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等项目纳入支持范围,要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有效降低全社会成本行动。
从全国首个“低空+高铁”跨城联运场景在杭州落地,到国家发改委表示2025年将加大对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支持降低物流成本,无不映射出发展高铁都市圈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力。
优化运输网络,打通降本堵点。一方面,像杭州的“低空+高铁”跨城联运模式,让高铁站点与城市内低空经济的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转运更为高效,极大减少了中间环节所耗费的时间与成本。另一方面,高铁货运业务链条的拓展,可以为高附加值、时效性强的货物运输开辟了新途径。如合肥南站利用高铁联运线路,实现了中欧快递一日达,大大缩短运输时间的同时,还降低了货物的库存成本和损耗。此外,加快构建以高铁为中枢整合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资源的多式联运体系模式,可以让企业的货物在运输时能因地制宜灵活选择最佳的组合方式,降低单一运输方式产生的高额成本。
集聚产业发展,挖掘增效潜能。加快在高铁站点及沿线区域产业集聚建设,可以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使得企业间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的运输距离大幅缩短。物流、制造、文旅服务等企业围绕高铁枢纽布局,可以使企业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资源共享更加充分,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直接降低沟通和物流成本。借助高铁都市圈的交通优势,行业产品整个生产、采购、仓储、配送等环节均可实现一体化运作,企业间的供应链协同将得到加强。未来,通过信息共享和计划协同,集聚的企业集群能够更精准地控制库存,减少积压浪费,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整合信息资源,加速物流发展。推动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在高铁都市圈构建,可以整合高铁运输企业、物流企业、生产企业等各方的物流信息资源,让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信息实现实时共享和可视化管理,通过准确掌握货物的运输状态,及时调整配送计划,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协同性。此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物流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将加快实现物流运输的智能调度、路径优化和货物跟踪,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让都市高铁圈+物流运作更加科学高效。
总之,发展高铁都市圈+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期待它能为构建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在畅通实现国内国外经济双循环上做出大的贡献。
构建高铁都市圈+ 促进社会物流“降本增效”
来源 : 东方网 作者 : 王冬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