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与物流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冰雪运动普及和冰雪旅游发展,冰雪装备、雪具、防寒衣物等相关产品需求大增,消费者购买后都需要物流配送,冰雪赛事和冰雪场馆建设所需的大量物资设备也依赖物流运输。同时,物流也是连接冰雪经济产业链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旅游、冰雪赛事等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2024年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的纲领性政策文件。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冰雪 + 文化”“冰雪 + 旅游”“冰雪 + 体育”“冰雪 + 科技” 等融合发展将更加深入,创造出更多新颖的冰雪产品和消费场景,如冰雪主题公园、冰雪科技体验中心等。
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冰雪经济市场年增长率保持在 5% 以上。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 2015 年的 2700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8900 亿元,2024 年达到 97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1 万亿元。2024-2025 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有望达 5.2 亿,旅游收入有望超过 6300 亿元。
产业多元化发展。除传统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外,冰雪装备、冰雪文化、冰雪教育等产业快速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冰雪文化产业通过举办冰雪节、冰雕展等活动,为冰雪经济注入新活力。
区域协同与国际交流加强。国内形成了东北、京津冀、西北 “三足鼎立” 的冰雪经济格局,同时南方地区冰雪消费市场也在快速崛起。国际上,通过举办国际冰雪赛事等活动,加强了与各国在冰雪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在这一行业背景下,产业目前呈现多元化发展,除传统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外,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产业快速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冰雪文化产业通过举办冰雪节、冰雕展等活动,为冰雪经济注入新活力。区域协同与国际交流加强:国内形成了东北、京津冀、西北 “三足鼎立” 的冰雪经济格局,同时南方地区冰雪消费市场也在快速崛起。国际上,通过举办国际冰雪赛事等活动,加强了与各国在冰雪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物流业对冰雪经济的推动和挑战
一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冰雪经济发展带动滑雪场、冰雪乐园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可参与建设和运营,在周边布局物流设施,提供仓储、运输等支持。二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冰雪经济活跃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物流企业设立网点或分支机构,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市场份额。三是促进市场拓展。高效物流能使冰雪装备企业扩大销售范围,将产品快速送到各地消费者手中;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参与冰雪旅游,促进冰雪旅游市场发展,提升冰雪经济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四是提升消费体验。专业的雪具寄递服务、便捷的物资配送,让消费者在参与冰雪运动和旅游时更轻松、便捷,提升满意度和忠诚度,利于冰雪经济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冰雪经济也对物流业带来新的挑战。譬如,季节性波动:冰雪经济季节性明显,冬季业务量激增,其他季节需求较低,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需灵活调配资源,如在冬季增加运输车辆、人员,淡季优化路线、降低成本。运输难度增大:冰雪装备种类多样、体积大、重量重,且部分装备价值高,对包装和运输要求高,运输过程中易损坏,此外,滑雪场多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增加了运输和配送难度。运输时效性要求高:冰雪赛事有严格时间安排,相关装备必须准时到达,滑雪爱好者也会根据雪季天气选择场地和时间,对雪具等运输及时性要求高。
物流业能为冰雪经济带来哪些利好?
冰雪经济的持续火热对物流行业的利好除业务量增长外,在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拓展等方面也有新的推动,具体如下:
——技术创新方面
运输装备创新:为应对冰雪地区的特殊路况和低温环境,物流企业加大了对新能源低温物流车辆的研发和应用。例如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为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提供200台醇氢电动商用车保障城市物流。此外,还改进和研发了适合运输冰雪装备的专用车辆,如增加车厢空间、优化固定装置等,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仓储技术升级:智能仓储系统在冰雪物流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雪具等装备的智能化存储和管理,提高仓储的空间利用率和运营效率。同时,为了保证冷链物流中冻品的质量,低温仓储技术也将不断改进,提高冷库的保温性能和温度控制精度。
包装技术改进:针对冰雪装备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易损坏等特点,物流企业研发出了更加专业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如京东快递推出1.7米定制超长纸箱,采用5层瓦楞纸板,并加入珍珠棉做缓冲,确保雪板在长途运输中的安全。
——服务模式拓展方面
一站式寄递服务:众多物流企业推出了针对冰雪装备的一站式寄递服务,涵盖上门揽收、定制包装、暂存、送至酒店及雪场等全流程。如京东快递的雪具寄递产品和德邦的“雪具达”服务。
雪场特色服务:物流企业在雪场设立专营店和服务中心,提供雪具寄存、雪场互寄等服务。顺丰就在新疆、黑龙江等地的雪场设立了专营店,并与各雪场联合成立雪具服务中心。
物流+文旅模式:将物流服务与冰雪文旅产业相结合,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物流服务模式。如顺丰在新疆阿勒泰滑雪场设立了全国首家滑雪IP主题快递门店,除寄递服务外,还设有滑雪装备展示区、特色好物区等。
发展冰雪物流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在冰雪物流配送中,运输路线规划往往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滑雪场周边交通条件复杂、冬季道路状况不佳等。基于此,目前冰雪物流配送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环境因素
极端天气影响:冰雪天气下,暴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会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风险。同时,低温还可能使车辆的零部件性能下降,如电池续航缩短、机油黏稠度增加等,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道路状况复杂:积雪和结冰会使道路摩擦力减小,车辆容易打滑、失控,导致交通事故增加,道路通行能力下降。此外,雪崩、道路结冰等自然灾害还可能导致道路中断,使物流配送路线被迫中断或改变。
——交通与基础设施因素
滑雪场位置偏远:很多滑雪场位于山区等偏远地带,周边交通网络不够发达,道路狭窄、弯道多,大型物流车辆行驶和转弯困难,增加了配送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交通管制严格:为确保交通安全,冬季冰雪路段往往会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限制车辆通行时间、速度和车型等,这会打乱物流配送计划,降低配送效率。
——货物特性因素
装备体积、重量大:冰雪运动装备如滑雪板、雪地摩托等,体积大、重量重,且形状不规则,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对车辆的载重量和装载方式有特殊要求,增加了配送难度。
保鲜要求高:如果涉及到冷链食品等货物配送,在冰雪环境下既要防止货物冻结损坏,又要保证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保鲜,对冷链设备和配送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要求极高。
针对这些配送难点,物流企业应该如何从技术应用、资源调配和运营管理等层面加以解决呢?
笔者认为,针对冰雪物流配送的难点,物流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克服这些难点。
——技术应用层面
应用冰雪运输专用技术装备:研发和使用适应冰雪环境的车辆和设备,如安装防滑链、配备雪地胎、使用耐寒的电池和润滑油等。同时,采用智能温控技术,精准控制冷链运输中的温度。
——资源调配层面
优化运输资源配置:根据冰雪地区的配送需求,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运输车辆和运输方式,对于紧急、贵重的货物可采用航空运输,一般货物则根据路况选择合适的公路或铁路运输。
加强与当地资源合作:与当地的运输公司、雪地摩托俱乐部等合作,借助他们熟悉当地路况和环境的优势,在必要时提供辅助运输和救援服务。
——运营管理层面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道路中断等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备用路线规划、货物暂存方案、人员安全保障措施等,并定期进行演练。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对参与冰雪物流配送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冰雪驾驶技巧、货物装卸规范、应急处理能力等。
在应对冰雪经济的季节性波动时,物流企业可在仓储管理和人员配置上应采取以下策略来平衡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保障:
灵活仓储空间规划。旺季来临前,评估冰雪经济相关货物的预计存储量,合理规划仓储空间,可临时租赁额外仓库或利用闲置空间。淡季时,减少自有仓储面积,通过与其他企业共享仓储资源等方式降低成本。
库存精准管理。运用大数据分析以往冰雪季的货物销售和物流数据,精准预测不同时期的货物需求,制定合理库存计划。旺季确保热门冰雪产品库存充足,淡季避免过度积压货物,降低库存持有成本。
采用智能仓储技术。引入仓储管理系统(WMS),实现货物出入库、库存盘点等环节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仓储作业效率和准确性。应用智能货架、自动分拣设备等,提升空间利用率和货物分拣速度,降低人工成本。
——人员配置策略
建立人员储备机制:与相关专业院校、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前储备物流专业人才,便于在旺季快速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建立企业内部的人才库,记录员工的技能和工作表现,为人员调配提供依据。
冰雪物流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随着冰雪经济与文旅、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物流+”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未来冰雪物流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与文旅产业
定制化旅游物流服务:根据不同地区的冰雪旅游特色和游客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服务。比如在以冰雪民俗为特色的地区,物流企业会为游客提供特色民俗商品的定制包装和邮寄服务;在冰雪景观胜地,针对摄影器材等提供专业的运输和保障服务。
“物流+文旅”品牌打造:物流企业将与文旅企业合作,共同打造“物流+文旅”的品牌形象。例如顺丰在新疆阿勒泰滑雪场设立滑雪IP主题快递门店。
跨区域旅游物流网络优化:随着冰雪旅游市场的扩大,游客的跨区域流动增加,物流企业将加强跨区域的物流网络建设和优化,实现不同冰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快速、高效物流配送。
——与体育产业
赛事物流一体化服务:对于各类冰雪体育赛事,物流企业将提供从赛事筹备、赛事进行到赛事结束的全流程一体化物流服务。包括赛事器材的运输、仓储、安装调试,以及赛后器材的回收和处理等。
体育装备供应链协同:与冰雪体育装备制造商、经销商等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的协同发展。通过共享数据和信息,物流企业能够更精准地预测市场需求,合理调配资源,提高体育装备的物流配送效率,降低库存成本。
支持冰雪体育培训产业:随着冰雪体育培训市场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将为培训机构提供专业的物流支持,如培训器材的租赁和配送、教材和教具的运输等。
(作者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副会长)
冰雪经济发展现状
冰雪经济与物流业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张签名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