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傅童 综合报道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了专章部署,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行不仅是展示中国市场机遇的窗口,更是观察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鲜活样本,从《世界开放报告2025》呈现的开放趋势,到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南方论坛聚焦的多边合作与包容发展议题。面对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历史性关口,中国通过制度型开放、技术协同、绿色转型与信任培育,不仅为本土供应链注入韧性,更以开放之姿为全球合作注入稳定力量,成为筑牢全球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根基。
11月5日,作为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重要分论坛,《世界开放报告2025》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围绕“在合作与安全的平衡中寻求开放新共识”主题,与会中外嘉宾就世界开放态势、中国实践路径和全球合作方向展开深入交流,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凝聚智慧。
全球开放格局承压调整
《世界开放报告2025》 (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5,同比微降0.05%,延续了近年来的收缩态势。然而,不同经济体表现迥异:高收入经济体开放指数下降0.2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则逆势上升0.42%,其中低收入组增幅达0.68%,“南升北降”格局凸显。
安全关切深刻影响各国开放政策。202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1%,超过40%的投资限制政策涉及高科技和关键矿产领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区域协定的深化和数字化改革积极扩大开放。阿塞拜疆副总理沙欣·穆斯塔法耶夫表示,作为首批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阿塞拜疆始终倡导开放与互利合作。目前,中阿两国在交通物流、能源与工业领域的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彰显出双边合作的活力与潜力。
尽管面临挑战,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领域仍展现出强劲的开放韧性。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3年,全球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规模从3.5万亿美元增至8.2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从9.5%提升至13.5%。同时,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将达到2.2万亿美元,这些新兴领域为国际开放合作不断开辟新空间。
中国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在全球开放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确定性力量”。报告显示,1990年至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从0.5891升至0.7634,累计增长29.6%,增速位居全球前列。特别是在当前世界开放总体收紧的局面下,中国开放指数逆势上升,2024年同比增长0.5%,在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一。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市场潜力大、成长预期好。我们致力于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让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王雪坤指出,中国通过越开放越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世界经济注入了稳定性和确定性。目前,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老铁路、雅万高铁、钱凯港等一大批项目不断推进互联互通新格局。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属性更加凸显,前七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
跨国公司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上海电气集团首席运营官乔银平分享了在越南的风电项目案例,通过中国解决方案使建设周期缩短三分之一,成本降低20%,彰显出开放合作的务实成效。
截至2025年7月,外商在华投资设立企业累计127万多家,投资额超过3万亿美元,近5年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位居全球前列。
在开放与安全间寻求平衡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如何在开放合作与经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朱民表示,当前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去中心化的多极化”趋势。中国企业出海模式伴随着绿色技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由产能出海逐步向“产能+产业链”出海模式转变,受到各国普遍欢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强调,全球南方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过去20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80%。他呼吁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增强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使全球治理更加公平合理。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唯有在多边框架下平衡开放与合作,才能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孙昌岳 赵以纯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11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李强总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情况?
毛宁表示,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创新之举,务实之举。进博会连续8年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践行开放承诺,追求互利共赢的决心和行动。
李强总理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更多的确定性:一是发展的确定性,中国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推进高质量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新的重要贡献;二是开放的确定性,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出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举措。毛宁表示,开放合作是开启发展繁荣的“金钥匙”。本届进博会规模再创新高,参展境外企业突破4100家,国家和地区的数量达到150余个。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已经成为参展各方共识。中国将不断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来源:央视新闻
毕马威中国主席邹俊:
第八届进博会于11月5日开幕。毕马威中国主席邹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已升级为集贸易促进、投资对接、制度创新以及人文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与生态,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强烈信号,对于全球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邹俊表示,进博会对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多方面。首先是构建国际合作新范式,进博会把中国市场活力与全球期待紧密联系在一起。进博会不只是进口商品展,更是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遇、产业相融、创意互促、规则互鉴的国际大平台。“进博会为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注入了更多确定性。外资企业通过进博会实现中国本地化运作的需求不断增长,进博会已成为展现我国各创新产业扩容提质、认知和接受国外新品牌的重要窗口。通过进博会,国外品牌可以看到中国统一大市场的资源优势,逐步拓展在华业务。”邹俊表示,随着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为了更稳健地出海,更好地在海外经营,他认为,出海企业应从相对“轻资产”的贸易合作模式转向合资与绿地投资,这意味着将催生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袁勇
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上海开幕。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进博会充分彰显中国的开放包容和大国担当,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世界各国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为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共享繁荣注入动力。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表示,进博会为促进各国发展、打造更加开放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推动各国互利合作的努力。中国是格鲁吉亚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为格鲁吉亚企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近年来,格中两国在能源、交通、旅游等领域合作日益加深。格鲁吉亚将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继续深化格中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两国在各领域合作。
塞尔维亚总理马楚特说,塞中自由贸易协定为促进两国贸易提供了巨大机遇,让越来越多塞尔维亚产品能够进入14亿人口的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塞尔维亚愿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钢铁友谊”,继续加强塞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进双边合作。
尼日利亚众议长塔杰丁说,进博会体现了贸易跨越地域差异、在不同国家间搭建桥梁的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与繁荣的努力。尼中两国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双方在交通、通信、能源与制造业等领域合作成效显著。中国持续深化对尼和对非合作正带来巨大机遇。
斯洛文尼亚国民委员会主席洛特里奇说,进博会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投资者汇聚一堂,交流思想、技术并形成新的商业机会。参加进博会是斯洛文尼亚企业展示自身并拓展国际联系的契机。进博会就像一座桥梁,有助于开启国际对话、加强各国联系并促进共同发展。
阿联酋总统特别代表齐亚布亲王说,阿中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阿中合作在诸多重要领域,特别是经贸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阿方希望加强对华经济合作,期待在技术、清洁能源、工业和物流等领域探索新机遇。他还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与阿联酋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多样化愿景契合。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阿中两国共同推动了基础设施、交通和能源等领域项目合作,期待与中国共同开启更加繁荣进步的未来。
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穆勒对中国始终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全球南方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深表赞赏。他说,中国是全球南方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工发组织赞赏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中国的贸易政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发展机遇,感谢中方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支持多边合作。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在视频致辞中说,进博会为发展中国家展商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市场准入在这里真正转化为市场进入,展现了贸易创造机遇的力量。中国通过开放合作,让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来源:新华网
作者:闫洁 眭黎曦
11月5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上海举行。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正式发布《面向2050:中国与世界贸易安全发展的共生路径》研究报告。
该报告预测了2050年全球经贸格局的关键场景。到2050年,“一带一路”将升级为多层次区域融合经济走廊,建成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融合发展经济带,区域内贸易总额预计突破80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比重达到60%。
与此同时,亚非欧协同发展走廊与综合性自贸区将形成新增长极,整合全球65%的人口,推动南南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70%。
在全球金融与数字治理方面,报告指出,由中国参与构建的多边数字货币体系将处理全球90%的跨境贸易结算,交易成本降低95%,年结算规模突破300万亿美元;而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推动下,WTO改革将涵盖98%的全球贸易量,建立包容、公平、高效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
报告还提出,到2050年,气候导向型绿色贸易体系将成为全球新标准,碳定价机制覆盖95%的贸易商品,推动全球碳排放强度下降75%;由中国参与主导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将覆盖90%的全球经济体,数据跨境流动规模增长20倍;基于北斗、量子通信和人工智能的全球智能物流网络,将跨境物流效率提升85%,运输时间缩短80%,物流成本降低70%;“中国+N”多元供应链模式将覆盖95%的关键产业,供应链韧性提升85%。
来源:中新网
作者:李雨昕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
进博会搭建了与中国产业生态沟通的重要平台。作为进博会“全勤生”,高通已连续8年参展。进博会为我们提供了展示创新合作成果的机会,也搭建了与中国产业生态沟通的重要平台。进博会所传递的开放的确定性理念,将持续为全球科技企业与中国伙伴的多领域合作,提供有力保障。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负责人尹思睿:
中国科学与产业发展的持续进步,坚定了阿斯利康扩大在华投资与布局的信心。进博会充分彰显了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球开放合作的坚定承诺。借助进博会平台,阿斯利康将践行深耕中国的长期承诺,以及推动科学创新、促进共同健康的宏伟愿景。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
作为八年进博“全勤生”,施耐德电气对中国市场的信心笃定,在华深耕的承诺坚定。中国是开放创新的大市场,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更是跨国企业拓展全球业务的战略支点。未来,我们期待携手更多伙伴,深化全球协作,进一步实现“在中国惠世界”。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11月10日 5版)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进博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决心
期待共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机遇
《面向2050:中国与世界贸易安全发展的共生路径》研究报告发布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