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傅童 综合报道
编者按
快递行业“反内卷”步伐加快。近期,多家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上调快递费用,释放出回归理性发展的信号。单票价格回升虽仍存差异,但为网点纾困、缓解亏损提供了契机,能够通过运营优化、智能化改造与服务分层,推动行业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同时,在“反内卷”环境下,快递企业可更专注于通过科技手段降本增效,而不是单纯陷入价格战,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末端运营、分层产品服务等手段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推动行业结构性升级,走向良性竞争与可持续发展。
多家快递企业调整收件价格
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及行业共识逐步形成,快递行业正释放出告别价格战、迈向理性竞争的信号。
9月19日,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申通快递”)、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通速递”)、韵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韵达股份”)、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的上海区域公司均发布告客户书,内容为:“为执行国家关于各行业‘反内卷式’竞争,杜绝低价扰乱市场秩序的不当行为,持续为客户提供稳定的服务,回归良性发展,经研究决定,自2025年9月22日零时起,对上海区域所有用户的快递收件价格进行上调,请广大用户及时与属地网点询价确认。”
事实上,除上海外,近期全国多地快递市场也相继迎来涨价。7月中旬,浙江义乌启动涨价,快递底价从1.1元/单涨至1.2元/单;8月4日起,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单,单价已提升至1.4元以上;8月20日起,福建省多家快递企业向其加盟网点及客户发布通知,明确规定0.3千克以内的快递最低价格不得低于1.5元。
多地密集调价的背后,是快递行业长期受困于低价竞争的现实困境。招商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1月份至5月份,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0.1%至788亿件,但单价同比下降8.2%至7.5元,行业呈现“量增价跌”特征。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记者表示,快递行业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服务,而优质服务的前提是合理利润作支撑。过去两年,受低价竞争影响,不少快递一线网点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已严重阻碍行业健康运行。在此背景下,调价被视为缓解困境的最快途径。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王镜茹
视点 ·Viewpoint
快递价格上调主要针对低价电商件
继广东、浙江等地快递单票价格回升后,上海地区收件价格将迎来上调。对于快递价格回归合理价值会否影响到普通寄收消费者?
“此次地区上调主要针对低价的电商件,只涨最低价的那部分如低于一元的,并不是所有电商快递件都涨,对个人寄递更没有影响。”快递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指出。
此前,业内人士解释称,快递价格战主要指电商快递的价格。快递是规模效应,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效率越高,越有价格竞争优势。一旦快递单票价格回归正常范围,可能是从目前单票价格上涨几毛钱。商家消化几毛钱的快递价格普遍没有问题,即便转嫁给消费者,也是从9块9包邮变成10块钱包邮。由于散件价格在“通达系”的小程序本身单价利润较高,因此,对于自己出钱收寄快递的用户而言,散件价格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中通快递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自8月起,快递行业价格有所调整,价格理性回归,向良性方向发展,对公司整体利润以及快递员收入有正向影响。
圆通速递管理层在近期投资者交流中指出,下半年以来,广东、浙江等省份或地区率先落实反内卷相关举措,终端价格实现合理回升。同时,目前全国范围内其他部分省份也在陆续推进行业“反内卷”,该等举措将对快递企业和加盟网络的盈利改善具有积极、正向影响。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张亦弛
观察 ·Analysis
“反内卷”推进 价格理性回归
“产品同质化,竞争压力大”“前端价格提不起,末端成本在升高”,这是上半年快递行业的真实写照。这种情况下,“反内卷”在快递行业提速。
记者了解到,8月份以来,多地快递价格出现小幅上涨。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多家快递给加盟网点及客户下发涨价通知。有快递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浙江永康全公斤段上调0.3元/票、江苏东海平均涨0.4元/票。而浙江和江苏都是快递大省,今年上半年的快递件量分别占全国的16.9%和7.9%。
某快递公司对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其在中国市场的单票收入为0.3美元,同比下滑13%。随着“反内卷”推进,部分地区价格理性回归,如义乌将区域最低价标准从1.1元提升至1.2元,广东快递底价每票整体上调0.4元,均价涨至1.4元以上。
某快递公司的深圳网点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深圳人力、场租以及生活成本都非常高,快递成本压力非常大,总部为了保障加盟商的基本生存,不得不通过全国网络之力给予扶持。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现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吴涛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
顺丰:提升服务品质 拓宽业务边际
9月19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8月经营简报,在助力生产制造及生活消费等各类场景,不断拓宽业务边际,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实现合计营收247.87亿元,同比增加7.86%。顺丰取得高于行业的增速,得益于在开海季、生鲜季的资源卡位与确定性增量,更源于其近年来持续拓宽新业务场景所创造的结构性增长。
同时,顺丰提前布局应对高峰,增投全货机优化航线规划,增设产地冷链仓与临时揽收点,通过多仓协同与智能分单实现“就近发货、就近派送”;精准承接电商与直播订单的弹性需求,全力保障高峰服务平稳运行。通过持续调优陆网模式,实现最大化集约发货与线路拉直,并有效整合外部物流合作伙伴资源,有效地应对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提高运营效率。
顺丰深耕传统优势时效产品的同时,通过个性化服务,在新消费场景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更通过“物流+ 场景”的融合创造新增量,成为业务增幅跑赢行业的重要补充。数据显示,8月顺丰的供应链与国际业务营收达到61.30亿元,从顺丰持续提升航线覆盖和频次、增强海外仓储实力的动作可见,顺丰正加速推进跨境业务战略升级,通过系统性整合全球关键物流资源,筑牢跨境履约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贝果财经
声音·Voices
中国物流100人(智库)专家徐勇:
就当前快递市场的状况而言,兼并整合或许会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行业内存在着“3+90”法则,也就是当3家公司占据90%的市场份额时,市场结构会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但目前快递市场同质化竞争问题十分突出,“通达系”、极兔、中国邮政等企业在业务方面存在大量重叠。基于此,未来快递市场有可能会借助政策引导或者遵循市场化原则,逐步实现兼并整合,进而形成更为集中的市场格局。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
技术升级和服务差异化是快递企业构建长期竞争力的两大支柱。在技术层面,企业应持续推进自动化分拣、无人车、AI调度系统、大数据预测等技术的应用,提升分拨效率、优化路由规划,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在服务层面,应跳出“送包裹”的单一角色,向“提供确定性服务”转型,真正实现从“拼价格”到“拼价值”的跃迁。
贯铄资本首席执行官赵小敏:
如今,快递行业掀起的“反内卷”行动,正是对这种不健康发展模式的一次拨乱反正,其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层面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价格监管等手段,推动快递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为行业摆脱低价竞争、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当前快递行业正全面迈入“规模与利润并重”的新阶段,相关企业应尽快挣脱“以价格换市场”的观念束缚,从“以价换量”转向“以质取胜”,唯有如此才能抓住发展机遇,否则将错失转型关键期。
关注 ·Focus
9月18日晚间,A股上市的物流公司“二通一达”公布了8月经营数据,单票价格出现相对明显的回升。
申通快递公告显示,2025年8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为44.34亿元,同比增长14.47%;完成业务量为21.47亿票,同比增长10.92%;快递服务单票收入为2.06元,同比增长3%。
圆通快递公告显示,公司2025年8月快递产品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9.82%;业务完成量25.11亿票,同比增长11.08%;快递产品单票收入同比跌幅缩小,环比上涨约3.4%至2.15元。
韵达股份公告显示,2025年8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41.19亿元,同比增长5.16%;完成业务量21.45亿票,同比增长8.72%;快递服务单票收入环比上涨0.01元至1.92元。
国家邮政局当日也公布了8月邮政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其中,8月份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189.6亿元,同比增长4.2%;快递业务量完成161.5亿件,同比增长12.3%,较7月的增速15.1%有所下滑。
1~8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4.0%、15.5%和10.5%,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1.4%、19.4%和9.2%。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吴讯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9月24日 5版)
8月快递单票收入环比回升 “反内卷”初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