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物流降本增效攻坚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旨在促进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加快打造物流产业发展高地和物流成本洼地。明确到2025年年底,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突破20万亿元、保持中部地区首位,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2.8%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物流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的战略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工作方案》指出,完善物流枢纽设施网络。2025年争取新增1个物流枢纽纳入国家建设名单,开展区域物流枢纽评估调整,组织召开全省物流枢纽(园区)联盟会议,公布5个左右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积极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完成郑州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设任务,力争新增1个城市纳入国家第二批建设名单。实施“快递进村”提升行动,打造“一站式”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2000个以上,新增客货邮融合线路200条以上。
《工作方案》指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开工建设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二期)、沙颍河漯河至周口航道提升工程等项目,开港运营平顶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5%左右。推动郑州至青岛高铁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力争高铁快运线路增至3条、年货运量达到1万吨,铁路货运量(含发送和到达)同比增长1000万吨。加快空陆联运交通强国“一单制”试点建设。积极推进漯河港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运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
针对做强做优专业物流,《工作方案》指出,运行中欧(亚)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建成投用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2025年开行班列超过4000班次。开辟郑州至马德里、比隆、阿布扎比全货运航线,力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实现与全球主要货运枢纽机场通航。加快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培育2—3个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市),冷库库容超过2000万立方米。发布20个左右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此外,在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水平,《工作方案》指出,加快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应用场景建设,尽快申请国家验收。基本完成郑州、洛阳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任务,在国际物流数据综合服务、多式联运数据开放互联等领域形成一批典型经验。加强物流领域关键技术装备、智慧物流等研究。推动营运车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2025年年底前除应急车辆外,城市建成区物流配送、邮政用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重型载货车辆绿色替代率达到50%以上。新增发布航空物流、冷链物流、物流园区细分领域地方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