、蔚来、小米……性能、成本和效率优势,让一体式铝压铸工艺在我国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中加速普及,也培育了力劲科技、海天金属等国产压铸机龙头企业。据介绍,小鹏汽车广州工厂这套超大型智能铝压铸单元,目前吨位全球第一。接下来,采用行业首创新型直压式结构的1.6万吨、2万吨全新装备也将陆续下线交付。而在全球一体式铝压铸装备供应商中,力劲科技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得益于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也得益于产业集群发展带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环境感知、决策控制、云平台、车联网、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图及信息安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的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有70多家聚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自动驾驶公交车、出租车、观光车、无人送货车、自动售卖车……漫步合肥街头,进入路测阶段的各种无人驾驶车辆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集聚了国轩高科、大众(安徽)新能源、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企业以及产业链企业,形成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之后,合肥市正大力推动智能网联产业集群化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融入了5G、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产业链、价值链正持续向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拓展,并建成了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汽车产业生态正在全面重塑。”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支持新一代动力电池、新型底盘、智能驾驶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开展城市级“车能路云”一体化试点应用。此外,还将协同推动能源供给、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等环节低碳化发展,健全绿色循环生态体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政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之路并非坦途
“在新能源汽车上,中国具有先发优势,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上积累了足够经验,为未来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全球提倡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是必然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日前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一张‘名片’。”
蔚来欧洲业务发展负责人陈晨指出,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出海”不断升级,从整车出口到建设全球供应链,实现了在产品、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突破和提高。在产品技术方面,智能硬件、车机系统以及安全性能等不断提升,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在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中维持竞争优势。在服务体系和概念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出海”方面表现出了前瞻性。与过去依赖经销商进行出口不同,新兴的中国汽车品牌正以全新的服务理念进军欧洲市场,这种变革展现了中国汽车企业对于服务体系的全新构思,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
伴随中国整车品牌的崛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韧性也在不断增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涵盖基础材料、零部件、整车、制造装备等全链条,涌现出了一批领军企业。
“出海”之路并非坦途
“不要把海外拓展想得那么容易,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文化、政治、地域和消费者特点带来的市场挑战。”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这样对记者说,新能源“出海”之路并非坦途,而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暗礁”。
“品牌忠诚度、对中国品牌先入为主的印象、消费习惯差异以及复杂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面临的共同挑战。”陈晨说。
叶盛基指出,与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不同,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和中国相比难以进行全面覆盖,而充电桩的适配和布网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驾驶体验的重要因素。与国内多为通勤用车不同,海外驾驶多呈现长时间、长距离的高速行驶状态,这对电车续航里程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此外,出口对象国政策的多变也容易使新能源车企“出海”变得“被动”。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欧美传统汽车强国敏感的神经,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对中国汽车出口的变相打压也随之而来。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程序正式开启,经过抽样方式确定对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三家中国车企启动反补贴调查。美国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 《两党基础设施法案》 《芯片和科学法案》等,这些法案旨在遏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美发展,同时刺激美国本土新能源发展。“欧美日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虽然也很激烈,但相对于抑制中国向上突破,他们具有相对一致的利益,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大会上直言,“下一步将面临更多的投资和市场壁垒,主要是通过国家安全、各类审查等,对投资、对重要创新资源的全球整合布局设置壁垒,通过碳足迹等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设置壁垒”。
如何走好国际化?
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升。如何走好国际化,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
陈晨坦言,中国新能源车企想要真正走进欧洲市场甚至全球市场,就需要融入当地的政策法规、用户及生活环境中,也要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中为老百姓创造一定的福利。
“用足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过硬的品牌口碑冲破壁垒,才能赢得人心。”陈晨对记者表示,车企“出海”需要审慎决策,立足中国品牌格局,规划发展战略。增强企业自身外贸业务能力,充分了解目标市场需求、掌握出口流程和相关法规、建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拓展多样化出口业务方式,减少单一出海模式的局限性。
采访中,叶盛基向记者具体阐释了“全过程、全链条、全产品、全可控”的理念。在他看来,虽然我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但还需解决在高尖端技术和电子软件等方面存在的堵点和痛点,提高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对整个产业链的可控性,不要关门自守,而应在强大的基础上更加开放,鼓励国际间的合作,追求全球供应链的共同发展。
来源:《中国报道》
作者:张利娟
上汽、比亚迪接连“上船” 车企出口“卷”至“下海”
在海外一路狂奔的中国车企或开始自建“出海船队”,或加大船队规模,以寻求物流领域的“自主权”。
1月17日,上汽集团委托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建造的首艘远洋汽车运输船(滚装船),正式定名为“汽安吉申诚号”,并开启首航。作为第一艘由中国船东投资建设、全球现役装载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汽车滚装船,上汽安吉申诚号将首批搭载上汽、东风和宇通的自主品牌新车驶向欧洲。
目前,上汽旗下安吉物流已建成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自营船队,拥有各类汽车船31艘,并开通东南亚、墨西哥、南美西、欧洲等7条国际自营航线。上汽集团方面表示,今后三年内,7000、7600、7800、9000车级共14艘远洋运输船将陆续加入上汽安吉物流远洋船队。“首条滚装船的交付及首航,将有力保障比亚迪海外市场的快速交付与拓展,标志着比亚迪汽车拓展海外市场进入新阶段。”彼时,比亚迪方面介绍,未来两年内,公司还有另外7艘滚装船陆续投入运营,比亚迪储能电池技术、轴带发电机系统将在船上得到应用。
为了进一步增强汽车出口能力,车企纷纷组建船队,步入“自主船运”新阶段。除比亚迪、上汽外,奇瑞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也在去年正式签约,该基地将依托奇瑞集团汽车出口及芜湖造船厂手持订单的生产需求,批量建造6000车位汽车运输船等主导产品,且已承接三艘7000车位汽车运输船订单。据悉,这三艘船全部来自母公司奇瑞汽车,预计将来用于中国-南美、中国-欧洲航线。有类似思路的还有广汽集团,其旗下的广汽商贸与招商局轮船投资成立了广州招商滚装运输公司。“车企竞相买船出海,这是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表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表示,对车企来说,买船出海能保障出口业务的稳定进行、降低运输成本,保障产品准时交付给海外客户。
乘联会整理的海关数据,中国汽车2023年1~12月出口522万辆,出口增速57%;从出口额看,中国汽车2023年1~12月出口1016亿美元,出口增速69%,双创新高,且均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随着中国汽车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国车自运’趋势成为必然。”
来源:财联社
作者:刘阳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
一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具备起步早、技术积累雄厚,制造成本低、产品性价比高的优势,产品在海外市场颇受欢迎。另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为车企提供了向共建国家出口的便利条件,助力众车企勇闯海外市场。下一步,中国车企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延伸到海外,不仅要继续加强研发,保持技术优势,创新汽车产品,亦要洞察当地的汽车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全面了解适应当地的法律法规。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
若全球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国际贸易关系改善持续,叠加中国车企在技术创新、多元化市场开拓等方面保持积极态势,未来中国汽车出口量有望继续攀登新高峰。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仍需关注潜在风险,如全球经济波动、地缘政治局势加剧以及海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建议中国车企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智能互联和电池技术等关键领域;坚持严格的质量管控,树立高端可持续的品牌形象;实行市场多元化策略,同时拓宽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销售渠道以分散风险;推行本地化运营,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适应当地法规要求,并根据消费者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完善海外销售服务网络,提供高效的售后服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联盟,共享资源和技术,共同应对国际市场挑战。
普华永道思略特汽车行业咨询总监祁凯:
中国车企“出海”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从“出口”到“出海”。相比过往单纯的贸易出口,“出海模式”意味着在海外市场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包括确立目标市场和出海模式、决策是否投资建厂、开拓目标市场的销售及服务网络、在目标市场打造产品“品牌力”以及在智能车联等数字化领域不断满足当地合规要求等。而在上述链条中的任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决定车企出海成功与否的“短板”。
《 现代物流报 》( 2024年1月22日 B3版)
暗礁丛生之下,车企“出海”如何行稳致远?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罗颖 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