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金属材料产线,设备主管赵玉东额间汗珠滑落,双眼紧盯操作屏上分料手的运行轨迹,瞳孔里跳动着优化后的参数曲线。当分料架滑至第七个点位,半月前卡阻的顽疾,正被同步轴精准修复……。“成了!”分料手完成最后一次循环,气动系统归于平静,赵玉东抹了把汗津津的脸,突然畅快大笑:“咱们这半个月,总算没白干!”
时间回溯到半月前,“紧急停机!”话音刚落,分料手停滞在半空中,油缸杠杆密封损坏油液漏出,技术骨干苏付强迅速走到设备前进行点检,几分钟后,“油缸伸缩速度不一致导致的输出力不均衡”他边说问题所在边更换损坏备件,“时间紧迫,先换新的,别耽误生产!”
设备的快速更换延续了当下生产,长周期稳定运行必须找到问题根源,回到班组会议室,一时间,交流声此起彼伏:“咱们的工序成本还有优化空间,想要再降一点,就必须从节约材料备件费用入手了。”大家围绕码垛机分料手设计方案开展了激烈的讨论。“以改代修,必须把问题根源挖出来,彻底解决!”赵玉东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众人眼中瞬间燃起光亮,手指在图纸上飞速比画。“二拖一无论哪个油缸漏一点都会导致分料歪斜。”“那就减少原动装置50%,改成气缸一拖一,用氮气驱动效果更好!”赵玉东笔尖重重戳在分料架传动节点,“这里再加同步轴,用卡壳联轴器强制同步!”红蓝色的修改线如蛛网般迅速蔓延,将旧设计的缺陷尽数覆盖。
此后,屋里的办公桌上总是铺满图纸,打印机不断吐出的曲线图层层叠叠,分料架尺寸不合理,推翻重来,当同步轴安装位置最终敲定,3D立体图纸最终定稿,每一道线条都凝结着智慧与坚持。(任淑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