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朱睿颖
近日,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多国对寄往美国的包裹实施限制措施。
美国将于8月29日起暂停对价值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734元)及以下的进口包裹给予免税待遇,届时小额包裹需缴纳适用的所有税费。受此影响,多国邮政运营商纷纷宣布暂停寄往美国的包裹服务。
多国宣布暂停寄递包裹
据本月公布的欧美贸易协议具体细节,从欧盟寄往美国的包裹与大多数欧盟输美产品一样,将被征收15%的关税。这意味着,美国对外长期实行的“低值免税”政策即将失效,全球跨境电商和邮政体系面临调整。
(图源:新华社)
法国邮政8月22日宣布,将从8月25日起暂停向美国寄递包裹,个人之间不超过100欧元的礼品仍可寄递。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邮政部门每年向美国发送大约160万个包裹,其中商业包裹占八成,个人包裹占两成。
英国皇家邮政公司表示,将自26日起暂停向美国的寄送服务,在经过一至两天的过渡期后启用新系统,届时将在邮资和关税基础上加收手续费,以支付美国清关服务相关的额外费用。
意大利邮政公司23日宣布暂停处理寄往美国的商品类包裹,普通信件和“国际特快专递”服务仍可使用,但成本显著上升。
在北欧地区,芬兰邮政19日表示,因美国海关尚未明确缴税方式,且各国邮政企业尚未建立相应系统,暂停对美寄递是唯一可行方案。瑞典政府和丹麦政府合资的北欧邮政公司也宣布,自23日起暂停向美国和波多黎各寄递含货物的邮件。
在中东欧地区,捷克邮政宣布自22日起停止接收部分对美包裹。拉脱维亚邮政宣布,自23日起无限期停止接收寄往美国的小包裹和包裹货件。斯洛文尼亚邮政宣布,自22日起暂停接收发往美国的信件和包裹,无论价值多少。克罗地亚邮政宣布,自26日起暂停所有寄往美国的包含商业货物的货件。保加利亚邮政警告说,寄往美国的包裹将面临严重延误或退回,部分物品需重新寄送。
在亚洲,印度邮政部门决定自25日起,暂停寄往美国的包裹服务(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信件、文件和礼品除外)。新加坡邮政也将从8月25日开始暂停相关业务。韩国邮政事业本部日前宣布,从8月25日起将暂停受理寄往美国的航空包裹。原因是,现有的国际邮政网络体系难以应对美国新增的申报和关税要求。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澳大利亚邮政已暂停部分美国货运服务。
全球邮政业不确定性增加
国际物流巨头敦豪公司(DHL)22日表示,将自25日起开始停止接受寄往美国的商业客户货物包裹。DHL列举了有关这一流程的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未来如何以及由谁征收关税,需要哪些额外数据,以及如何将数据传输到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
(图源:新华社)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取消低值免税待遇不仅影响欧美间包裹流通,也波及全球邮政网络。波黑邮政部门表示,在万国邮政联盟框架下尚缺乏与美国新政相匹配的技术和操作系统,难以完成相关信息申报与费用征收。由于无法满足新规要求,合作的航空承运人也已暂停运送寄往美国的邮件。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估算,2024年有超过13.6亿件“最低限度”货物免税进入美国,商品价值达646亿美元(约4621亿元人民币),该机构每天处理超过400万件“最低限度”货物。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单方面取消低价值货物免税待遇的做法,正引发跨境物流和中小企业连锁反应,给全球邮政合作体系带来不确定性。
维也纳经济和商业大学运输与物流管理研究所所长塞瓦斯蒂安·库默尔表示:“实施暂停是因为存在太多不确定性,企业担心后续成本非常高昂。”这些成本包括可能的仓储费用,以及可能因美国海关不接受包裹而需退回货物。
欧洲邮政联盟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新规生效在即,但“核心问题和流程尚未定义”,关税征收机制、必要申报信息、与美国海关的对接方式等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声明警告说,若无法在新政生效前找到合规解决方案,其成员企业“可能被迫暂时限制或暂停通过邮政网络向美国寄送含货物的邮件”。
业内专家则表示,受冲击最大的将是依赖跨境电商的小微企业。意大利一消费者权益组织负责人路易吉·达尼埃莱说:“这是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直接结果,而欧盟在谈判中的被动,使关税最终落到消费者和企业头上。”
美国媒体称,这不仅给全球物流运输带来混乱,还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无法及时收到包裹,甚至可能需承担80美元或更高的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