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供应链 • 正文

链主裁员,汽车供应链企业如何协同自救?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朱睿颖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本报记者 朱睿颖

日前,日产汽车全球总部宣布,将关闭在华常州工厂,该工厂年产能约为13万辆,占日产在华总产量的10%左右,该工厂的生产工作将转移至东风日产的其他工厂。

(图源:新华社)

6月24日,日产汽车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日产回应称,基于整体战略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东风日产对内部产能和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更好适应企业转型发展。公司将在确保现有燃油车型产能的前提下,投资超100亿元加大对于新能源车型的产线布局和研发,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车企纷纷裁员 行业动荡凸显

2024年以来,车企裁员消息频发,截止到5月28日,今年以来,整车车企及汽车零部件企业裁员越5万人。目前,新能源汽车强势抢占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传统汽车制造企业销量下滑继续转型,造车新势力与内燃机霸主都面临着人员优化与人才缺乏的双重困境。

4月,特斯拉宣布全球裁员10%,约有1.4万人被裁,这一数字成为2024年全球汽车行业裁员人数峰值。截至6月17日,据特斯拉最新“所有人”邮件列表数据显示,目前特斯拉全球员工总数为12.1万人,公司员工数量已削减14%,远超预期。有消息称,特斯拉此次裁员比例可能会达到20%。

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也在3月宣布,鉴于汽车行业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全球竞争压力,将继续在整个组织中作出必要的结构性调整,以提升工作效率并优化成本结构。

根据媒体报道,继解雇了美国400名技术工人和软件工程师之后,Stellantis又与意大利工会签署了进一步自愿裁员协议,将在意裁员人数升至3000多人。

美国史上最大IPO之一、融资规模达12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Rivian Automotive今年也开启大规模裁员,在两个月时间内进行了两轮裁员,累计裁员人数达11%。

5月1日,大众集团宣布,计划通过削减德国行政人员规模来改善业绩。为此,大众集团将向提前选择离职的员工提供9亿欧元(约69.95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离职奖励。

(图源:大众汽车官网)

今年5月,裁员风吹向国内车企。

据21世纪财经报道,理想汽车内部正在开启一轮涉及5600名员工的人员优化调整,其中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优化超过400人,智驾团队将缩减到1000人以内,招聘部门从原来的200多人缩减至40-50人。相关信息显示,理想汽车整体优化比例超过18%。

前不久,广汽本田在生产员工中征集自愿离职人员,已有约1700人应征,占到合资公司总人数的14%。今年1~4月,广汽本田销量为14.16万辆,同比下滑19.01%。

近期,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也被曝出即将进行人员优化。一份“一汽大众佛山公司计划减员情况汇报”内部文件显示,由于富余人员700多人岗位难以继续安排,一汽大众公司拟从2019年7月入职至2024年7月劳动合同期满的690名员工中计划选取绩效排名较后的565人,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并给予经济补偿。

除了整车企业,包括博世、大陆、采埃孚在内的多家汽车零部件巨头近期也纷纷公布了裁员计划,其中,采埃孚大规模裁员1.2万人,大陆集团和博世集团分别裁员7000人和1200人,法雷奥也裁掉了1150名员工。拥有6000名员工的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更是大手笔裁掉三分之一的员工,共计2000人。

利润下降 车企处境艰难

全球汽车行业大范围裁员可以看出,当前车企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处境不容乐观。从数据上看,大部分主流汽车厂商都实现营收增长,但从净利润上看,却有很多企业出现负增长。

2024年,车企的处境更为艰难。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两成至150亿美元的特斯拉,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净利润更是近乎腰斩。国内车企中,上汽、广汽营收均下滑,净利润同比也收窄,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唯一实现盈利的理想汽车,净利润也大幅下降36.7%。

2023年2月,比亚迪秦PLUS冠军版9.98万的售价以一己之力将新能源车企拖入价格混战,市场空间被挤压的油车也被迫降价,朗逸和轩逸的终端价格一度降到6万多元。但价格战并未带动市场销量额外增长,只是改变了市场份额分配,许多车企经历降价与市场萎缩的双重打击,利润大幅下滑。

在市场打响惨烈价格战的同时,还有大量新品牌新车型疯狂涌入市场分羹,仅最近两年,国内就出现了仰望、方程豹、昊铂、iCAR、小米、乐道等多个全新电动汽车品牌。

我国新能源车市场虽持续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却明显放缓。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约38%,作为对比,2021、2022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率分别为157%和93%。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50%,传统汽车厂商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燃油车销量减少,新能源车业务发展缓慢,利润受到严重影响。

汽车电动化转型不仅让传统汽车巨头承压,还给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冲击。在自动驾驶、车联网带来的汽车行业变革中,汽车零部件企业率先感受到了压力。以全球最大零部件巨头博世为例,其2023财年息税前利润率为5.3%,即便是比2022财年同比增长了1%,但依然低于至少7%的长期利润率目标。

大幅裁员 车企能否链上自救

2024年,降本增效成为车企维持竞争力的必选项。日前,宁德时代一项“奋斗一百天”的号召引起广泛议论。

所有G7级别以上的员工从6月12日起,施行“896”的工作制,即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共“奋斗100天”。

(图源:宁德时代官网)

在行业的激烈内卷下,降本增效成为企业逃不开的话题。为提高竞争力,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众汽车集团5月30日发布的内部文件显示,大众汽车集团为旗下所有公司设立了一项名为“KI 10”的绩效项目,旨在三年内将固定成本和人员成本降低20%。

这份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等人发布的文件显示,中国激烈的市场环境给公司的财务业绩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大众迫切需要专注于一个更有效率的组织,利用跨实体和部门的协同效应,以实现间接人事成本降低20%的目标。

对此,大众中国称,该项目由总部提出,是以2023年为基准,2024、2025、2026三年实现效率提升20%,降低包括差旅、行政等间接的人力成本,但不等同于裁员。

新能源车的兴起对传统燃油车市场带来挑战,迫使后者加速转型,同时,一些新型车企在扩张和裁员中摇摆不定。

前一段时间大举裁员的理想、蔚来仍在大量招聘。其中,理想正在招聘的岗位达到3257个,涉及汽车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智能与信息技术、自动驾驶等各个方面,其中市场与销售服务岗位达2418个,占比超74%。

蔚来共计1613个社会招聘岗位,涉及软件、自动化、系统等各个方面,仅6月19日一天就同步更新了9个招聘岗位。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价格战和利润率问题凸显,新能源车企尚未实现稳定盈利,传统燃油车面临市场萎缩,行业利益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产能过剩的中国汽车行业,卷价格已经成为主旋律。在此起彼伏的价格战中,有些企业不是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降本,而是通过偷梁换柱,牺牲车辆的安全、舒适等性能,降低配置。

车企价格压力逐渐传导到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供应商。为了满足汽车制造商对更低价、更高效产品的迫切需求,供应商们必须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和产品迭代速度的加快,供应链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并努力降低成本,其中物流成本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长期主义视角下,汽车行业多种能源形式共存更为重要,裁员并不能帮助企业从价格战脱身,适应能源转型趋势、寻找行之有效的降本增效之道,让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向着“供应链竞争”转化才是车企迎接行业挑战的解决方案。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