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泰安港吞吐量突破200万吨,集疏运量突破800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大幅增长383%和225%,增幅双双跃居山东省内河港口首位。
7月2日,在泰安港彭集作业区,一派繁忙景象:宽阔的河道上,满载货物的货轮往来穿梭,鸣笛声此起彼伏;码头岸边,高大的龙门吊高效运转,精准地将集装箱或散货吊装上船或卸至堆场;运输车辆在堆场与码头间有序穿行,构成了一幅活力十足的火热生产图景。这番高效运转的忙碌场景,正是港口吞吐量屡创新高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泰安港彭集作业区锚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重点领域,多维度开拓客户市场,高质量推进多元化发展,先后开通万吨重载大列、疆煤入园、铁转铁、集装箱航运等转运业务。尤其是京杭运河柳长河段航道“三升二”升级,实现2000吨级以上船舶常态化靠泊,极大改善了航运条件。
同时,作业区利用先进的“智能生产网络”和多式联运优势,优化车辆、船舶调度与资源配置,为客户提供“一票制”全程服务,满足客户配煤需求,实现了从煤源基地到港口枢纽,再到终端用户的无缝衔接。
今年6月份,该作业区当月集疏港量突破200万吨,同比增长866%,为山东省“迎峰度夏、增储保供”能源安全与经济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支撑。
“我们以‘政策引领、航线升级、区域协同、产业融合’四大提升行动为抓手,扶植水运企业做强做大。”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港口科科长史卜昕说。
今年以来,泰安市交通运输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深化市县协同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智慧港航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现代港航物流枢纽中心,提升全链条服务效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深化‘五联共建’机制,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成功解决船舶夜间过闸等发展瓶颈,助企惠民实效显著;组建推介专班,积极对接外部资源,推动企业战略合作落地,促成新航线开辟,以服务创新激发港航经济新动能;同时,通过政策入企+网格化服务双轮驱动,强化政策精准赋能与动态跟踪指导,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