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了英国物流学者、专家科保罗博士(Dr.Paul.G.Clifford)和加拿大物流青年领袖专家罗甘(Christopher Logan)合著,国内学者、专家吴幼喜、杨达卿合译的中文名为《中国物流:从落后者到领跑者》的著作。由英加两国作者以跨文化的视角给我们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物流波澜壮阔的史诗,以及从落后者到领跑者背后的力量,让人耳目一新,催人奋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超过5500万人,每年会新增100多万人的就业需求。同时,每年全国高校物流相关专业的新生近20万人。作为高校物流教师,深感物流一方面故事内涵和功能作用的意义巨大、影响广泛;另一方面理论储蓄和媒体宣传的内容不够、深度不足。我们经常面对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大学物流专业新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希望我们推荐一本与时俱进、信息量大、全球视域、知识面全、启发性足、可读性强的物流入门书籍。该书满足了这一需求,提出了和回答了这样五个重要的、基本的问题。
一是目前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到底如何。该书给出了比较客观、中肯的评价:总体发展规模已居世界前茅,但发展质量还未进入世界第一梯队。耳熟能详,截止2024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世人瞩目,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丰富和完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兴起,国有物流企业世界级表现的转型升级,最亮眼的是民营电子商务和快递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球的领跑者。但从中国内部看,结构性、不平衡性矛盾依然突出,如“东强西弱”“城强乡弱”“内强外弱”等;从全球外部看,中国尚未出现与老牌跨国物流企业分庭抗礼的企业。这些观点也带给我们一个新问题,就是思考如何能够科学评价一个国家物流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二是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的需求拉动,物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结果。比如中国汽车“加速出海”催生“国车自运”,使得上汽安吉物流拥有35艘滚装式汽车运输船。另一方面是各级政府驱动现代物流转型升级使然,其模式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以其他国家政府所不及的支持力度、深度和广度,加快了产业升级和迭代,有力支撑了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的崛起,一方面诞生出中国第一大物流国资企业中国外运,也加速了营收分别为34亿美元、53亿美元的民营顺丰物流与嘉里物流的合并,成为中国第二大物流企业。另一方面创新出领跑世界的电商平台、快递物流;“一带一路”物流,形成中国物流快速发展的“两翼”。
三是未来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前景到底怎样。作者认为,中国现代物流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的逆风挑战,但政府顺风积极支持作用十分强大,依然发展潜力巨大,发展质量进入世界第一阵营的目标并不遥远。积极因素构成了前景的主要方面,比如中国“经济奇迹”具有可持续性不可阻挡,物流需求拉动作用始终存在;2022年中国政府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份现代物流五年发展规划,特别是政府科技投资加大,比如政府对酒泉—明水自动驾驶公路试点项目的投资。这些都表明政府物流政策的驱动力持续增强。中国高科技发展速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物流应用优势是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看好中国现代物流的前景,是因为需求的强劲拉动,政府、科技双轮的强大驱动。
四是物流的基本认识及其特殊术语是什么。作者袒露定义物流是最基本的棘手问题,对其简化具有价值;要思考物流与供应链关系,物流是和不是什么、关注什么等问题。广泛而言,物流涵盖整个商品在经济流动中的系统,包括运输、仓储等;狭义而言,物流指的是现代物流外包。关于外包(3PL),过去一般仅通过电子邮件以Excel形式提供服务,现在突出了利用物联网(loT)、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平台优化物流服务流程。作者强调物流解释需要生动性、发展性、思考性、深刻性的统一,物流不仅是我们惯用的运输、仓储和管理的三要素概念,同时,也确认美国物流行业协会的定义更合理、更全面,关键是重视了物流如何融入企业战略与业务。
五是物流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将来干什么。该书的答案是,学习的内容十分前沿、交叉、丰富:从运输到物流、从物流到供应链、从运筹学到人工智能、从集装箱到无人机、从顺丰快递到海尔工业物流、从农村货运到跨国物流等等。学习的故事引人入胜,既有发端于沿海大都市香港资本的货拉拉,也有起步内地县乡桐庐农民创业的“三通”,从最初6名员工发展到今天拥有90架货机的顺丰等等。过去重点是卡车司机、仓库保管等普遍受低教育程度者也能承担的物流岗位,今天重点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物流岗位,这些岗位不仅仅设置于中外运、中物流、京东、阿里、顺丰等等物流企业,也设置于比亚迪、海尔、华为等制造业企业。关于物流职业前景,美国康宁公司(Corning Incorporated)的做法很能说明问题,也代表了新的企业主流趋势,设立“首席供应链官”一职,全球设置了位于美国、瑞士、新加坡等三个一级供应链中心和若干其他二级供应链中心。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院长 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